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琉璃草

小花琉璃草

小花琉璃草,中藥名。為紫草科琉璃草屬倒提壺屬植物小花琉璃草CynoglossumlanceolatumForssk.的全草和根。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湖南、貴州、湖北、四川、甘肅和陝西的南部,亞州南部,非洲也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之功效。用於急性腎炎,月經不調,外用適用於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花琉璃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紫草科
  • :琉璃草屬
  • :小花琉璃草
  • 採集時間:夏采全草,秋、春采根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和根。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

主治

用於急性腎炎,月經不調,外用適用於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治急性腎炎:全草曬乾研末,裝入膠囊,每粒300mg,每日3次,每次3-6粒。也可用全草15g,水煎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全草9-15g;外用根適量,搗爛敷患處。

採集加工

夏采全草,秋、春采根,洗淨曬乾。

形態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莖直立,由中部或下部分枝,分枝開展,密生基部具基盤的硬毛。基生葉及莖下部葉具柄,長圓狀披針形,長8-14厘米,寬約3厘米,先端尖,基部漸狹,上面被具基盤的硬毛及稠密的伏毛,下面密生短柔毛;莖中部葉無柄或具短柄,披針形,長4-7厘米,寬約1厘米,莖上部葉極小。花序頂生及腋生,分枝鈍角叉狀分開,無苞片,果期延長呈總狀;花梗長1-1.5毫米,果期幾不增長;花萼長1-1.5毫米,裂片卵形,先端鈍,外面密生短伏毛,內面無毛,果期稍增大;花冠淡藍色,鐘狀,長1.5-2.5毫米,檐部直徑2-2.5毫米,喉部有5個半月形附屬物;花葯卵圓形,長0.5毫米;花柱肥厚,四稜形,果期長約1毫米,較花萼為短。小堅果卵球形,長2-2.5毫米,背面突,密生長短不等的錨狀刺,邊緣錨狀刺基部不連合。花果期4-9月。

生長環境

生於丘陵或山坡草地和路邊。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福建、台灣、湖南、貴州、湖北、四川、甘肅和陝西的南部,亞洲南部,非洲也有。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適用於急性腎炎,月經不調,外用適用於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