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是法國著名作家科萊特的雜文作品集,也是一本關於人生感悟的作品集。是作者晚年的一部經典散文作品,以溫情而有趣的筆觸分篇描寫了玫瑰、百合、蘭花,鬱金香等幾十種花草,讀來仿佛進入了一位女作家的私人花園。
基本介紹
- 書名:小魚譯叢4:花事
- 譯者:黃葒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2152030
- 作者:科萊特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頁數:119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文藝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小魚譯叢4:花事》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科萊特 譯者:黃葒
圖書目錄
玫瑰1
百合5
梔子花的獨自 10
蘭花13
紫藤的習性16
鬱金香19
“浮士德” 23
惡臭26
金盞花29
藍32
幸運花和石柑34
鈴蘭花38
紅茶花42
人工培育的風信子45
銀蓮花47
嫩芽50
女門房家的側金盞花53
紅口水仙56
藥草 58
馬蹄蓮65
罌粟68
鐵筷子7I
外兩篇
葡萄卷鬚75
茜多78
譯後記
被花的閃電擊中
百合5
梔子花的獨自 10
蘭花13
紫藤的習性16
鬱金香19
“浮士德” 23
惡臭26
金盞花29
藍32
幸運花和石柑34
鈴蘭花38
紅茶花42
人工培育的風信子45
銀蓮花47
嫩芽50
女門房家的側金盞花53
紅口水仙56
藥草 58
馬蹄蓮65
罌粟68
鐵筷子7I
外兩篇
葡萄卷鬚75
茜多78
譯後記
被花的閃電擊中
後記
被花的閃電擊中
黃葒
法語裡偏愛某個人或某樣東西(avoir un faible pour qn.ou qch.)直譯過來是“對她/他/它有一個弱點”。喜歡誰,誰就成了你心底的柔軟,你不堪一擊的脆弱。換言之,你被擊中了,幸與不幸的閃電——法國人把一見鐘情說成是一記閃電(un coup de foudre),或許愛情的確是“致命的一擊”——人終究都逃不過宿命,愛情或者其他。
才把法文版的《花事》捧在手裡,我就看到了自己的弱點。
擊中我的不是科萊特的傳奇種種,寫《花事》(1947)的時候她已經老了,關節炎開始慢慢折磨這隻自由乖戾的“老貓”。更多的時候,她蜷在椅子上,蓬著頭髮,猞猁般的眼睛和嘴角若有若無的嘲諷,一不留神掃射過來,是任由光陰錯轉也遮掩不住的鋒芒,懷疑又不容置疑。
一八七三年一月二十八日,茜多妮一加布里埃爾·科萊特出生在法國外省勃艮第的一個小山村,二十歲那年,她嫁給作家亨利·戈蒂埃·維拉爾(筆名維里),隨丈夫來到巴黎。年輕而無聊的日子,她開始和文字捉起迷藏,在練習本上描繪童年瑣事和自己舊時身影。丈夫很快意識到了妻子的寫作天賦,他為自己是這一富礦的主人而喜不自勝。一九oo年,《克洛蒂娜在學校》出版,署名“維里”。被丈夫冒名、剽竊、侵吞所有著作權,科萊特形同被工頭逼迫的礦工,在記憶和想像中沒日沒夜地挖掘,家庭寫作坊的“魔鬼節奏”。《克洛蒂娜》系列作品長期署著維里的名字,科萊特自己也幫著隱瞞,全巴黎都心知肚明,但她就是閉口不談。一九。六年夫妻分居,一九。七年維里賣掉了《克洛蒂娜》系列四本作品的全部著作權。走出控制的道路是漫長而艱難的,緘默和忍耐不是因為“激情退卻”,而是因為“人必生活著”的危機感和焦慮。離婚在二十世紀初還屬於不名譽、離經叛道的想法,科萊特不僅想了,還確確實實地離了,而且是兩次。
當弦繃得太緊,斷是痛,也是解脫。“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要演啞劇,甚至喜劇。要是內衣妨礙我的動作,顯不出我的身段,我可以光著身子跳舞……我要鐘愛那個愛我的人,把我在世上擁有的一切都給他:我不容分享的身體,我溫柔的心,我的自由!我要……我要!……”聆聽自我,欲望成了自由的先聲,當女性成為欲求積極的主體而不是欲求消極的客體,性自由就成了無拘無束、毫無禁忌的本色寫作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巴黎、紅磨坊、兩次世界大戰間歇的瘋狂和迷醉,“流浪女伶”和“歌舞場的內幕”。管風琴尖銳的伴奏聲中,科萊特在紅磨坊的舞台上跟米茜(德·莫爾尼侯爵夫人)情意綿綿的熱吻,肆無忌憚的暴露和出位,驚動了警察前來封門禁演。
情人,無數的情人,男的,女的,尤其是年輕的。甚至是前夫年僅十六歲的兒子,是她對他進行了情感教育和性啟蒙。科萊特說:“我不在乎!”
她不在乎蜚短流長,她只在乎有足夠的經濟來源可以保障她想要的生活。她很快就成為法亞爾出版社根據銷售量抽取最高版稅率的作家。當出版社說安德烈·紀德要求的稿費才只是她的四分之一的時候,她針尖麥芒地反駁:“這是安德烈·紀德不對。名作家尚且如此,別人還能指望拿多少,不是明擺著要餓肚子么?”科萊特選擇不要餓肚子,她要享受,享受存在的華美,甚或荒唐。
我總覺得叛逆是科萊特堅守的一個姿態,一如她的寫作風格,帶著對大自然、對人性異教徒式的清醒和沉醉。西蒙娜·波伏瓦在《第二性》中說:“我們羨慕科萊特的自發性,這種自發性不會在任何男作家身上碰到;但我們所關心的是她那深思熟慮的自發性——雖然這兩個詞放在一起似乎是矛盾的。她保留了她的某些素材,總是有意地放棄了其他的素材。”簡言之,她保留了小素材,放棄了大素材,這雖然常常是女性寫作的共性(有人或許更習慣說是通病),但在科萊特筆下,最先鋒、最具現代意識的寫作就是對個人體驗的書寫,這也和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完全合拍:“自我欣賞,對公眾事務缺乏興趣,在提倡性感與情感的社會裡追求絕對幸福……”
一九四四年,科萊特當選龔古爾文學獎的評審,成為法國文學史上第一個享有如此殊榮的女作家。有評論說她的寫作“自始至終,無一敗筆、無一贅語、無一俗套”,稱她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散文作家”。一九五三年,科萊特八十大壽,各種榮譽紛至沓來:《文學費加羅》出了科萊特專號,巴黎市授予她金質獎章,法國政府授予她榮譽勛位……一九五四年科萊特與世長辭,教會拒絕為她舉行宗教葬禮,因為她離過婚,在“紅磨坊”當過歌舞演員,生活放蕩不羈。但法國政府為她舉行了國葬,皇宮的庭院裡堆滿了鮮花…… 不是的,擊中我的不是這些。
是細節。清晨,鐵線蓮葉上盛的一滴凝露;正午,梔子花開前幽香未展的那抹淡綠;傍晚,縞裳夜蛾張開灰色的翅膀,舒展開它黑色或藍月色、覆盆子紅繰邊的由淺入深的夜宴裙裾……
是樸素的日子翩躚的詩意,忽然萌生出芭蕾舞迎風展翅式的憧憬。
想像,自己是一株葒草,駐足在時間的河裡,我也曾說起……
黃葒
法語裡偏愛某個人或某樣東西(avoir un faible pour qn.ou qch.)直譯過來是“對她/他/它有一個弱點”。喜歡誰,誰就成了你心底的柔軟,你不堪一擊的脆弱。換言之,你被擊中了,幸與不幸的閃電——法國人把一見鐘情說成是一記閃電(un coup de foudre),或許愛情的確是“致命的一擊”——人終究都逃不過宿命,愛情或者其他。
才把法文版的《花事》捧在手裡,我就看到了自己的弱點。
擊中我的不是科萊特的傳奇種種,寫《花事》(1947)的時候她已經老了,關節炎開始慢慢折磨這隻自由乖戾的“老貓”。更多的時候,她蜷在椅子上,蓬著頭髮,猞猁般的眼睛和嘴角若有若無的嘲諷,一不留神掃射過來,是任由光陰錯轉也遮掩不住的鋒芒,懷疑又不容置疑。
一八七三年一月二十八日,茜多妮一加布里埃爾·科萊特出生在法國外省勃艮第的一個小山村,二十歲那年,她嫁給作家亨利·戈蒂埃·維拉爾(筆名維里),隨丈夫來到巴黎。年輕而無聊的日子,她開始和文字捉起迷藏,在練習本上描繪童年瑣事和自己舊時身影。丈夫很快意識到了妻子的寫作天賦,他為自己是這一富礦的主人而喜不自勝。一九oo年,《克洛蒂娜在學校》出版,署名“維里”。被丈夫冒名、剽竊、侵吞所有著作權,科萊特形同被工頭逼迫的礦工,在記憶和想像中沒日沒夜地挖掘,家庭寫作坊的“魔鬼節奏”。《克洛蒂娜》系列作品長期署著維里的名字,科萊特自己也幫著隱瞞,全巴黎都心知肚明,但她就是閉口不談。一九。六年夫妻分居,一九。七年維里賣掉了《克洛蒂娜》系列四本作品的全部著作權。走出控制的道路是漫長而艱難的,緘默和忍耐不是因為“激情退卻”,而是因為“人必生活著”的危機感和焦慮。離婚在二十世紀初還屬於不名譽、離經叛道的想法,科萊特不僅想了,還確確實實地離了,而且是兩次。
當弦繃得太緊,斷是痛,也是解脫。“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要演啞劇,甚至喜劇。要是內衣妨礙我的動作,顯不出我的身段,我可以光著身子跳舞……我要鐘愛那個愛我的人,把我在世上擁有的一切都給他:我不容分享的身體,我溫柔的心,我的自由!我要……我要!……”聆聽自我,欲望成了自由的先聲,當女性成為欲求積極的主體而不是欲求消極的客體,性自由就成了無拘無束、毫無禁忌的本色寫作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巴黎、紅磨坊、兩次世界大戰間歇的瘋狂和迷醉,“流浪女伶”和“歌舞場的內幕”。管風琴尖銳的伴奏聲中,科萊特在紅磨坊的舞台上跟米茜(德·莫爾尼侯爵夫人)情意綿綿的熱吻,肆無忌憚的暴露和出位,驚動了警察前來封門禁演。
情人,無數的情人,男的,女的,尤其是年輕的。甚至是前夫年僅十六歲的兒子,是她對他進行了情感教育和性啟蒙。科萊特說:“我不在乎!”
她不在乎蜚短流長,她只在乎有足夠的經濟來源可以保障她想要的生活。她很快就成為法亞爾出版社根據銷售量抽取最高版稅率的作家。當出版社說安德烈·紀德要求的稿費才只是她的四分之一的時候,她針尖麥芒地反駁:“這是安德烈·紀德不對。名作家尚且如此,別人還能指望拿多少,不是明擺著要餓肚子么?”科萊特選擇不要餓肚子,她要享受,享受存在的華美,甚或荒唐。
我總覺得叛逆是科萊特堅守的一個姿態,一如她的寫作風格,帶著對大自然、對人性異教徒式的清醒和沉醉。西蒙娜·波伏瓦在《第二性》中說:“我們羨慕科萊特的自發性,這種自發性不會在任何男作家身上碰到;但我們所關心的是她那深思熟慮的自發性——雖然這兩個詞放在一起似乎是矛盾的。她保留了她的某些素材,總是有意地放棄了其他的素材。”簡言之,她保留了小素材,放棄了大素材,這雖然常常是女性寫作的共性(有人或許更習慣說是通病),但在科萊特筆下,最先鋒、最具現代意識的寫作就是對個人體驗的書寫,這也和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完全合拍:“自我欣賞,對公眾事務缺乏興趣,在提倡性感與情感的社會裡追求絕對幸福……”
一九四四年,科萊特當選龔古爾文學獎的評審,成為法國文學史上第一個享有如此殊榮的女作家。有評論說她的寫作“自始至終,無一敗筆、無一贅語、無一俗套”,稱她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散文作家”。一九五三年,科萊特八十大壽,各種榮譽紛至沓來:《文學費加羅》出了科萊特專號,巴黎市授予她金質獎章,法國政府授予她榮譽勛位……一九五四年科萊特與世長辭,教會拒絕為她舉行宗教葬禮,因為她離過婚,在“紅磨坊”當過歌舞演員,生活放蕩不羈。但法國政府為她舉行了國葬,皇宮的庭院裡堆滿了鮮花…… 不是的,擊中我的不是這些。
是細節。清晨,鐵線蓮葉上盛的一滴凝露;正午,梔子花開前幽香未展的那抹淡綠;傍晚,縞裳夜蛾張開灰色的翅膀,舒展開它黑色或藍月色、覆盆子紅繰邊的由淺入深的夜宴裙裾……
是樸素的日子翩躚的詩意,忽然萌生出芭蕾舞迎風展翅式的憧憬。
想像,自己是一株葒草,駐足在時間的河裡,我也曾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