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貓弓蛔蟲,具頸翼,泄殖孔上方有新月形瘤狀突起區域,突起不規則,有4~ 7 橫列,其最後一 列突起在孔內,呈棘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熊貓弓蛔蟲
- 綱: 線蟲綱
- 目:蛔形目
- 科:蛔蟲科
小熊貓弓蛔蟲Toxascaris ailuri Wu et al,1987: 線蟲綱(Nematoda); 蛔形目(Ascaridina) ; 蛔蟲科(Ascarididae); 弓蛔屬(Toxascaris)
宿主: 小熊貓.
寄生部位: 腸道.
小熊貓弓蛔蟲雄蟲長72. 5~ 101mm , 寬1. 8~ 2. 8mm。肛前乳突42~ 57 對, 靠近肛前的10~ 20 對乳突分布規則, 再遠處分布不規則, 在列外亦有分布。肛前正中有1 個單乳突, 肛側缺乳突。肛後乳突4 對,前2 對為雙乳突, 兩者相距較遠, 後2 對乳突較小,位於尾中部後方。泄殖孔上方瘤狀突起區域上, 有5~ 8 橫列瘤狀突起, 排列不規則。尾末端有指狀突起。交合刺1 對, 等長, 黃褐色, 長0. 559~ 0. 778mm , 中寬0. 055~ 0. 088mm。交合刺表面有縱形的波狀突起。雌蟲體長141~ 205mm , 中寬3. 0~ 3. 5mm。具頸翼。陰門距頭端38~ 53mm。尾直而鈍圓, 向後不呈弧形縮小。尾突長0. 011~ 0. 022mm。經鄔捷觀察: 小熊貓弓蛔蟲卵在22℃下, 經239h 發育為一期幼蟲(L 1) , 383h 形成二期幼蟲(L 2) ; 在28℃時, 經143~167h 發育為L 1, 248~ 263h 達到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