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茜草(學名:Rubia rezniczenkoana Litv),多年生、近直立草本,高20-50厘米,是茜草屬下的一個種。生於沙地上。產新疆西北部的哈巴河、布爾津和吉木乃一帶。分布於中亞地區和蒙古。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多年生、近直立草本,高20-50厘米;根狀莖近木質,褐紅色;莖2-5條叢生,均自根狀莖發出,草黃色,有4條白色的縱棱和同數的溝槽,無皮刺,無毛,不分枝或少分枝。
葉4-6片輪生,很少7片輪生,葉片稍厚,長圓形、披針形或橢圓形,長5-17毫米,寬2-8毫米,頂端具硬尖,基部闊楔形,邊緣有皮刺狀小齒,兩面無毛,乾時常綠色;中脈1條,在下面凸起,側脈不明顯;葉柄極短或無柄。
花序頂生和腋生,有花多朵,稍密集,長1-1.5厘米;萼檐截平;花冠黃色,輻狀短漏斗形,管長約1.5毫米,裂片5(-4),近直立,長圓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頂部鈍,有一白色、反折的喙;雄蕊稍伸出花冠管口之外。
果肉質,球形,徑6-7毫米,乾時黑紫色。花期6月,果期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沙地上。
分布範圍
產新疆西北部的哈巴河、布爾津和吉木乃一帶。分布於中亞地區和蒙古。
栽培技術
整地與施肥
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深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3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鉀肥50公斤,然後作畦,等待播種。
播種
茜草用種子繁殖,也可扦插繁殖。播種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後,秋播在封凍之前。
種子繁殖:播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成淺溝,再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覆土,澆水,保墒,以利出苗。行距為30厘米。每畝播種量3公斤。茜草出苗後,應加強田間管理,生長一年後即可移栽。移栽時,將茜草苗按行株距50×3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澆水保墒,以利成活。
扦插繁殖:選生長健壯,發育充實,無病蟲害的莖蔓,每2—3節剪成插條。按行株距10×5厘米左右插入土中,上露1節。澆水、保墒、遮蔭,以利成活。培育1年即可移栽。
田間管理
茜草齊苗後,注意中耕除草。乾旱天氣及時澆水,陰雨天氣注意排水。苗高30厘米時,於株旁插立支柱,供其攀援。花蕾現後,除留種株植外應摘除花蕾,以減少養分消耗。
病蟲害防治
茜草根腐病可於發病初期用1:1:120波爾多液防治,或用多菌靈防治。白粉病用粉銹寧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可用蚜蟎淨防治。
收穫與加工
茜草一般於移栽後2—3年的秋季,地上莖葉枯萎後採挖。先將地上莖藤割去,再刨出地下根,去淨泥土,曬乾即可入要出售。畝產量1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