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企業家主導的農業組織模式:天星村葡萄業技術與市場演化

小農-企業家主導的農業組織模式:天星村葡萄業技術與市場演化

《小農-企業家主導的農業組織模式天星村葡萄業技術與市場演化》是201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振宇。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509719473
條形碼: 9787509719473
尺寸: 22.8 x 15.2 x 1.8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徐振宇,男,1977年出生,湖北省公安縣人。管理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現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農產品流通與農村組織,流通業發展與產業組織。
曾掛職任北京市宣武區委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國市場學會流通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首都流通業研究基地核心研究人員。在《中國農村觀察》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10餘篇為CSSCI收錄,5篇論文為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1篇為《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摘引,1篇為EI收錄,20餘篇為人大複印資料索引;在等重要報紙發表評論文章數十篇;著有《中國商業發展報告(2009-2010)》、《首都流通業研究報告》,《北京流通產業創新報告》、(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狀況與產業發展)、(合作經濟學)、等專著和教材。主持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和北京市優秀人才資助項目各1項,主持政府和企業委託課題數項,入選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深化計畫(中青年骨幹人才?學術類),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商務部、工業與信息化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數項。獲得萬典武商業經濟學獎和中國商業經濟學會一等獎。

內容簡介

《小農-企業家主導的農業組織模式:天星村葡萄業技術與市場演化》在方法論上是典型的個體主義和動態主義,強調環境不確定性、知識不完善性、偶然性、試錯等主流經濟學嚴重忽略的方面,強調農業的複雜性,強調農民異質性與企業家精神,可為理解種植結構調整、農業技術擴散、農業技術創新與農產品流通等重大問題提供另一種視角和相對完整的素材,能為宏大敘事的農業和農村發展研究提供必要補充,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政策反思價值。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現狀與選題意義
一 問題的提出與研究現狀
二 選題意義
第二節 基本問題與基本假設
一 基本問題
二 基本假設
第三節 基本概念與研究對象的界定
一 基本概念界定
二 研究對象界定
三 計量單位界定
第四節 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
一 方法論與理論基礎
二 主要研究方法
三 主要資料來源
第二章 天星村:社區概況與發展背景
第一節 天星村及所在地區的基本情況
一 天星村:基本情況與經濟發展
二 埠河鎮:行政區劃反覆調整
三 公安縣:經濟地理概況
第二節 村莊發展的背景和歷史遺產
二 荊江之危與移民之憂
三 村內農田水利設施
第三章 天星村種植結構的演化與障礙
第一節 天星村種植結構的演化歷程
一 以棉花種植業為支柱的階段
二 柑橘、梨、葡萄之間的競爭
三 葡萄:最後勝出的農作物
第二節 種植結構演化的障礙與困境
一 技術方面的障礙
二 產品市場的障礙
三 要素市場的障礙
四 歷史遺留影響
五 公共服務的困境
第三節 小結
第四章 企業家精神與葡萄種植業的起步
第一節 最早種植葡萄的農戶
一 政協委員陳光忠
二 赤腳醫生徐祥平
三 民辦教師徐永松
第二節 企業家與企業家精神
一 創新與“創造性破壞”
二 套利者與“警覺”
三 人人都可能成為企業家
四 企業家精神及其影響因素
第三節 企業家精神、葡萄種植業的起步與持續發展
一 個體層次的企業家精神與葡萄種植業的起步
二 村莊層次的企業家精神與葡萄種植規模的擴張
三 葡萄種植業持續發展中的進入壁壘與隔離機制
四 葡萄種植業持續發展中超穩定的土地使用權
第四節 小結:企業家精神與種植結構調整的演化性質
第五章 商業-關係網路、多樣性與種植技術的演化
第一節 商業網路與通用技術的跨區擴散
一 通用技術的來源與品種更替
二 葡萄苗木貿易與技術的跨區擴散
三 關鍵生產資料貿易與技術的跨區轉移
第二節 關係網路與技術的區域內擴散
一 技術在親緣關係網路中的擴散
二 技術在地緣關係網路中的擴散
三 從技術完全封鎖到技術有限公開
四 商業-關係網路與技術的加速擴散
第三節 技術本地化、技術多樣性與技術創新
一 技術的本地化、知識外溢與技術創新
二 學習機制、技術多樣性與技術創新
三 產量-質量權衡與技術範式的多樣性
第四節 小結:網路、多樣性與技術創新
一 技術的演化性質
二 基於不同網路綜合作用的技術擴散
三 對農業技術推廣與科普工作的啟示
四 基於本地化與多樣性的技術創新
第六章 市場範圍擴展、農戶主導與流通組織的演化
第一節 分析的視角:市場範圍
一 超越新古典範式:規模經濟
二 回到古典範式:市場範圍與分工
三 新制度經濟學範式:交易成本與分工
四 市場範圍擴展對天星村葡萄業的意義
第二節 市場範圍的漸進擴展
一 市場範圍擴展的壓力和動力
二 沙市市場地位的變遷
三 湖南市場的開拓
四 宜昌市場的開拓與受挫
五 其他市場的開拓
第三節 市場範圍擴展的障礙及其解決
一 影響市場範圍擴展的主要因素
二 基礎設施改良:長江大橋和高速公路通車
三 基礎設施改良:村莊內部交通從“囚徒困境”到非正式合作
四 其他基礎設施的建設
第四節 武漢市場的開拓與葡萄業的發展
一 市場範圍擴展與產地收購價之間的相互影響
二 無心插柳:武漢市場的開拓
三 武漢市場的開拓對葡萄產地收購價的影響
第五節 農戶主導與葡萄流通組織的演化
一 農戶主導:天星村葡萄流通組織模式的基點
二 流通組織模式的多樣性
三 武漢市場:產地收購價和銷地批發價高度接近
四 農戶主導的流通組織模式的高效率
五 參照系:銷地批發價遠高於產地收購價的宜昌市場
六 對有關政策的討論
第六節 小結
第七章 結論
附錄
附錄1 天星村一組農戶葡萄種植基本情況調查表
附錄2 天星村稅費總額和信貸投放情況表(1990~2007年)
附錄3 天星村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狀況示意圖
附錄4 部分葡萄種植戶訂閱的刊物和購買的科普讀物
附錄5 部分葡萄種植戶早期獲得的帶有秘密性質的技術資料
附錄6 部分葡萄種植戶早期自編的技術資料
附錄7 以“葡萄基地”為名義編印的技術資料
附錄8 部分葡萄種植戶保留的購銷資料
附錄9 天星村一組部分村民住宅和葡萄園
附錄10 天星村部分村民為葡萄行銷作出的努力
附錄11 天星村葡萄採摘、包裝與運輸
附錄12 天星村的道路狀況
附錄13 葡萄生產專題會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