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梣

小葉梣

小葉梣(學名:Fraxinus bungeana DC. )是木犀科梣屬植物,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樹皮暗灰色,淺裂。當年生枝淡黃色,密被短絨毛,漸禿淨,去年生枝灰白色,被稀疏毛或無毛,皮孔細小,橢圓形,褐色。雄蕊明顯短,雌蕊具短花柱,翅果匙狀長圓形,上中部最寬,先端急尖、鈍;圓或微凹,翅下延至堅果中下部,堅果長約1厘米,略扁;花萼宿存。花期5月,果期8-9月。

主要分布在山西、遼寧、河北、山東、安徽、河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較乾燥向陽的砂質土壤和岩石縫隙中。

樹皮用作中藥“秦皮”,有消炎解熱,收斂止瀉的功能;木材堅硬供制小農具。種子可榨油。樹皮光滑,側枝較細,枝葉茂密,樹冠圓形,是城鎮綠化的優良樹種。是沿海防護林的優良樹種。樹葉柔軟而富有營養,是羊、牛等牲畜喜食的好飼料,從秋季落葉開始,可放牧到11月中旬降雪為止,多數落葉變為肥料還田。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播種,扦插,嫁接,栽培技術,苗期管理,養護管理,病蟲防治,主要價值,生態,飼料,其他,

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2-5米;樹皮暗灰色,淺裂。頂芽黑色,圓錐形,側芽闊卵形,內側密被棕色曲柔毛和腺毛。
當年生枝淡黃色,密被短絨毛,漸禿淨,年生枝灰白色,被稀疏毛或無毛,皮孔細小,橢圓形,褐色。
羽狀複葉長5-15厘米;葉柄長2.5-4.5厘米,基部增厚;葉軸直,上面具窄溝,被細絨毛;小葉5-7枚,硬紙質,闊卵形,菱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5厘米,寬1.5-3厘米,頂生小葉與側生小葉幾等大,先端尾尖,基部闊楔形,葉緣具深鋸齒至缺裂狀,兩面均光滑無毛,中脈在兩面凸起,側脈4-6對,細脈明顯網結;小葉柄短,長0.2-1.5厘米,被柔毛。
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枝梢,長5-9厘米,疏被絨毛;花序梗扁平,長約1.5厘米,被細絨毛,漸禿淨;花梗細,長約3毫米;雄花花萼小,杯狀,萼齒尖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淡黃色,裂片線形,長4-6毫米,雄蕊與裂片近等長,花葯小,橢圓形,花絲細;兩性花花萼較大,萼齒錐尖,花冠裂片長達8毫米,雄蕊明顯短,雌蕊具短花柱,柱頭2淺裂。
翅果匙狀長圓形,長2-3厘米,寬3-5毫米,上中部最寬,先端急尖、鈍;圓或微凹,翅下延至堅果中下部,堅果長約1厘米,略扁;花萼宿存。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小葉梣生長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較乾燥向陽的砂質土壤和岩石縫隙中。適應性強,抗寒,耐大氣乾旱,較耐鹽鹼,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燥瘠薄的土壤,根系發達,抗風力強。
天然分布區內,氣候溫暖而較濕潤,年平均氣溫8-9℃,1月份平均氣溫-7.5℃,7月份平均氣溫度23℃,極端最低氣溫-30℃,極端最高氣溫36℃,年平均降水量350-400毫米,年蒸發量1300-1750毫米,無霜期160天左右。

分布範圍

分布於遼寧、河北、山西、山東、安徽、河南等省。烏魯木齊、昌吉、奎屯、石河子、庫爾勒、阿克蘇、喀什等地區有栽培。青海、甘肅、浙江及東北各省有引種。中亞地區也分布。

繁殖方法

播種

採種:小葉梣種子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當翅果乾燥,色澤由黃綠色變為土黃色時,選擇10-20年生,乾形通直,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母樹採種。用鉤梯上樹,用修枝剪或直接採摘果枝收集種子,採收後晾乾,存放乾燥通風的室內備用。
播種方法:多採用秋季播種,在選地翻耕作床後,進行秋播,播後秋灌,翌年出苗整齊,每畝播種量4-5千克,當苗高5-10厘米時,進行間苗,每苗產苗15000-20000株。

扦插

採用雄株當年萌條,利用全光照噴霧育苗技術,ABT生根粉浸插穗,得到優良無性系苗木,用於城鎮綠化林。

嫁接

為建立無性系母樹林或無性系種子園,選擇壯苗作砧木,在選好的優樹上採集接穗,用劈接、腹接或芽接方法育苗。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

澆水:在栽植苗木時如果適逢乾旱,在樹坑內要先澆水,栽種後再次給苗木澆水,同時注意要澆透水,這樣才能充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剛栽種的苗木如果缺水,苗木自身的水分就會被土壤所吸收,形成水分“倒流”現象,造成苗木生理失水,從而導致植物死亡。
除草:小葉梣實生苗蹲苗期較長,在根系發育完全前,生長較慢,因此,雜草對小苗的影響較大,及時除草是保證苗木質量的關鍵。一般採用人工除草的方式,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結合除草可適當鬆土,除草後及時澆水。
整形修剪:苗木栽植前修剪苗木根系,保留根系長15-20厘米。從苗木栽植後的第2年開始對苗木進行定乾,定乾高度在60-120厘米。定乾後的第2年要對苗木實施整形修剪,經過2-3年的整形處理,苗木形狀基本固定,當年秋季或次年春季即可出圃栽植。每年還要對苗木進行適當的修剪,主要是縮剪影響苗木主幹生長的大側枝和剪除苗木下部1/3以內的所有側枝、萌枝。如果主枝長勢弱或主枝受損,可選擇生長強健的大側枝代替主枝。根據需要也可在苗木定植後的第2年開始對苗木進行定乾,苗木定植4-5年後即可出圃栽植,此時苗木直徑可達3-4厘米,園林綠化中應帶土移栽。

養護管理

栽植:栽植前宜全面整地,林地深翻25厘米,作畦後挖坑栽植。在鹽漬化土壤中開溝造林;鹽鹼嚴重、地下水位較深的開深溝,溝寬60厘米、深40厘米;鹽鹼較輕、地下水位淺的開淺溝,溝寬40厘米、深30厘米,苗木均栽於植樹溝的一側,種植填土後施肥,栽植後加強管理。
管理:苗木栽植後,加強林地灌水、鬆土、除草工作。栽植後前3次灌水灌透灌實,確保苗木成活率。庭院綠化和街道樹移植大規格苗木或大樹時,栽植後應做截乾和扶持處理。截乾可減少樹體水分蒸騰,防止人為傷及樹皮,用稻草繩繞到樹幹高度的1/2-2/3處。扶持則是為了固定樹幹,有利於生根成活,一般多用三角形支架扶持。生長期要及時抹除樹幹下部的萌生枝芽,使其營養和水分滿足上部枝芽生長的需要,以利於形成較好的樹冠,並適時防治病蟲害。
夏季修剪:夏季修剪必須以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為前提條件。修剪疏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枯枝;短截結果枝;更新衰弱結果枝;對已萌芽的春梢側枝保留1-2個枝梢,疏除過多的弱枝;對於徒長枝,則視樹冠的空間大小酌情處理,間疏、短截或拉枝保留;傷口過大的主枝,要及時採用石硫合劑塗抹傷口,以防傷口被病菌感染,影響樹勢的生長。

病蟲防治

危害嫩枝葉,樹木被害後,生長不良,枝條枯死。
防治方法:①造林地不能過於乾旱,否則易發生糖槭蚧,灌溉農業區要定期灌水。②造林密度不宜過大。保護好黑寄生蜂、螞蟻、瓢蟲等天敵。③化學防治是6-7月份用50%害朴威乳油有一定效果,注意用藥安全措施。
防治方法:在產卵和孵化盛期的4月和9月,噴灑50%敵敵畏2500-3000倍液,或噴灑40%樂果乳劑2000倍液,均可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主要價值

生態

適應性強,抗寒,耐大氣乾旱,較耐鹽鹼,根系發達,抗風力強,與新疆楊或黑楊混交的2-4行農田防護林帶,防風範圍可達樹高的35倍,減低風速37.6%。在很少灌溉的同一乾旱的立地條件下,小葉白蠟、白榆行間混交林小葉白蠟成材白榆因乾旱而彎曲不成材。引種浙江省,成為沿海防護林的優良樹種。

飼料

樹葉柔軟而富有營養,是羊、牛等牲畜喜食的好飼料,從秋季落葉開始,可放牧到11月中旬降雪為止,多數落葉變為肥料還田。

其他

食用:種子可榨油。
藥用:樹皮稱“秦皮",中醫學上用為清熱藥;有消炎解熱,收斂止瀉的功能。
木材:木材堅硬,結構細緻,是建築、紡織、車輛和家具的優良用材。
觀賞:樹皮光滑,側枝較細,枝葉茂密,樹冠圓形,是城鎮綠化的優良樹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