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蓑衣藤,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小蓑衣藤Clematis gouriana Roxb. Var. finetii Rehd. et Wils.的根或莖葉。分布於甘肅、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發表,行氣活血,祛風濕,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跌打損傷,瘀滯疼痛,風濕性筋骨痛,肢體麻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蓑衣藤
- 別稱:小木通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毛茛目
- 科:毛茛科
- 屬:鐵線蓮屬
- 種:小蓑衣藤
- 分布區域:甘肅、陝西、四川、貴州、雲南
- 採收時間:夏季採收莖葉;秋、冬季挖根
- 用量:內服:煎湯,9-12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或莖葉。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肺、脾經。
功效
發表,行氣活血,祛風濕,止痛。
主治
用於跌打損傷,瘀滯疼痛,風濕性筋骨痛,肢體麻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2g。
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莖葉,鮮用或曬乾;秋、冬季挖根,去鬚根,洗淨。
形態特徵
藤本。一回羽狀複葉,有5小葉,有時3或7,偶爾基部一對2-3小葉;小葉片紙質,卵形、長卵形至披針形,長(4-)7-11cm,寬(1.5-) 3-5cm,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常全緣,偶爾疏生鋸齒狀牙齒,兩面無毛或近無毛,有時下面疏生短柔毛。圓錐狀聚傘花序多花;花序梗、花梗密生短柔毛;萼片4,開展,白色,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9mm,頂端鈍,兩面有短柔毛;雄蕊無毛;子房有柔毛。瘦果紡錘形或狹卵形,不扁,頂端漸尖,有柔毛,長3-5mm,宿存花柱長達3cm。花期9月至10月,果期11月至12月。
生長環境
生林下、灌叢中。分布甘肅、陝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藥材性狀
表面黃褐色至黃棕色,有6條深縱溝,使莖成明顯的6菱形。栓皮多已脫落,殘留的皮部深棕色,疏鬆有裂隙。斷面黃褐色,可見6個花瓣狀的大裂瓣,但每個大裂瓣的次生射線紋理為2條。
相關論述
《中國藥植志》:“發表,利小便。”
《陝西中草藥》:“行氣活血,祛風濕,止痛。治跌打損傷,瘀滯疼痛,風濕性筋骨痛,肢體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