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炬花

小火炬花

火炬花又名紅火棒,原產非洲南部。較耐寒,長江中下游地區露地能越冬。喜充足陽光、也耐半陰。宜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沙壤土栽培。 火炬花,別名:紅火棒、火把蓮,拉丁文名:Kniphofia uvaria,百合科、火把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宜生長於疏鬆肥沃的沙壤土中。可叢植於草坪之中或植於假山石旁,用作配景。經常出現在一些詩詞中,比喻盛大熱烈的場景!

常綠植物。葉基生,叢生狀。總狀花序。性強健,耐寒。不擇土壤,但以肥沃,排水好的輕粘質壤土為好。花期7-10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火炬花
  • 拉丁學名:Kniphofia triangularis
  • 別稱:紅火棒
  • :百合科
  • :火把蓮屬
  • 分布區域:產非洲南部,長江中下游地區
形態特徵,生態習性,培育技術,養殖方法,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植物套用,

形態特徵

常綠植物。具有粗壯直立的根莖。地上莖極短。葉細長,基生,叢生狀,總狀花序,花莖高於葉叢;小花圓桶型,裂片極短,小花梗短,在花序軸上倒掛,花蕾色深,下部開放的花色淺。觀賞價值高。比起火炬花植株明顯矮小。株高80~120厘米,莖直立。總狀花序著生數百朵筒狀小花,呈火炬形,花冠橘紅色,花期6~7月。葉線形。蒴果黃褐色,果期9月

生態習性

火炬花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環境,也耐半陰。要求土層深厚、肥沃及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栽植前應施適量基肥和磷、鉀肥。幼苗移植或分株後,應澆透水2~3次,及時中耕除草並保持土壤濕潤,約2周后恢復生長。

培育技術

地栽
1月溫室播種育苗,4月露地定植,夏季7~8月開花。栽植前應施適量基肥和磷、鉀肥。幼苗移植或分株後,用水澆透2~3次,及時除草並保持土壤濕潤。
加強栽培管理,播種苗或分株苗第二年即可開花。當花葶出現時,需施2~3次0.1%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每次間隔7~10天,或用1%~2%過磷酸鈣追肥1次,以增強花葶的堅挺度,防止彎曲。花期前要增加灌水,花謝後停止澆水。花期如遭金龜子咬食花朵,可用0.2%氧化樂果噴灑。火炬花耐寒性較強,露地栽培應適當覆草保暖,以利安全越冬
定植
苗高10cm左右定植應進行2--3次磷酸二氫鉀的根外追肥,每次間隔為7~10天,濃度為0.1%,每隔2~3年須重新分栽一次,以促進新根的生長促成栽培。
在切花生產上要儘可能延長花期,可利用分期播種、分期移栽定植控制。火炬花的自然花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如果將前一年播種苗於第二年4-6月份移栽定植,則可在9-10月開花

養殖方法

火炬花多行露地栽培,也可盆栽。定植地應選擇地勢高燥、背風向陽處、腐殖質豐富的黏質壤土。定植前多施一些腐熟的有機肥,並增加磷、鉀肥然後深翻土壤。苗高10cm左右定植,株行距30cm×40cm,栽後澆透水2次,然後中耕、鬆土、蹲苗,促發新根。
夏季要充分供水與追肥,則生長迅速,在25~28℃又有充足陽光的條件下,約5個月可抽穗開花。花莖出現時,應進行2--3次磷酸二氫鉀的根外追肥.每次間隔為7~10天,濃度為0.1%;或用1%~2%濃度的過磷酸鈣,作土壤追肥一次,可以增加花莖的堅挺度,防止彎曲。秋季進行分株、分栽前要多施基肥,補充植株體內的營養不足。
火炬花越冬能力和其體內的營養物質積累密切相關,花後應儘早剪除殘花枝不使其結實,以免消耗養分。冬春乾旱地區,在上凍前要灌透水,並用乾草或落葉覆蓋植株,防止乾、凍死亡。早春去除防寒覆蓋物要晚,注意倒春寒的襲擊,防止植株受損傷。
火炬花屬淺根性花卉,根系略肉質,根毛少,栽植時間過久根系密集叢生,根毛數量減少,吸收能力下降,因此,每隔2~3年須重新分栽一次.以促進新根的生長。移苗時澆2次透水,中耕鬆土蹲苗,促發新根,在25-28。
栽植前應施適量基肥和磷、鉀肥。幼苗移植或分株後,應澆透水2-3次,及時中耕除草並保持土壤濕潤,約2周后恢復生長。當花葶出現時,需施2-3次0.1%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每次間隔時間7-10天,或用1%-2%過磷酸鈣追肥1次,以增強花葶的堅挺度,防止彎曲。花期前要增加灌水,花謝後停止澆水

分布範圍

原產南非。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為主。

植物套用

適合做切花和岩石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