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門社區(兩湖街道下轄社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西門社區居民委員會隸屬兩湖街道。位於廣場東路中段,距兩湖街道辦事處駐地3.5千米。東與小東門社區接壤,南與大西門社區相鄰,西與邢莊鄉蜜蜂趙村接界,北與邢莊鄉韓莊村相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西門社區
  • 行政區類別:社區
  • 所屬地區: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
  • 地理位置:廣場東路中段
  • 面積:6.0 km
  • 下轄地區:北街、小西門2個自然村
  • 電話區號:0371
  • 郵政編碼:475500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31000 人
  • 著名景點紫銅鐘
  • 車牌代碼:豫B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民族,經濟,交通運輸,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地名來歷,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1960年從小東門生產大隊分出,成立小西門生產大隊,屬城關人民公社。
1983年改稱小西門村民委員會,屬城關鎮。
2012年改稱小西門社區居民委員會,屬城關鎮。
2015年鎮改街道,屬兩湖街道。

行政區劃

北街、小西門2個自然村。

地理環境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少雨多風,夏季熱而多雨,秋季溫涼氣爽,冬季乾冷稀雪。年平均氣溫14.1℃,1月平均氣溫0℃,7月平均氣溫26.8℃。

人口民族

3800戶,31000人,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人數:回族180人)。

經濟

特色小吃有老北街扣碗、蘆山叫花雞等。

交通運輸

G343尉州大道、S220省道、文化路、西關北路、北大街、濱河路過境。
小西門社區居民委員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有高中2所,在校生3650人,教職工234人;國小1所,在校生1600人,教職工110人;幼稚園7所,在校生3500人,教職工210人。
文化事業:村級文化站1個;村級圖書室2個,藏書23000冊;村級文化廣場1個。
醫療衛生: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1個,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基礎設施

村級黨群服務中心1個,快遞物流點9個,公車站20個。

地名來歷

因位於尉氏縣西城牆北部小西門附近,以城門命名,故名。

風景名勝

河南省尉氏縣人民政府辦公樓前面的廣場上,屹立著一座鐘樓。鐘樓建造雄偉,工藝精細,圖案千姿百態,造型別致優雅,為宋朝的高雅建築之一。鐘頂上有“皇帝萬歲,眾臣千秋”的字眼,隔一字有一響眼。凡游過尉氏的人無不盡興觀賞和拍照留念。
說起紫銅鐘的來由,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呢。過去尉氏縣有個太平村,太平村有個趙銅匠,他鑄造的銅鈴名聞四方。有一年冬天的深夜,有人去偷趙銅匠家的牲口,馬一甩頭,馬脖子上的銅鈴發出嘩嘩的響聲,偷馬人驚慌逃跑。第二天半夜,偷馬人賊心不死,闖進趙銅匠家,殺了個血水成河,雞犬不留,走時放火,燒光了趙銅匠的家產。事隔不久,太平村的老百姓才睡好,有一位白髮老公公,肩背挎簍,挨門挨戶來化緣,說他是為太平村免災去禍的。這位老公公化緣化來的東西呢,一會兒變成了起明發亮的銅塊,這堆銅塊沒人理它會發出銅鈴聲,眨眼工夫,銅塊旁生起了一座火爐,不大一會兒鑄成了一口大鐘。那位老公公雙手輕輕把鐘往上舉,正好掛在村中央那棵老槐樹上。用木棍打鐘,鐘的響聲驚醒了周圍村莊熟睡的人,每天夜裡都能聽到鐘的響聲。從這時候起太平村就太平了。後來,太平村的人仿著夢中的那個鐘是咋製造的,很快學會了鑄鐘的手藝。有大牲畜的農民都買銅鈴掛在牛驢騾馬的脖子上,一來防賊,二來使人提神。從此,這一帶的百姓安居樂業了。不久,以打鐘為號防範的事傳到了縣衙,縣令撥款命太平村的銅匠鑄一口大鐘,家家戶戶生起爐火,忙了七七四十九天,鑄成了一個數千斤重的大鐘。
傳說宋時,把鐘懸掛在衙門前鐘鼓樓上面,縣令命擊鐘問事。鐘聲傳到汴京,朝廷以為尉氏出了叛臣來攻打大宋江山,立即傳旨調兵遣將到尉氏平亂。皇兵開到尉氏後,看到的是國泰民安,擊鐘是縣令討論民事。皇兵歸京後,報了情況。皇上把七品縣官封為五品知州,他覺得紫銅鐘是個“寶鐘”,傳旨把紫銅鐘運到汴京,可鐘掛起後,擊之無聲,又還給了尉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座鐘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重點保護文物。

著名人物

孫飛揚(1930年7月-1953年10月),男,尉氏縣城關鎮小西門村人,1950年6月參加革命,生前所屬部隊為志願軍40軍118師352團,於1953年10月犧牲。
劉國慶(1933年10月-1953年5月),男,河南省尉氏縣城關鎮小西門村人,1950年1月參加革命,生前所屬部隊為志願軍40軍120師358團,於1953年5月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