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蓬萊八景》是記錄明代兵部尚書袁可立別業睢縣袁家山(又名小蓬萊)的一首古體詩,選自《睢州褚氏家譜》。作者褚有聲(1630.5.4—1717.2.8),清代睢州人。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小蓬萊八景
- 出處:睢州褚氏家譜
- 作者:褚有聲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古體詩
《小蓬萊八景》是記錄明代兵部尚書袁可立別業睢縣袁家山(又名小蓬萊)的一首古體詩,選自《睢州褚氏家譜》。作者褚有聲(1630.5.4—1717.2.8),清代睢州人。
《小蓬萊八景》是記錄明代兵部尚書袁可立別業睢縣袁家山(又名小蓬萊)的一首古體詩,選自《睢州褚氏家譜》。作者褚有聲(1630.5.4—1717.2.8),清代睢州人。作品原文小蓬萊八景(清)褚有聲一壽閣眺遠無數風華此地偏,...
熊岳城位於營口南部,中國遼南第一名城。以望兒山為代表的熊岳八景,望兒山、青龍山、饅首山、石硼山、雪帽山、仙人島、天源寺、張果老橋、以其天生麗質、神奇故事,傾倒了無數中外來客。故事一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遼東半島地域寬廣,美麗富饒。半島的兩邊住著兩個龍王。一謂東海龍王,一謂西海龍王,它們性情暴戾,...
仙峰滴翠,為明清兩代睢州舊洛學書院八景之一,本名袁家山,又名袁氏陸園、小蓬萊,明兵部尚書袁可立(1562—1633)之別業,在河南省睢縣東南隅,公元2000年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明清兩代睢州“洛學書院八景”中最優美一景,稱“仙峰滴翠”,以形容其氣勢雄美林木茂盛之景色。清代學者李繼聖有《洛學...
小蓬萊八景 (清)褚有聲 ①壽閣眺遠 無數風華此地偏,登臨一望轉茫然。滿城宅地皆新主,獨有高山鎮不遷。②鶴台夜月 松梢月上氣冥冥,萬籟無聲露自零。鶴似有情憐影瘦,倉台寂寂步伶仃。③宜男嚴柏 參差側葉欝青蔥,陰滿山源列上宮。樂善人家爭手植,傳說處處說神功。④啟文集英 天宮峻爽煥天章,遐...
又仿山東蓬萊閣體制而建,依山傍水,就高臨下,稱“小蓬萊”。遠遠望去,袁家山恰似一艘戰船蕩漾水中,與周圍碧水構成一派山水園林景象,列為睢州八景之一,曰“仙峰滴翠”。商丘市原文物處處長閻根齊《歷史名城話商丘》和商丘市原旅遊局局長尚起興《商丘史話》所載,袁家山為袁可立出海平倭途中受呂祖保佑為還願而建...
小蓬萊八景 壽閣眺遠 無數風華此地偏,登臨一望轉茫然。滿城宅地皆新主,獨有高山鎮不遷。鶴台夜月 松梢月上氣冥冥,萬籟無聲露自零。鶴似有情憐影瘦,倉台寂寂步伶仃。宜男嚴柏 參差側葉欝青蔥,陰滿山源列上宮。樂善人家爭手植,傳說處處說神功。啟文集英 天宮峻爽煥天章,遐爾名流競擅場。一自作人...
四周茂林修竹環抱一泓碧水,有“山圍潭水水圍山”之景,被譽為蜀中“小蓬萊”。宋代以來,這裡一直是瀘州人民郊遊的好去處。作為瀘州八景之一,五百年來已多次更名:明楊慎時期,名為“龍潭時雨”,與祈雨豐年相關;清朝喚為“龍潭潮漲”,取水豐潮湧之意;又因王昌化為龍馬保一方平安的傳說,當地百姓感恩經常去放生...
袁家山,又稱小蓬萊、呂祖廟,在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睢縣城東南隅,是一處全國罕見的明代船形建築群,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詞條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帝王都會二》:“後頗神之,遂召 妙堅 入宮,賜予甚厚,日被親幸,且為創道宇,賜名 明真 ,累封真人。”清 王澄慧《洛學書院八景記》:“...
佛圖山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躋身名山之列,素有“小蓬萊”之譽。景點景觀 佛圖寺有著名八景:天柱塔、飛來泉、天就門、披雲石、八正橋、生白洞、一線天、祖師洞。山下的小溪邊,一石平面如削,宛如一塊屏風,人稱“屏風石”。石上有明萬曆元年(1573年)秋太湖知縣王大謨題刻的《游佛圖寺》五言詩一首,贊曰...
佛圖山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躋身名山之列,素有“小蓬萊”之譽。八景 佛圖寺有著名八景:天柱塔、飛來泉、天就門、披雲石、八正橋、生白洞、一線天、祖師洞。山下的小溪邊,一石平面如削,宛如一塊屏風,人稱“屏風石”。石上有明萬曆元年(1573年)秋太湖知縣王大謨題刻的《游佛圖寺》五言詩一首,贊曰:...
佛圖山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躋身名山之列,素有“小蓬萊”之譽。佛圖寺有著名八景:天柱塔、飛來泉、天就門、披雲石、八正橋、生白洞、一線天、祖師洞。山下的小溪邊,一石平面如削,宛如一塊屏風,人稱“屏風石”。石上有明萬曆元年(1573年)秋太湖知縣王大謨題刻的《游佛圖寺》五言詩一首,贊曰:“仙橋...
在大漢三墩新農村片區的海灣上有三個小墩,稱為三墩島。三墩島古時候稱為“瀛島”,也叫“小蓬萊”。它是一個古老、美麗而神奇的地方。三墩一帶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裡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始發港之一,曾是徐聞舊縣治和合浦郡治的所在地。據古志記載,徐聞城,漢元鼎初年(公元前111年)建在海邊的討...
”“湘橋春漲”因而列“潮州八景”之首。從結構上說,梁舟結合,實開世界上啟閉式橋樑之先河。啟閉的作用主要在於通航、排洪,正如《粵囊》記載:“潮州東門外濟川橋……晨夕兩 開,以通舟棋。”而每當韓江發洪水,又可解開浮橋,讓洶湧澎湃的洪流傾瀉。還有關卡的作用,“郡縣以廣濟橋為鹽船所必經,乃始榷取...
古縣誌載,古廩丘在今水堡一帶,朝霧晨曦之中,隱有樓台,影影幢幢若古城。有詩云:"舊跡知何處,猶有廩水埃。荒疇衍黍稷,平野見樓台。乍現時運沒,擘空影復開。蒙蒙煙霧裡,疑是小蓬萊。"昔日古廩丘原為高地,後因黃河改道北徙。遂成沼澤,故出現海市蜃樓奇觀。至今仍有"古城逛街市,購得物什歸。"的...
小蓬萊 龍鳳兩橋 濛淤橋 蘭溪橋 普渡橋 百丈庵 薦元塔 濛洲八景 詞 濛洲風景 卷八 有關地名的檔案彙編 國務院《關於同意恢復浙江省慶元縣的批覆》浙江省革命委員會《關於恢復慶元縣以及龍泉、慶元兩縣行政區劃問題的批覆》慶元縣人民政府《關於大坑等二十六個大隊名稱更名、命名的通知》麗水地區行政公署《關於慶元...
”清朝嘉慶年間,此處享有“仙源小蓬萊”之譽。但到民國晚期,小湖八景已大為褪色。後來,八景中的非相禪寺被毀。自2004年起,小湖八景所在的小湖孫自然村、橫塘倪自然村和周邊山脈湖泊被列入杭州桃花源旅遊度假區,並將投資9億元分期進行生態保護和旅遊開發。兩年多來,旅遊生態保護工程初見成效。 據桃花源度假區工作...
至乾隆五十年(1785)曾任太湖廳司李程思樂(字前川,漢陽人)又記太湖名勝雲“東山八景”:莫厘遠眺、西塢閒行、蓼溪桑市、葑山荷坊、秋街玩月、翠峰登高、長圻探梅、太湖歸帆。兩者相距不足百年,而景觀已有不同。今又歷200餘年的悠長歲月,滄海桑田,變化甚大,有的已不存,有的已變換,有的為新增。東山...
周昉告歸後,仍於紫陽先祖所居之地,闢為桂莊書院,自稱為桂莊主人,嘉定甲戌中秋張聲遠大書“桂莊”二字磨崖清風峽,同時留題八景,分別是:詩壑、翼然、清風峽、小蓬萊、瓊玉林、隱真岩、葛梅洞,為歷來金石家所遺表。四明史彌寧、旰江張國器、武崗軍判官鄭域等人贈刻詩賦甚多。如下二首是嘉定乙亥中秋友林居士...
廣濟橋,即潮州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又稱潮州湘子橋,中國四大古橋之一,中國四大名橋之一,被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廣濟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集梁橋、浮橋、拱橋於一體,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州...
彭峒水簾,是明代東莞八景之一。山上有泉,水清冽味甘;有古峒山寺,規模宏大,遺址保留完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宋代古廟遺址和明代古廟,有東江縱隊的宿營地,昔日彭公在此修道,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讚美詩句,其中明代禮部左侍郎、厚街橋頭人陳璉譽之為“城外小蓬萊”。山顛飛瀑懸瀉十餘丈,形如水簾,四時不絕...
三墩號稱“小蓬山”。.峙立大海,為古討網港天然屏障.。每墩均有泉井,景致非凡,故譽為徐陽八景--瀛島聯壁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漢置左右侯官在徐聞南七里,積貨物於此,備其所求,與交易有利,故諺曰:“欲撥貧,詣徐聞.”神座,又稱上馬凳.原為一天然巨石雕成,七十年代被毀,民間視為神物,現...
非相禪寺始建於明朝中後期,初時叫非相庵現改名為非相禪寺,全勝時期的非相庵,曾在乾隆年間,享有小湖八景之一的美稱,至清朝嘉慶年間此地享有“仙源小蓬萊”之美譽,民國晚期小湖八景已大為褪色,後來八景中的非相庵被毀。自2004年起由孫權後裔,發大菩提心,為後代子孫造福,將此地列入杭州桃花源旅遊度假區,...
據寺內現存石碑記載,香爐寺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山峰上的正殿是聖母祠,左右有配殿,南邊有山門、石碑坊等。“香爐晚照”是佳縣的八景之一。因為每當夕陽西下時,太陽的餘輝將孤亭的倒影投射在黃河水流中,如詩如畫,當地人呼之為“小蓬萊”,譽為仙境 基本資料 1947年,毛澤東轉戰陝北時於10月18...
洛學書院八景記 (清)王澄慧① 乾隆二年(1737年)春,予得告歸里,足疾不能出門戶。聞州牧劉君②建洛學書院於小蓬萊③之東,既落成,於其地撰八景焉。心慕之,未及往視也。明年夏,劉君以母喪去,遺予作書院紀事文,並八景詩一冊。披而讀之,始知所謂八景者,惟雙橋為新造,其餘皆舊跡也。書院之左高...
園中園景觀水濂洞天 彭峒水簾,是明代東莞八景之一。山上有泉,水清冽味甘;有古峒山寺,規模宏大,遺址保留完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宋代古廟遺址和明代古廟,有東江縱隊的宿營地,昔日彭公在此修道,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讚美詩句,其中明代禮部左侍郎、厚街橋頭人陳璉譽之為“城外小蓬萊”。山顛飛瀑懸瀉十餘丈,...
這裡景色優美,明代隆慶《海州志》將其收入朐陽八景之一,名曰“腸谷朝霞”。雙石人山 位於抬崖山東側,呈西北東南走向,由雙石人山、大磨垛頂、小磨垛頂、山撐子、老窯頂和東山5座山頭組成。最高山峰為雙石人山,海拔508.1米。在大磨垛頂和小磨垛頂西側是著名的漁灣龍潭澗,崔應階(雲台山志)載:“漁灣...
斯文赤白非②。市煙原不入, 氛霧欲成圍。靜對焚香坐, 飄飄鶴氅衣。①明袁大司馬別墅。②此句本楞嚴經。選自《尋古齋詩集·洛學書院八景詩》卷之一 此詩所描寫河南睢州(今睢縣)洛學書院八景之一景袁家山,又稱陸園、小蓬萊,為明兵部尚書袁可立所建道教別業,今尚存,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廟後則有石刻“放生池塘,陳道培”的水池,樹、岩、水相擁而構成佳景,故其旁另有石刻“小蓬萊”、“嗽石處”。其東畔前方有一狹深石洞,門刻“九曲洞”,內幽暗而人少進。玄帝廟前於懸崖處欄桿上,寫著:“慈雲廣布,法雨常住”。小北岩,深感古殺周圍古木、群岩、石洞密布,秀奇多姿,甘泉不息,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