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科學飼養技術(修訂版)

小豬科學飼養技術(修訂版)

《小豬科學飼養技術(修訂版)》是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翁志強,楊慧芳。本書精選了18位廣西區內外著名的養豬能手的快速養豬技術,詳細介紹了他(她)們各自研製的飼料添加劑的配方、配製技術和使用方法,是養豬能手們根據生產實際,認真研究飼料添加劑的成分併科學套用的精華。

基本介紹

  • 書名:小豬科學飼養技術(修訂版)
  • 作者:翁志強,楊慧芳 
  • ISBN:780565455
  • 頁數:109
  • 出版社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小32開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圖書目錄,文章節選,

內容簡介

本書的先進技術並不複雜,添加劑價廉易購,配製方法簡單,使用方便。我們在編寫時充分考慮到農村的現有文化狀況,讓農民看得懂,用得上。書中對飼料添加劑的基本知識、功效和套用技術也都作了詳細的介紹。熱心科學養豬的農民讀者在閱讀了該書之後,結合自己的具體條件,有選擇地使用其中可行的技術,一定能夠通過最佳投入取得良好的養豬效益。

編輯推薦

本書為全國農村青年*喜愛的科普讀物,是第十一批全國優秀暢銷書之一。該書總印數已達45萬冊以上。本書共分6章,內容包括:豬的品種,母豬分娩與接產,提高哺乳母豬的泌乳力,新生、哺乳小豬的飼養管理,斷乳小豬的飼養管理,小豬常見疾病防治。本書較系統地介紹了國內外小豬生產的先進技術和成功經驗,內容豐富全面,技術先進實用,文字通俗易懂,適合養豬者和養豬場工作人員閱讀。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豬的品種
一、主要瘦肉型豬種
(一)大白豬(大約克夏豬)
(二)長白豬(蘭德瑞斯豬)
(三)杜洛克豬
(四)皮特蘭豬
(五)斯(施)格豬
(六)湖北白豬
(七)三江白豬
(八)浙江中白豬
(九)軍牧一號白豬
二、主要肉脂型和脂肪型豬種
(一)蘇太豬
(二)北京黑豬
(三)民豬
(四)太湖豬
第二章 母豬分娩與接產
一、母豬分娩
(一)分娩前的準備工作
(二)分娩前的母豬飼養管理
(三)分娩前的母豬乳房與行為變化
(四)臨產症狀與分娩
(五)分娩後的母豬飼養管理
二、接產
(一)人員值班
(二)小豬出生後的處理
(三)假死小豬的處理
(四)難產小豬的處理
第三章 提高哺乳母豬的泌乳力
一、影響母豬泌乳力的因素
(一)遺傳
(二)胎次
(三)飼料營養水平
(四)環境與疾病
二、提高母豬泌乳量的方法
(一)供給優質全價的飼料
(二)供給足量清潔的飲水
(三)保證哺乳母豬有旺盛的食慾
(四)認真做好各項管理工作
(五)加強無乳綜合徵的預防與治療
第四章 新生、哺乳小豬的飼養管理
一、新生、哺乳小豬的生理特點
(一)不耐低溫
(二)消化功能不完善
(三)生長發育迅速
(四)缺乏先天免疫力
二、小豬飼養的關鍵時期和主要措施
(一)小豬飼養的幾個關鍵時期
(二)小豬飼養的主要措施
三、新生小豬的護理
(一)減少死亡
(二)及時哺乳
(三)防壓防凍
(四)及時補鐵
(五)預防腹瀉
(六)並窩與寄養
(七)豬瘟疫苗乳前免疫
四、哺乳小豬的飼料與飼養
(一)哺乳小豬的營養需要
(二)哺乳小豬的飼養方法
(三)哺乳小豬飼料配方舉例
第五章 斷乳小豬的飼養管理
一、小豬的斷乳和培育方法
(一)斷乳對小豬生長發育的影響
(二)斷乳的時間
(三)正常斷乳方法
(四)早期斷乳方法
(五)斷乳小豬的原圈培育
(六)斷乳小豬的高床培育
(七)小豬早期斷乳隔離飼養技術
二、斷乳小豬的營養需要量
(一)斷乳小豬所需的飼料
(二)斷乳小豬的營養需要量及飼料配方
(三)斷乳小豬的飼料配合
三、斷乳小豬的飼養管理
(一)選擇好飼餵方法
(二)做好飼料調製
(三)加強和推廣補料
(四)創造舒適的環境
第六章 小豬常見疾病防治
一、小豬疾病防治原則
(一)加強護理,提高小豬的抵抗力
(二)做好免疫預防工作,提高小豬的抗病力
(三)對豬舍和豬體消毒,消滅環境中的病原體
(四)注意防治代謝病,增強小豬的抵抗力
二、常見傳染性疾病
(一)豬瘟
(二)小豬副傷寒
(三)小豬白痢
(四)小豬黃痢
(五)小豬紅痢
(六)豬痘
(七)豬水皰疹
(八)豬傳染性胃腸炎
(九)小豬水腫病
(十)豬細小病毒病
(十一)豬繁殖和呼吸綜合徵
(十二)斷乳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徵
三、常見營養性疾病
(一)小豬鐵、銅缺乏症(貧血病)
(二)小豬低血糖病
(三)小豬佝僂病
(四)小豬白肌病
四、其他常見疾病
(一)新生小豬溶血病
(二)小豬先天性肌陣攣病
五、小豬疾病的預防
(一)預防措施
(二)疫病處理
附錄
附錄一 小豬的飼養標準
附錄二 豬常用飼料成分及營養價值(參考值)

文章節選

第一章 豬的品種
我國豬種資源豐富。根據來源,可劃分為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和引入品種三大類型。根據豬胴體瘦肉含量,又可分為脂肪型(或脂肉型)品種、肉脂型品種和瘦肉型(或醃肉型、肉用型)品種。多數地方豬種屬於脂肪型品種,20年前多數培育豬種屬於肉脂型品種,近年來培育豬種和多數引入豬種屬於瘦肉型品種。
本章將上述三大類型豬種的特徵特性做一簡單介紹,以便更好地利用這些豬種,使其在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主要瘦肉型豬種
主要瘦肉型豬種:從國外引入的有大白豬(大約克夏豬)、長白豬(蘭德瑞斯豬)、杜洛克豬、漢普夏豬、皮特蘭豬和斯格豬;我國自己培育的有湖北白豬、三江白豬和軍牧一號白豬等。這些豬種的共同特點是胴體瘦肉率高(57%以上)。用這些豬種做父本或母本進行雜交,都能提高商品豬瘦肉產量。
(一)大白豬(大約克夏豬)
1.產地和特點 大白豬於18世紀在英國育成,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豬種。其主要優點是生長快,飼料利用率高,產仔較多,胴體瘦肉率高。我國已經引入了英系(英國)、法系(法國)、加系(加拿大)、瑞系(瑞典)和美系(美國)等大白豬。2.體型外貌 體格大,體型勻稱。耳直立,鼻直。全身被毛白色,故稱大白豬。成年公豬體重250-300千克,成年母豬體重230-250千克。
3.生長肥育性能 增重速度快,省飼料。生後5-6月齡體重可達100千克左右。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