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眼樹蓮,中藥名。為蘿藦科植物小葉眼樹蓮Dischidia minor (Vahl.) Merr.的葉。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功效。常用於高熱傷津,口渴欲飲,目赤腫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葉眼樹蓮
- 別稱:瓜子金、紐扣藤、上樹木、上鱉木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捩花目
- 科:蘿藦科
- 屬:眼樹蓮屬
- 種:小葉眼樹蓮
- 分布區域:福建、廣東、海南、貴州、雲南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微酸,性涼。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主治
用於高熱傷津,口渴欲飲,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附生肉質藤本,節上生根。葉圓形,長和寬約1厘米,綠白色,無毛;葉脈不明顯;葉柄長1毫米。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極短;花萼裂片卵圓形,長和寬0.5毫米,無毛;花冠白色或黃白色,壇狀,花冠喉部被長柔毛,裂片卵狀三角形,長1毫米,寬0.5毫米,中部加厚;副花冠裂片錨狀,比合蕊柱短,頂端2裂而下彎;花葯頂端卵狀三角形;花粉塊長圓狀,直立,花粉塊柄頂端膨大;子房無毛,柱頭基部五角形,頂端具尖頭。蓇葖披針狀圓柱形,長4厘米,直徑5毫米;種子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花期1-5月,果期5-8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地林谷中。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論述
《西雙版納傣藥志》:“治高熱不語,口乾欲飲,小兒腹部痞硬,鰓腫大,眼腫眼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