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5月1日,正在北平師範大學國文系讀書的吳奔星 和同鄉好友、北師大英國文學系同學李章伯合編的《小雅》詩刊創刊。《小雅》詩刊的社址,設在北平宣武門外爛縵胡同41號;該處為湖南會館在北平的總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雅
- 語言:中文
- 主辦單位:小雅詩社
- 創刊時間:1936年6月
- 出版周期:月刊
簡介,發展,
簡介
創刊號只試印500冊,僅僅北平、天津、上海三市各100本,加上北平東西兩市場的代銷,500本詩刊,很快銷光。後加印500冊,除了滿足北平、天津和上海三市的讀者外,優先供應武漢、長沙和廣州(負責轉銷香港)三處。
發展
《小雅》是當年華北5省的唯一詩刊,因地處於日本侵略的前哨地區,因而,也較早提出“國防詩歌”的口號,與上海掀起的兩個口號之爭相呼應,不同之點是不介入爭論,只用“國防詩歌”的口號,表明抗日救亡的愛國主義的心情。
詩人路易士回憶說:當年《小雅》詩刊和上海的《新詩》月刊、蘇州的《詩志》三足鼎立,是當時最有影響的三個詩刊。其時,中國現代主義詩風蔚為大觀。
《小雅》詩刊的作者均為當時詩壇的一時之選,如戴望舒、李長之、李金髮、柳無忌、斫冰、錫金、路易士、李白鳳、侯汝華、林丁、常白、陳殘雲、吳興華等。其中吳興華的處女作《歌》就發表在《小雅》第2期。身為詩刊主編的吳奔星,不僅是詩人,而且是詩歌理論家,不但在《小雅》雜誌本身呢,而且在《新詩》、《現代》、《文化與教育》旬刊都發表過詩論作品,這是《小雅》和“小雅詩人群”在理論水平上遠遠高於當時其他詩歌刊物的地方。
紀弦在回憶錄中強調1936年10月戴望舒等主編的上海《新詩》月刊創刊是“中國新詩史上自五四以來的一件大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提出《新詩》、《詩志》和《小雅》(1936年6月創刊於北京,吳奔星等主編)“三大詩刊”一起成為“三十年代詩壇”代表的觀點。(見“韓北屏:《詩志》”一文,文匯讀書周報2009年8月7日,陳子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