小麥根腐葉枯病

小麥根腐葉枯病是一種危害小麥的真菌病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根腐葉枯病
  • 病害類型:真菌
  • 危害作物:小麥
  • 病原中文名:離蠕孢菌
  • 病原拉丁學名:Bipolaris sorokinian Sacc.ex Sorok=Helminthosporium sorokiniana Sacc.ex Sorok;H.sativum Pem. et Bak.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絲孢菌綱、絲孢菌目、暗色菌科。
  • 主要為害部位:葉、根
病害症狀,病原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

病害症狀

葉上病斑較小,褐色,梭形或橢圓形,大小(3~5)mm×(1~2)mm。病斑兩面都可產生橄欖色霉層,穗上亦可發病,初呈水浸狀病斑,類似赤霉病初期症狀,後期在發病小穗上產生濃厚黑色霉層,並引起麥粒胚部變黑成為黑胚粒。

病原形態特徵

分生孢子梗單生,或2~5根叢生,橄欖色,圓筒形、直形或膝狀,不分枝,3~7個隔膜,長寬(81.6~183.6)μm×(4.8~7.5)μm,分生孢子橄欖色至深褐色,長橢圓形、蠕蟲形、直形或稍彎,兩端細胞鈍圓,臍點凹陷,4~12個假隔膜,大小(44.2~129.9)μm×(12.9~18.4)μm。
據鄭桂春(1990年)研究,在較寒冷地區所產生的分生孢子顏色深,致病力強,大小(49.0~85.8)μm×(15.3~21.5)μm,假隔膜平均5個。較溫暖地區的分生孢子顏色淺,致病力弱,大小(49.2~80.8)μm×(15.3~24.5)μm。分生孢子萌發時從孢子兩端產生芽管。萌發溫度3℃~39℃。最適溫度22℃~25℃,產孢最適溫度20℃~24℃。

傳播途徑

雪腐葉枯病的發病規律基本相同。據康紹蘭等(1990年)研究,根腐葉枯病菌的芽管可以通過氣孔侵入,也可以直接侵入。由於分生孢子能兩端發芽,芽管還可以分枝,因此,單個分生孢子可以引起多個侵染點,產生多個病斑的現象。

發病條件

據田世民等(1990年)試驗,認為氮肥有加重葉枯病發生,磷肥作用不明顯。董金皋等(1990年)對小麥品種抗根腐葉枯病的某些生理生化指標研究中指出,小麥抗感品種接種7天后,抗病品種的壞血酸氧化酶性有一定升高,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急劇上升。而感病品種中兩種酶的活性變化不大,且有下降趨勢。同時三磷酸腺甙(ATP)含量也有不同變化。抗感品種分別下降14.1%和48.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