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小泡巨鼠體型粗大,為鼠科中的大型鼠類。尾粗而長,遠遠超過體長。耳大而薄。口須剛硬特長。後足較長;
乳頭4對,胸部兩對,
鼠蹊部兩對。
小泡巨鼠體背自頭頂至尾基部為茶褐色,背部中央夾雜有黑色針毛,毛色較深,略顯黑褐色。體側毛色略呈棕褐色。針毛基部灰色,尖端黑色,冬毛則成暗灰褐色。腹毛純白,背腹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前後足的背面為棕褐色。尾部背腹二色分明,背面為黑褐色,腹面為純白,近尾尖1/3處略顯灰白色。吻部及眼周圍略顯暗棕色。眼瞼上有長毛。
小泡巨鼠
頭骨粗大而狹窄,
顱全長為
顴弓寬度的1倍以上,腦顱部亦較狹長,後頭寬僅約20mm,顱頂部略凸出I眶上嵴和顳嵴很發達,向後外側擴展,直至頂間骨兩側角。眶下孔呈長三角形。
門齒孔寬而短,其後緣不及第1上
臼齒前緣的連線線,
齶骨後緣達不到第3臼齒的後緣連線,鼻骨狹長向前延伸,略超出門齒,前寬後窄,顴弓較細,聽泡很小而低平。
小泡巨鼠上門齒向下後方傾斜。第1上臼齒較大,第一橫嵴外側
齒尖退化,前內側齒尖位置偏後,第2橫嵴的3個齒尖都顯著,第3橫嵴內側齒尖缺失,第2上臼齒的第一橫嵴僅保留內側的齒尖,第2橫嵴具三齒尖,發育正常,第3橫嵴與第1上臼齒相同,中央的齒尖很大,內側齒尖缺如,第3上臼齒較小。第1橫嵴只有內側齒尖,第2橫嵴3個齒尖發育正常,第3橫嵴僅有內側齒尖。老年個體的嘴嚼面磨損後,僅剩有
琺瑯質齒環。
棲息環境
小泡巨鼠多棲息在中低山區
闊葉林、
針闊葉混交林稀疏的
林緣地帶,或在高山密林的山谷里,但一般都選擇靠近水源的地方作為棲息位點。也見於山林及農田相鄰的林緣灌叢或農田。
生活習性
小泡巨鼠春夏季活動範圍較大,冬季由於食物缺乏,氣溫影響,出外活動頻次大大減少,多在洞內休息,常出現在山區田園間去採食,一般沒有固定的窩巢常在
灌叢、草叢等處作臨時隱蔽、休息的藏身之地,多在夜間活動,天黑以後即出外覓食。小泡巨鼠性兇猛,攀緣能力強,常爬到樹上採食鮮果。
小泡巨鼠窩巢多築在岩縫中,由於經常出入洞穴,故洞口磨得十分光滑,且留有活動的足跡和糞便,洞外草叢中常見有出外往返活動的跑道。洞道具有1個或3個洞口,洞口直徑約8-9cm。洞道有水平洞和垂直洞兩種,水平洞長達400cm。垂直洞深達70cm,再向平面伸展。洞口外的雜草中,常見寬約10cm的跑道。
小泡巨鼠雜食性,主要食物是植物的莖、葉以及幼嫩細根;也常到農田取食玉米、紅薯、稻穀及各種野果。小泡巨鼠還特別喜食蘑菇、竹筍以及肉類(昆蟲、蚯蚓及鼠類)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
中國分布在安徽、福建、湖南、廣東、浙江的西部與南部、廣西、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
繁殖方式
小泡巨鼠一年四季均能繁殖,但每年集中在夏、秋兩季繁殖,每胎2-4仔。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
1 | | Leopoldamys edwardsi edwardsi | Thomas,1882 |
2 | | Leopoldamys edwardsi gigas | Satunin,1903 |
3 | | Leopoldamys edwardsi hainanensis | Wu & Yu,1985 |
4 | 小泡巨鼠蘇門答臘亞種 | Leopoldamys edwardsi setiger | Robinson & Kloss,1916 |
(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小泡巨鼠在其棲息地是很常見的物種,但是其種群發展趨勢未知。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