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紅花栒子(學名:Cotoneaster rubens W. W. Sm. var. minimus T. T. Yu)直立或匍匐落葉至半常綠灌木,高0.5-2米;小枝粗壯,圓柱形,灰黑色。葉片近圓形或寬橢圓形,葉片較小。花多數單生,萼筒鐘狀,萼片三角形,花瓣直立,圓形至寬倒卵形,深紅色。果實倒卵形,紅色,2或3小核。花期6-7月,果期9-10月。產於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於海拔3000-4100米的山坡密林中或林緣草地。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近種區別,
形態特徵
(原變種)直立或匍匐落葉至半常綠灌木,高0.5-2米,常具不規則分枝;小枝粗壯,圓柱形,灰黑色,幼嫩時具糙伏毛,老時無毛。葉片近圓形或寬橢圓形,長1-2.3厘米,寬0.8-1.8厘米,先端圓鈍而常具小突尖,基部圓形,全緣,上面無毛,葉脈下陷,下面密被黃色絨毛,葉脈突起;葉柄粗壯而短,長1-2毫米,具柔毛;托葉早落。花多數單生,直徑8-9毫米,具短梗;萼筒鐘狀,外面具稀柔毛,內面無毛;萼片三角形,先端稍鈍,外面有柔毛,內面僅沿邊緣處有柔毛;花瓣直立,圓形至寬倒卵形,直徑4-5毫米,先端鈍,深紅色;雄蕊約20,比花瓣短;花柱2,離生,稍短於雄蕊;子房頂端具柔毛。果實倒卵形,直徑8-9毫米,紅色,具小核2或3。花期6-7月,果期9-10月。
小葉紅花栒子(變種)與紅花栒子(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片較小,長8-10毫米,寬6-8毫米,先端鈍或有微尖,果實多具3小核。
(註:小葉紅花栒子圖冊資料來源)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3000-4100米的山坡密林中或林緣草地。
分布範圍
產自四川西北部茂汶、理縣等高山地區。模式標本采自瓦斯溝。
近種區別
小葉紅花栒子和單花栒子 C. uniflorus Bge. 比較,區別在於小葉紅花栒子的葉片多數近圓形,先端鈍,下面密被黃色絨毛,花紅色,萼筒外面有毛,而後者葉片多數卵形,先端急尖稀圓鈍,老時下面近於無毛,花粉色,萼筒外面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