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根腐病

小麥根腐病是由禾旋孢腔菌引起,為害小麥幼苗、成株的根、莖、葉、穗和種子的一種真菌病害。根腐病分布極廣、小麥種植國家均有發生,中國主要發生在東北、西北、華北、內蒙古等地區,近年來不斷擴大,廣東、福建麥區也有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根腐病
  • 病原拉丁學名:Bipolaris sorokiniana 
  • 主要危害作物:小麥
  • 主要為害部位:小麥的幼苗、成株的根、莖、葉、穗和種子
  • 高發地區:中國東北、西北、華北、內蒙古等
  • 症狀:莖基腐、根腐、莖枯、穗頸等
基本信息,為害症狀,發病原因,分布範圍,侵染過程,病害循環,發病特點,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小麥根腐病
拉丁學名: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有性階段Cochliobolus sativas(ho&Kurib。)Drechsl.
為害作物:小麥

為害症狀

該病症狀因氣候條件而不同。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多引起莖基腐、根腐;多濕地區除以上症狀外,還引起葉斑、莖枯、穗頸枯。幼苗受侵,芽鞘和根部變褐甚至腐爛;嚴重時,幼芽不能出土而枯死;在分櫱期,根莖部產生褐斑,葉鞘發生褐色腐爛,嚴重時也可引起幼苗死亡。成株期在葉片或葉鞘上,最初產生黑褐色梭形病斑,以後擴大變為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褐斑,中央灰白色至淡褐色,邊緣不明顯。在空氣濕潤和多雨期間,病斑上產生黑色霉狀物,用手容易抹掉(與球霉病,穎枯病和葉枯病不易用手抹掉不同)。葉鞘上的病斑還可引起莖節發病。穗部發病,般是個別小穗發病。小穗梗和穎片變為褐色。在濕度較大時,病斑表面也產生黑色霉狀物,有時會發生穗枯或掉穗。種子受害時,病粒胚尖呈黑色,重者全胚呈黑色(但胚尖或全胚發黑者不一定是根腐病菌所致,也可能是由假黑胚病菌所致)根腐病除發生在胚部以夕卜,也可發生在胚乳的腹背或腹溝等部分。病斑梭形,邊緣褐色,中央白色。此種種子叫“花斑粒”。
小麥根腐病

發病原因

病原物為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i-vu (Ito et Kurib.)Drechsl.根腐病在土壤過於乾旱或潮濕時發生重;幼苗受凍病情加重。成株期葉部發病與氣候、寄主生育狀態及葉齡有關。根腐病的發生髮展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土壤板結,播種時覆土過厚,小麥連作和種子帶菌等因素均可促進苗腐發生。成株期葉片發病的空間分布呈S曲線型,初期病情增長緩慢,中期發展迅速,後期平穩。葉部病情與病菌密度、氣象條件和寄主抗性密切相關。小麥生育前期溫、濕度低,菌源量小,發病輕,抽穗前葉片抗性較強,病情增長速度緩慢,抽穗後抗性下降,溫、濕度升高,經多次再侵染後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長,乳熟期後,增長速度減慢。

分布範圍

病菌寄主範圍很廣,能侵染小麥、大麥、燕麥、黑麥等禾本科作物和30餘種禾本科雜草。病菌在不同小麥品種上的致病力有差異,存在生理分化現象。根腐病在土壤過於乾旱或潮濕時發生重;幼苗受凍病情加重。成株期葉部發病與氣候、寄主生育狀態及葉齡有關。麥田缺氧植株早衰,抗病力下降,發病重;葉片齡期愈長,抗病力愈低,小麥抽穗後出現高溫、多雨的潮濕氣候,病害發生程度明顯加重。黑龍江春麥區小麥抽穗後正進入雨季,雨濕條件對根腐病發生髮展十分有利,因而成為這一地區小麥的主要病害,華北、西北麥區由於濕度低、為害輕。根腐病的發生髮展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土壤板結,播種時覆土過厚,春麥區播種過遲,冬麥區播種過早以及小麥連作和種子帶菌等因素均可促進苗腐發生。成株期葉片發病的空間分布呈S曲線型,初期病情增長緩慢,中期發展迅速,後期平穩。葉部病情與病菌密度、氣象條件和寄主抗性密切相關。小麥生育前期溫、濕度低,菌源量小,發病輕,抽穗前葉片抗性較強,病情增長速度緩慢,抽穗後抗性下降,溫、濕度升高,經多次再侵染後菌源量增多,病情迅速增長,乳熟期後,增長速度減慢。

侵染過程

病菌分生孢子在水滴中或在大氣相對濕度98%以上,只要溫度適合即可萌發侵染,病菌直接穿透侵入或由傷口和氣孔侵入。直接穿透侵入時,芽管與葉面接觸後頂端膨大,形成球形附著胞,穿透葉角質層侵入葉內;由傷口和氣孔侵入時,芽管不形成附著胞,直接侵入。在25℃下病害潛育期5天。氣候潮濕和溫度適合,發病後不久病斑上便產生分生孢子。病菌侵入葉組織後,菌絲體在寄主組織細胞間蔓延,並分泌毒素,破壞寄主組織,使病斑擴大,病斑周圍變黃,被害葉片呼吸增強,發病初期葉面水分蒸騰增強,後期病葉喪失活力,造成植株缺水,葉枯死亡。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病種胚內越冬越夏,也可以分生孢子在土壤中或附著種子表面越冬越夏,成為初次發病的侵染源。如病殘體腐爛,體內的菌絲體隨之死亡;土壤中分生孢子的存活力隨土壤濕度的提高而下降。在土壤和種子內外越冬的病菌,當種子發芽時即侵染幼芽和幼苗,引起芽枯和苗腐。

病害循環

春麥區,在病殘體上越冬的病菌當氣溫回升到16℃左右,葉片病斑上產生的分生孢子藉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小麥抽穗後,分生孢子從小穗穎殼基部侵入穗內,為害種子,成黑胚粒。在冬麥區,病菌可在病苗體內越冬,返青後帶菌幼苗體內的菌絲體繼續為害,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

發病特點

小麥根腐病菌以分生孢子沾附在種子表面與菌絲體潛在種子內部越夏、越冬;分生孢子和菌絲體也能在田間病殘體上越夏或越冬。因此土壤帶菌和種子菌是苗期發病的初侵染源。當種子萌發後,病菌先侵染芽鞘,後蔓延至幼苗,病部長出的分生孢子,可經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使病情加重。不耐寒或返青後遭受凍害的麥株容易發生根腐,高溫多濕有利於地上部分發病,24—28℃C時,葉斑的發生和壞死率迅速上升,在25—30℃時,有利於發生穗枯。重茬地塊發病逐年加重。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選用適合當地栽培的抗根腐病的品種,種植不帶黑胚的種子。
2、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麥收後及時耕翻滅茬,使病殘組織當年腐爛,以減少下年初侵染源。
3、採用小麥與豆科、馬鈴薯、油菜等輪作方式進行換茬,適時早播,淺播,土壤過濕的要散墒後播種,土壤過乾則應採取鎮壓保墒等農業措施減輕受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