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

小麥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

《小麥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是2020年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麥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
  • 作者:于思勤
  • 出版時間:2020年
  •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11650085
  • 類別:植物保護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小麥是我國第二大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在3。6億畝以上,是北方人的主要食糧。小麥有害生物種類繁多,發生為害情況複雜,嚴重威脅著小麥安全生產。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氣候生態條件變化、耕作制度改革、作物布局調整、小麥品種更換、生產水平提高及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使農業生態系統發生了很大變化,導致小麥有害生物種類增加,發生面積擴大,為害損失加重,化學農藥過量使用,防治成本增加,防治不好的麥田往往造成較大的產量損失和品質下降,甚至造成絕收,有害生物已經成為影響小麥高產優質的主要因素。弄清小麥有害生物的發生為害規律,開展防治技術試驗研究,集成綠色防控技術體系並推廣套用,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對實現小麥有害生物綠色防控和小麥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為了提高小麥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和綠色防控技術水平,實現小麥有害生物的可持續治理。2004-2019年,在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2004BA520A06-11)、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1303030、2015031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U1304322)、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項目(CARS-03)、河南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項目(S2010-01-G08)及國家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補助資金支持下,我們組織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及企業的技術人員開展協作攻關,對小麥主要病蟲草鼠害的災變規律、重大病蟲草害監測預警技術、新傳人病蟲害及生理性病害的發生規律、關鍵防治技術措施(包括農業、物理、生物和化學防治)、高效新型植保器械、在小麥上登記的高效低毒農藥等進行了系統的試驗研究,通過建設不同層次的綜合防治或綠色防控示範區,將研究成果在小麥生產實際中進行檢驗和完善提升,集成了適合不同生態類型區的小麥重大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在黃淮海麥區推廣套用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為提高小麥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與理論水平,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促進小麥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我們組織有關專家編著了《小麥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一書。

圖書目錄

章 小麥生產及有害生物概況
節 小麥生產發展概況
一、世界小麥生產概況
二、中國小麥生產概況
三、河南小麥生產概況
第二節 河南省小麥有害生物發生演變規律
一、有害生物種類多、新病蟲草害不斷出現
二、病蟲害發生面積擴大、為害損失加重
三、次要病蟲上升為主要病蟲
四、一些病蟲由局部發生到全面為害
五、已經得到控制的病蟲呈回升趨勢
六、部分病蟲基本得到控制
七、麥田雜草發生為害加重,雜草優勢種群發生變化
第三節 小麥有害生物防治方法的演變
一、古代的防治與研究工作
二、近代的防治與研究工作
三、現代的防治與研究工作
第二章 小麥病害
節 小麥條鏽病
一、分布與為害
二、症狀
三、病原
四、病害循環
五、流行規律
六、預測預報
七、防治技術
第二節 小麥葉鏽病
一、分布與為害
二、症狀
三、病原
四、病害循環
五、流行規律
六、防治技術
第三節 小麥赤霉病
一、分布與為害
二、症狀
三、病原
四、病害循環
五、流行規律
六、防治技術
第四節 小麥白粉病
一、分布與為害
二、症狀
三、病原
四、病害循環
五、流行規律
六、防治技術
第五節 小麥紋枯病
一、分布與為害
二、症狀
三、病原
四、病害循環
五、流行規律
六、防治技術
第六節 小麥全蝕病
一、分布與為害
二、症狀
三、病原
四、病害循環
五、流行規律
六、防治技術
第七節 小麥根腐病
一、分布與為害
二、症狀
三、病原
四、病害循環
五、流行規律
六、防治技術
第八節 小麥散黑穗病
一、分布與為害
二、症狀
三、病原
四、病害循環
五、流行規律
六、防治技術
第九節 小麥腥黑穗病
一、分布與為害
二、症狀
三、病原
四、病害循環
五、流行規律
六、防治技術
第十節 小麥稈黑粉病
一、分布與為害
二、症狀
三、病原
四、病害循環
五、流行規律
六、防治技術
……
第三章 小麥蟲害
第四章 麥田雜草
第五章 其他有害生物
第六章 生理性病害和氣象災害
第七章 農藥安全使用技術
第八章 高效新型植保器械
第九章 小麥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套用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小麥主要有害生物測報與防治技術規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