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營腳村
- 海拔:2340米
- 年平均氣溫:11.8℃
- 年降水量:756毫米
自然資源,農村經濟,特色產業,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5.27畝其中:旱地105.27畝),人均耕地0.73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1904.7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8.4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05.27畝其中:旱地105.27畝),人均耕地0.73畝,主要種植玉米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1904.73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8.4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二三產業、林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6%。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2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33%;畜牧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1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2頭,肉牛26頭,肉羊32頭);林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0%;第二、三產業收入7.24萬元,占總收入的23%;工資性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24%。農民人均純收入135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人(占勞動力的7%),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1人。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5.27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二三產業、林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有無路燈。全村有36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6戶通電,有1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0%和8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8戶(分別占總數的52%和50%)。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1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2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6戶。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羅別古完小,中學生就讀到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5人,其中小學生29人,中學生6人。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6人,參合率95%。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9戶,占農戶總數的80%。
人口衛生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6人,參合率95%。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29戶,占農戶總數的8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羅別古完小,中學生就讀到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5人,其中小學生29人,中學生6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發展重點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發展思路: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緊緊把握省、市、縣、鄉發展機遇,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科技、文化、衛生基礎設施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和意識,調整好產業結構,拓寬農民民眾增收致富的路子。2發展產業 :加大核桃連片種植力度,加強對現有核桃的管理;繼續做好烤菸種植工作;做大做強畜牧產業,加大對畜牧業的扶持;堅定不一的作好勞務輸出工作,實現戶均有一名外出務工人員的目標。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自然村交通不便、文化落後、就醫難、經濟貧困、收入單一、信息閉塞、環境衛生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