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苗族

小花苗族

小花苗族是貴定縣獨有的一種苗族,分布在貴定縣各鄉鎮,人口眾多,居住地集聚,至今還保留著他們獨有的文化、語言和服飾,這裡主要介紹貴定縣德新鎮風景村小花苗族,風景村是貴定縣德新鎮所轄區域苗族最為集中的村寨,距貴定縣城15公里左右,風景村所轄:三岔田、米孔、牛屎寨、餓鬼山、養客田、茅草坪、燕子洞、大石頭 等 、、8個自然村寨,苗族人口占本村人口數的9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花苗族
  • 地理標誌:貴州貴定
  • 非遺級別:國家級
地域概述,音樂舞蹈,一、音樂、舞蹈,(一)音樂,聲樂:,器樂:,(二)舞蹈,工藝美術,二、工藝、美術,(一)挑花,(二)蠟染,旅遊發展,

地域概述

貴定縣德新鎮風景村是德新鎮所轄區域苗族最為集中的村寨,風景村所轄:三岔田、米孔、牛屎寨、餓鬼山、養客田、茅草坪、燕子洞、大石頭等8個自然村寨,苗族人口占本村人口數的91.3%。
小花苗族
這裡的苗族,自稱為“miao31”,漢稱為“花苗”。(也有稱為“小花苗”,那是為區分從威寧一帶遷來的少數“大花苗”而言)。這支苗族,除本村外,還有聚居或雜居於附近村寨及與本村毗連或相隔不遠的光明村、新鋪鄉、豐收村、洛北河鄉等有分布,總人口估計不下萬人。由於人口較多,居住地域比較集中。他們仍有自己的語言、服飾、風俗習慣和共同文化。但與其他民族也有共通性。
由於文化領域很寬廣的,限於時間,只概述文學藝術方面。
即:音樂舞蹈、工藝美術及民間文學。
小花苗族
小花苗族

音樂舞蹈

一、音樂、舞蹈

小花苗族

(一)音樂

風景村苗族的音樂可分為聲樂、器樂兩類。

聲樂:

小花苗族
即民間歌曲。這裡苗族的歌曲是比較簡單的,大體只有兩類,即:
①、古歌調。
古歌調,即仍用苗族古老的歌調來唱。這種歌調,現在使用面越來越小了,只有老年和中年人會唱、愛唱。唱時多用真聲,極少用假聲,聲音深厚,節拍明朗,但旋律變化不大。
②、民歌調。
民歌調、實際就是當地漢族的山歌調子。當地苗族同胞解釋說:“民歌”就是“明歌”的意思,一唱個個懂,人人明,應叫“明歌”更為恰當。實際上基本漢化了,只不過在唱時,有時用真聲,有時用假聲,高、低音結合,旋律變化較大,在一定場合能較好地表達唱者的思想感情,似仍有一定特點和風格,與漢族山歌不盡相同。
另一種唱法,用苗族調子唱漢族歌詞,他們也稱之為“民(明)歌”。因唱來,不僅苗族懂、漢族也懂,既不失苗族形式而又有漢族內容。此外還有少數人用布依族歌調來唱的。

器樂:

小花苗族
風景村苗族的樂器主要是管弦樂,不見打擊樂器。管弦樂主要是蘆笙、嗩吶及笛子。
蘆笙:風景村的蘆笙屬於小蘆笙即齊奏蘆笙(也叫做“對蘆笙”)的一種。是由音調一致的兩支蘆笙或數支組成的。它的構造是由六根長短不一的竹管,分作兩排,插過長方形(也有圓形)的巴殼(笙身)竹管的兩根附有共鳴筒。巴殼的每根竹管都有青銅簧片,近巴殼處的每根竹管外側開有小孔。吹奏時將手指按小孔即能發音,音色十分宏亮。它有一定樂曲,每個樂曲都有主題,反映各種不同生活內容。據花苗同胞介紹說:他們不但吹古老苗族曲調,還可以吹奏《東方紅》、《社會主義好》等歌曲,聲音清脆、旋律輕快、結構簡單、節拍明朗,是其最大的特點。
小花苗族
關於蘆笙的起源,苗族傳說是這樣:“在唐朝時候,有個苗族寡老者,無兒無女,很少人和他談話、生活非常寂寞,為了解除心中的苦悶,有一天,他在山坡上砍了許多竹子,做了許多竹管來吹,但都不好聽。於是他就把一根根竹管合拼起來同時吹奏,這下子就好聽多了。這時個有人來問他說這叫什麼東西?”他回答說:“叫‘六聲’‘因為六個管,六個聲之故’”後來人們叫“蘆笙”,就是“六聲”演變來的。
蘆笙的起源一般認為迄今至少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然而到唐朝,文獻記載才較多較詳。如唐代段安節所撰的《樂府雜錄》中就提到“開元中……有拍板,葫蘆笙”,唐代樊綽所寫的《蠻書》中也提到“蠻人”的“處子孀婦,出入不禁、少年子弟春遊行閭巷,吹葫蘆笙,或木葉,聲韻之中,畢寄情言,用以相呼應合……”。《唐書》卷二也講到南詔(雲南大理)人民的風俗:“吹瓢笙,笙四管,酒到客前,以笙推盞勸 ”。這些資料說明到了唐朝,蘆笙已經廣泛地套用於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並且蘆笙的表現力已大大提高了。聲韻之中可以表達人與人之間的豐富感情(包括談情說愛);也可以用吹蘆笙來代替唱歌互相對答了;連勸客喝酒都用蘆笙來勸了,可見唐代,我國不但內地文化發達,邊疆“蠻人”也有一定程度發展。因此苗族的這一傳說故事,是有所根據的。
小花苗族

嗩吶:嗩吶在風景村苗族村寨使用相當普遍,幾乎每個寨子都有,有的寨子甚至有兩三潑(對),除蘆笙之外是他們最喜愛的樂器之一。
嗩吶的構造,是用一根桐木(當地叫“落木”)挖空製成,木管約尺左右,前開七孔,後開一孔,管的上端插上一個帶小圓盤的銅嘴,銅嘴上安上一個小哨子,管子下端磋商上一個銅質喇叭口(也有用棕樹製成的)。七個孔同時吹奏時,以下方第一個孔為低音,音階順推,由低至高。第二孔到第四孔較密,第四孔到第六孔較稀。第七孔叫“後門”。構造從形式看和漢族相似。但實際有所不同,故音色很高很美,深受當地各族人民歡迎,當地漢族有紅白喜事多請花苗同胞去吹奏。
嗩吶有成套樂曲,有“接親調”、“過街調”、“追念調”、“走馬調”等等,調牌多種、旋律明朗。
嗩吶一般都配有長號。長號的構造是用兩節上小下大的銅管接成。吹奏時,用手把套在大銅管里的小銅管拉出來,這樣,小銅管的下端即可連著大銅管的上端。管子約有五尺,管子下端開一個大喇叭口,上端插上一個銅質製成的口盤哨子。長號吹奏起來,聲音宏亮,氣勢雄壯。
笛子:是一種用竹製成的吹管樂器,長一尺許。有粗管和細管兩種。粗管發育宏亮:細管發音清脆,兩種樂曲旋律都很優美,可吹奏一般歌曲。因其短小輕巧、方便攜帶,所以當地苗族青年使用較為普遍。

(二)舞蹈

小花苗族
風景村苗族的舞蹈主要是蘆笙舞。形式有兩種: 一種是集體舞,二至四人青年邊吹邊跳在前,隨其後是一群年輕姑娘按著蘆笙吹奏拍節,有規律地踏起輕盈的舞步,若是節日,穿盛裝、戴銀飾,隨身子擺動,發出和諧悅耳的響聲,更增加舞蹈的抒情氣氛!恰如《貴州通志、土民志》所描繪的“鮮衣艷妝,男吹蘆笙、女振響鈴,旋躍歌舞。”一樣,舞姿相當優美。
另一種是獨舞或雙人舞,即一人或二人自吹自舞,帶有表演形式,舞姿活潑,矯健有力,隨著流暢的蘆笙旋律,做著“龍斗角”、“龍吐水”、“龍出洞”、“龍飛膀子”、“龍飛蓮花”、“拜見”、、、等等動作,以大幅度的前進、後退、磋步擰身轉體共進的調度及跺腳踢腿,磋步突然,轉身前俯,墊步前進,昂首向上的舞姿,形成忽高忽低,轉側騰挪,游離起伏,栩栩如生的龍騰形狀,表演時舞者配合默契,左右搖擺似悠閒的散步,忽而抬頭吐水,忽而擰轉左右迴旋又似擺頭擺尾,時而二“龍”拚鬥,時而二“龍”搶柱舞至興來,又恰是二“龍”鬧海,尤其是舞隨情動,熱烈處,舞者長衫不時向外旋開,猶如兩條騰飛的“烏龍”。每當舞者表演時,圍觀者不時喝彩助興,並通宵達旦,百看不厭,場面氣氛異常熱烈。
解放後,音樂突破了過去的局限性和單調性;舞蹈增加了新的內容,比如蘆笙舞,創作了許多反映新生活為主題的舞蹈、如《火車開到苗家寨》、《軍民是一家》以及反映農業生產過程的《播種舞》、《插秧舞》、《收割舞》等等。這些舞蹈都很受歡迎、獲得廣大觀眾和領導好評。

工藝美術

二、工藝、美術

風景村苗族的民間工藝美術,主要有挑花和蠟染。

(一)挑花

挑藥是苗族婦女的特長之一,也是人們評價婦女是否能幹的標準,姑娘們從八、九歲起就開始學挑花,形成了世代相傳的挑花工藝。風景村苗族挑花大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小花苗族
小花苗族
(1)挑花主要用於婦女服飾。婦女的整套服裝有上衣、頭帕、圍腰、腰帶、裙子、綁腿等,都無不以挑花為美。
(2)挑花原料多出於自己之手,婦女們幾乎人人能紡、能織、能染、能繡。直到現在,挑花仍用自己紡織、自己染制的土布。這種布,經緯分明,便於挑繡。雖近年也有用市場上陰丹布和細帆布的,但畢竟少數;線也是用自己養蠶繅絲染成的,只惜色樣不多,近年也多用市場花線。這樣一來,土洋結合,色彩豐富,挑出的圖案既古樸而色鮮,頗具特色,更加美觀了。
小花苗族
(3)構圖多是幾何圖形。其結構主要有對稱式、交叉式、二方連續式、斜菱形、單獨紋樣等。圖案花紋既規整而又變化多姿,給人以舒適暢快的感覺。
小花苗族
(4)題材是來自苗族人民生活、生產和傳說故事中所熟悉的東西,如“豆豆花”、“八角花”、“米字花”、“四瓣花” 、“蝴蝶花”、“勾雲花”等等。從這些花紋中,可以看出這是與風景村苗族所處的地理環境有極大關係,他們居住都原生態,所見到的和熟悉的是植物和昆蟲,極少見用魚蝦之類作題材。
(5)用色、風景村苗族挑花用的顏色不是很多色。一般主要用白色、大紅、粉紅、中黃、翠綠五個,藍色及其他色極少用。然而她們卻善於搭配,對比巧妙,因而畫面顯得十分綺麗多彩。她們懂得用色的順序、配色的規律、色性的過度。紅與藍不能並用,紅與黑不能為伍;黃與粉紅相配,顯得富麗熱烈,白與藍並用才感覺素靜。然而她們用色主要傾向於暖色,即以白、紅、黃為主,適當配以綠、藍,所以其圖案畫面給人以熱烈而又古樸的感覺。
(6)具體挑法,有以下幾種:①、不先起樣、數紗挑刺。②、先畫蠟染,即以蠟花為骨架,在蠟梁布上的空位處進行挑繡,形成複式花紋。③、針法以十字針法為主,即在平布上面依紗眼用繡花線扣上十字形,然後以此為骨架,填置上多種需要花紋。④、反面挑繡、正面欣賞。其優點其二:一保持清潔,二便於打結。

(二)蠟染

蠟染在苗族中有悠久的歷史,據傳苗族在唐代就掌握了漢族地區的“點蠟幔”蠟染技術,到宋代已成為享有盛名的民族工藝。在貴州,一般認為以凱里、丹寨、貴定、郎岱及普定苗區比較盛名。貴定花苗蠟染的圖案結構精細別致,色彩調和鮮美,圖案花紋的變化多姿,也是名不虛傳。
小花苗族
風景村苗族蠟染的使用是比較廣泛的,如婦女的整套服裝、家裡的被面、墊單以及帳檐等等都無一不用染布。故婦女十分重視蠟染,姑娘從十二、三歲起,就學習蠟染,不會蠟染,就被視為無出息,甚至嫁不出去。
蠟染工藝,如《貴州通志》所述:“先用蠟繪於布而後染之,既染,去蠟則花見。”從這說來似乎很簡單,但實際上是有一套相當複雜的工藝程式,現將風景村蠟染略述於下:
(1)布要洗鍊。不論是自織的“土布”或市場買來的“洋布”(都是白布),都要經過反覆多次的浸泡、捶打、清洗和日曬,把那些天然纖維中所含的蠟質、膠質以及一切不純物洗乾淨,才便於點蠟,易於上染。
(2)布要平整。布經過洗鍊之後,白淨,細膩多了,但不平展,要用河裡的鵝卵石、(圓而光滑)輕輕地來回多次壓平,才便於繪蠟。
小花苗族
(3)安排底樣。按其需要,把布料剪成大小不同的幅面,然後在布上設計,先打個腹稿,用稻草或尺子比劃一下,再用手指甲或針劃出要點蠟的大體範圍。
(4)開始點蠟,布準備好之後,即開始點蠟工作。用小瓷碗盛蠟(這裡過去用蜜蠟,現在多用石蠟)置於炭火上,待蠟熔後,用小銅刀蘸上蠟液按自己打好的腹稿,細心點繪。
(5)多次浸染。用藍草製成藍靛置於染缸中,將點好蠟的布放入缸里浸染,要反覆七八次甚至十多次浸染曬乾之後方成。
(6)開水去蠟。染的工序結束後,蠟染任務算完成,即將染布放入大鍋里用水煮沸後,蠟去,即現出白的花紋圖案來,最後拿到河裡清洗乾淨曬乾,這樣就算全部完成了。
小花苗族
至於藍靛製作和多色染法,其工序也不簡單,這裡從略了。
關於圖案設計,花苗同胞是頗具特色的。一般都喜用植物花卉及昆蟲作題材。極少用動物,這與生活環境有關,人們總愛把自己常見和自認為美的東西用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圖案結構一般愛採取連鎖式。在花紋的變化上多採用自然界隨處呈現的曲線,如渦線、波狀線等。色彩是古樸而鮮美的,以藍色或淺藍色為主。有的還製成套色花樣,與挑繡的花紋圖案相配合,其畫面更美。

旅遊發展

更多資料待收集完善中
小花苗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