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粉條兒菜、肺筋草、小肺金草、土瞿麥、蛆兒草、一窩蛆、肺癆草、蛆婆草、肺風草、肺癰草、金線吊白米、麻里草、曲折草、四季花、牙蟲草、銀針草、野韭菜、鼠牙草、蛆牙草、化食草
入藥部位
根及全草。
性味
味甘、苦,性平。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清熱,潤肺止咳,活血調經,殺蟲。
主治
用於咳嗽,咯血,百日咳,喘息,肺癰,乳癰,腮腺炎,經閉,缺乳,小兒疳積,蛔蟲病,風火牙痛。
相關配伍
1、治久年咳嗽:小肺筋草、鹿銜草、椿芽花、五匹風、排風藤。水煎,燉肉或燉豬心肺服。(《四川中藥志》1960年)
2、治咳嗽吐血:金錢吊白米、白茅根各30g。水煎服。(《農村常用草藥手冊》)
3、治百日咳:小肺筋草,五匹風、狗地芽各30g。煎水和蜜糖服。(《重慶草藥》)
4、治小便不利:蛆兒草,扁蓄各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鮮品可用60-120g。外用:適量,搗敷。
炮製
一、採集加工
5-6月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清水快洗取出,切段,乾燥,篩去灰屑。
貯藏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霉。
形態特性
1、粉條兒菜,植株具多數鬚根,根毛局部膨大;膨大部分長3-6毫米,寬0.5-0.7毫米,白色。葉簇生,紙質,條形,有時下彎,長10-25厘米,寬3-4毫米,先端漸尖。花葶高40-70厘米,有棱,密生柔毛,中下部有幾枚長1.5-6.5厘米的苞片狀葉;總狀花序長6-30厘米,疏生多花;苞片2枚,窄條形,位於花梗的基部,長5-8毫米,短於花;花梗極短,有毛;花被黃綠色,上端粉紅色,外面有柔毛,長6-7毫米,分裂部分占1/3-1/2;裂片條狀披針形,長3-3.5毫米,寬0.8-1.2毫米;雄蕊著生於花被裂片的基部,花絲短,花葯橢圓形;子房卵形,花柱長1.5毫米。蒴果倒卵形或矩圓狀倒卵形:有稜角,長3-4毫米,寬2.5-3毫米,密生柔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
2、短柄粉條兒菜,植株具球莖,有稍肉質的纖維根。葉不呈明顯的蓮座狀簇生,紙質,條形,長5-15厘米,寬2-4毫米,先端急尖,基部狹而細。花葶高10-30厘米,纖細,有毛,中下部有幾枚長7-15毫米的苞片狀葉;總狀花序長4-11厘米,疏生幾朵花;苞片2枚,條狀披針形,位於花梗的中部,長3-5毫米,短於花;花梗長1-2.5(-3.5)毫米,有毛;花被白色,長3.5-4毫米,有毛,分裂到中部;裂片條形,長1.8-2毫米,寬約0.3毫米,膜質;雄蕊著生花被裂片基部,花絲長約0.8毫米,花葯矩圓形;子房近球形,花柱短。蒴果近球形,長2.5-3毫米,寬2-2.5毫米,有毛。花期3月,果期4月。
生長環境
1、生於低山地區陽光充足的空曠草地上或山坡、灌叢邊緣。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
2、生於林下灌木叢中、山坡、草地。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等地。
鑑別
一、藥材性狀
全草長40-80cm。根莖短,鬚根叢生,纖細彎曲,有的著生多數白色細小塊根,習稱“金線吊白米”。葉叢生,帶狀,稍反曲,長10-20cm,寬0.3-0.5cm;灰綠色,先端尖,全緣。花莖細柱形,稍波狀彎曲,直徑0.2-0.3cm,被毛;總狀花序穗狀,花幾無梗,黃棕色,花被6裂,長約0.5cm,裂片條狀披針形。蒴果倒卵狀三棱形。氣微,味淡。
二、飲片性狀
為根、葉及花混合的段。鬚根叢生,葉灰綠色,花葶被毛,花棕黃色。氣微。
現代套用
用於治療哮喘,蛔蟲腹痛,小便不暢,大便下血,感冒咳嗽等。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養心安神。主治神經官能症,腮腺炎。”
附註
同屬植物功效相同的尚有無毛粉條兒菜Aletris glabra Bur. et Franch.分布於陝西、甘肅、福建、台灣、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