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村(雲南省大關縣壽山鄉小河村)

小河村(雲南省大關縣壽山鄉小河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小河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距離鎮17.00公里,國土面積24.50平方公里,海拔102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1465.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洋芋、紅苕、烤菸等農作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
  • 人均耕地:0.90畝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234.00畝(其中:田105.00畝,地5129.00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紅苕、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11762.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2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4畝,主要種植核桃、梨、櫻桃、板栗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1823.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視、通電話、通電、通路。全村有50戶通自來水,有50戶飲用井水,有7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1.9%)。有17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和46.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1戶(分別占總數的17.4%和12.2%)。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機車2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40戶。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9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7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1.00萬元,畜牧業收入159.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133頭,肉牛61頭,肉羊200頭); 林業收入2.7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71.00萬元, 工資性收入18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3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55人,在省內務工338人,到省外務工236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376戶,共鄉村人口6021人,其中男性3169人,女性2852人。其中農業人口5683人,勞動力2904人。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加農村合作醫療,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鎮衛生院17.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8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學生就讀到壽山中學。該村距離中學17.00公里。截至2017年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066人,中學生25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1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210.63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940個(勞均10個)。有固定資產8.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4個,黨員總數73人,黨員中男黨員64人,女黨員9人。 團員30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一是基礎設施嚴重滯後,支柱產業少,發展後勁不足。主要表現:交通不便(18個村民小組不通公路)、居住環境惡劣,住房條件差(土木結構住房為主)、人畜飲水困難(49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信息不暢通、通電設施簡陋。二是文化教育落後。主要表現:教學設施簡陋,各學校嚴重緊缺教師,農民文化素質不高,接受、掌握、運用科技的能力不強。三是人口衛生環境條件差。主要表現:村衛生室無場所,村民看病條件差和村民生活環境糟糕。四是沒有全村的支柱產業,種植業抵制自然災害和抗風險能力弱。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一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村民的人居環境。通過地震恢復重建和民居把保全等項目的實施,現民居有很大的改觀。但還有500餘戶農戶的住宅條件較差,爭取逐步加以改善。二是修建村委會到丫口村民小組的村組公路,對村組內的主幹道的進行硬化。三是解決高山片的用電問題,使民眾用上安全電、放心電。四是加大教育投資力度。解決蛟子灣學校的建設,逐步爭取解決教師緊缺的現狀。五是完善衛生室基礎設施,改變村民看病問題。六是在繼續鞏固玉米、馬鈴薯種植的基礎上發展生薑、花椒為主特色產業,大力引導村民種植板栗、核桃、漆樹等經濟林,發展豬、牛、羊;七、加大科技培訓,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90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320元增加到20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