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鱗胸鷦鶥

小鱗胸鷦鶥

小鱗胸鷦鶥(學名:Pnoepyga pusilla)為鶲科鱗鷦鶥屬的鳥類,俗名小鷦鶥。分布於從尼泊爾以至中南半島、南抵印度尼西亞、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雲南四川廣西、東抵福建、北達陝西等地,一般生活于山林以及高山稠密灌木叢或竹林的樹根間。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鱗胸鷦鶥
  • 拉丁學名:Pnoepyga pusilla
  • 別稱:小鷦鶥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畫眉科
  • :鱗鷦鶥屬
  • :小鱗胸鷦鶥
  • 定名人及年代:Hodgson,1845
  • 英文名:Pygmy Wren Babbler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亞種分化,

外形特徵

體型極小(9厘米)、幾乎無尾但具醒目的扇貝形斑紋的鶥。有淺色及茶黃色兩色型。甚似鱗胸鷦鶥的兩色型,但體小,上體的點斑區僅限於下背及覆羽,頭頂無點斑,且鳴聲也不同。
虹膜-深褐;嘴-黑色;腳-粉紅。
叫聲:2~3聲分隔甚開且音程下降的響亮刺耳哨音。高音尖叫接短促的吱叫聲。告警時作快速的zeek, zeek聲。

分布範圍

分布範圍:尼泊爾至中國南方、東南亞、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佛羅勒斯島及帝汶島。
分布狀況:指名亞種為地方性常見鳥,於西藏東南部、華中、西南、華南及東南海拔520~2800米的山區森林。亞種formosana為台灣的留鳥。
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中國有分布

生活習性

習性:在森林地面急速奔跑,形似老鼠。除鳴叫外多懼生隱蔽。
註:Robson(據信件往來)認為台灣的亞種formosana應獨立為一種。

亞種分化

  • 小鱗胸鷦鶥台灣亞種(學名:Pnoepyga pusilla formosana),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台灣島等地,一般棲息於2000米以上的溫帶林和亞寒帶林以及有時在3000米以上的高山帶也可見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阿里山。
  • 小鱗胸鷦鶥指名亞種(學名:Pnoepyga pusilla pusilla)。分布於尼泊爾、不丹、印度、向東至寮國、泰國以及中國大陸的南部從西藏、東抵安徽、福建、北達陝西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尼泊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