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榕樹為常綠喬木,葉多為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花序托單生,也有為對生於葉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葉榕樹
- 拉丁學名:Ficus microcarpa
- 別稱:細葉榕、成樹、榕樹須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目:薔薇目
- 科:桑科
- 屬:榕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繁殖方法,防病治蟲,
形態特徵
屬常綠大喬木,高20-25米,氣生根。葉革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10厘米,寬2-4厘米。花序托單生或成對生於葉腋,扁倒卵球形,直徑5-l0毫米,乳白色,成熟時黃色或淡紅色; 雄花和雌花同生於一花托中。
生長環境
宜放置於溫暖濕潤、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場所。能適應室內環境,且容易照顧,夏季須略遮蔭,可在室內散射光條件下長期陳設。
栽培土壤:榕樹生性強健,栽培土質選擇性不嚴。有條件的可用砂質土壤混合煤炭渣。無條件的一般土壤也可。成品也可用基質椰糠作為栽培用土
分布範圍
生長於村邊或山林中,分布於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浙江南部、雲南、貴州。印度、緬習馬來西亞也有。
主要價值
可作行道樹。樹皮纖維可制漁網和人造棉。氣根、樹皮和葉芽作清熱解表藥。
【性味歸經】
葉:微苦、澀,涼。
氣根:微苦、澀,涼。
【功能主治】
葉:清熱,解表,化濕。用於流行性感冒,瘧疾,支氣管炎,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百日咳。
氣根:發汗,清熱,透疹。用於感冒高熱,扁桃體炎,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葉3~5錢,氣根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繁殖方法
可用嫁接方法
防病治蟲
小葉榕的主要病蟲害有葉枯病、爛皮病、灰白蠶蛾、榕管薊馬、雲斑天牛等。
防治方法:
1)用刮除法刮除腐爛病皮,塗多菌靈等藥劑消毒。
2)噴殺螟松或磷胺等藥劑殺滅雲斑天牛成蟲。
3)其他害蟲在其若蟲或幼蟲期噴灑敵敵畏或敵百蟲等藥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