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姓是詞語辭彙,拼音是xiǎo wáng,注音是ㄒㄧㄠˇ ㄨㄤˊ。
王姓最早的發祥地應在今河南北部的衛輝一帶,並以山西、山東、河南省境為其繁衍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王姓
- 外文名:wang
- 拼音:xiǎo wáng
- 注音:ㄒㄧㄠˇ ㄨㄤˊ
- 單一淵源:源於羋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小王[小王,讀音作xiǎo wáng(ㄒㄧㄠˇ ㄨㄤˊ)]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羋姓,出自西漢時期常山憲王劉舜幼子劉商,屬於以官爵封號為氏。西漢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劉徹詔封常山憲王劉舜的小兒子劉商為泗水王(今江蘇泗陽),史稱其為“小王”。在劉商的後裔子孫中,有在新莽時期(公元9~23年)以其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小王氏,後在東漢時期大多恢復為劉氏,亦有省文簡改為單姓王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小王氏、以及分衍改稱的王氏與劉漢子孫同宗同源。
得姓始祖
劉商。
遷徙分布
小王氏複姓是漢朝時期出現的複姓,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泗陽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泗陽縣:泗陽歷史悠久,變制紛繁,建制始於周而定於秦,從西周建厹猶國開始,至今已三千餘年。秦朝時期置為凌縣,西漢時期改稱厹猶縣。漢武帝元鼎元年(乙丑,公元前116年)建泗陽縣;漢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在泗陽、凌縣、於縣等地設定泗水國,國都設在凌城(今江蘇泗陽史集鄉凌城村)。漢朝後期戰亂頻仍,泗陽建置名稱多變,三國時期稱魏陽,晉朝時期置宿豫,唐朝時期改為宿遷,元朝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改稱桃源縣。至明、清兩朝相沿七百餘年,到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因與湖南省桃源縣名相重,復改稱泗陽縣。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春,日寇陷泗,縣城被毀。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泗陽縣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為適應戰爭形勢,泗陽與鄰縣部分地區分設泗沭、淮泗、泗陽、運河特區四個縣級民主政權。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運河特區撤,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裁淮泗入泗陽,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農曆5月,泗沭與泗陽合,基本恢復原泗陽建置,縣政府設於眾興鎮,隸屬淮陰專區(今江蘇淮安)。1996年,泗陽縣劃歸新設的宿遷市管轄。
堂號
泗陽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