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在科技、拳擊、棋類、田徑、書法、拉丁舞等方面特色明顯。先後被評為“全國國際跳棋特色學校”“、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廣東省一級檔案管理學校”、“廣東省棋類特色學校”、“中山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示範學校”、“中山市健康促進學校(銀、銅牌)”、“中山市田徑特色學校”、“中山市無煙學校”、“中山市綠色學校”、“中山市五四紅旗團委”、“小欖鎮社區教育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小欖鎮家訪先進集體”、“小欖鎮志願者服務先進集體”、“小欖鎮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小欖鎮目標評估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連續十一年獲“中山市中考教學質量評價先進學校一等獎.學校分別在中山市振興國中行動計畫總結表彰大會、中山市學校精細化管理經驗交流會上作經驗介紹,承辦中山市精品課程建設現場研討會,並被中山市教育局讚譽為市由薄弱學校鑄造為優質學校的成功典範。
有歌手蘇妙玲,小欖鎮人大主席林國榮,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主任何晉中先生等傑出校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欖鎮第一中學
- 外文名:XIAOLAN NO.1 MIDDLE SCHOOL
- 簡稱:小欖一中
- 創辦時間:1969年9月
- 辦學性質:公辦中學
- 學校類別:綜合類
- 現任領導:校長:呂麟
- 校訓:求真致美,務實創新
- 地址:中山市小欖鎮新華西路5號
- 主要獎項:廣東省一級學校
全國國際跳棋特色學校
中山市無煙學校
小欖鎮社區教育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中山市五四紅旗團委
小欖鎮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中山市中考教學質量評價先進學校一等獎.
中山市青少年科普教育示範學校
中山市健康促進學校(銀、銅牌)
“小欖鎮目標評估先進學校 - 知名校友:蘇妙玲
辦學歷史 ,校園風光,辦學成果,教學理念,學校地理位置,
辦學歷史
小欖鎮一中(含高中)沿革
1969年9月因鄉、鎮分家,由小欖中學撥出屬城區戶口的學生與菊城中學的學生組建成小欖鎮中學,是鎮屬公辦學校。
小欖鎮中學組建第一年,全部是國中班,第二年開始增招高中班。當時學校負責人是湯林焯、朱兆松,分別任革委會主任、副主任,革委會成員還有高保興、林龍光。
1972年,由於鎮公社再辦一所中學(鎮二中,即現建斌中學),小欖鎮中學更名為小欖鎮一中。直到1978年,鎮一中仍是所完全中學。這段時間,刁鋒任革委主任,高保興、鄭衍開任革委副主任。
1978年,鎮上對兩所中學作了調整,鎮一中原有的高中班全部調到鎮二中,鎮一中開始成為初級中學。學校由鄭衍開任校長,林龍光任副校長,黃家強任教導主任,何智芳任副教導主任。1981到1983年間,鎮一中曾一度改名為小欖鎮初級中學。直到2000年合併,鎮一中的辦學規模都在12—18個班之間。
從1969年到1978年十年間,處在文革期間的鎮一中同樣經歷了砸爛課程表,學生各用三分之一時間學工、學農、學文、學軍(訓),大搞小工廠小農場,批資反路線回潮等風潮。文革期間,師生每周至少有兩次到小工廠、小農場“學工學農”。工讀班的學生更是白天勞動,晚上上課。校辦小工廠就以校內一間平房作車間,工種是打磚,打鐵釘,沖汽水瓶蓋,修理馬達,為二輕五金廠沖蛇鏈等。小工廠從1970年辦至1984年結束。學校小農場在沙口欖面沙,開始有40多畝地全是堤外荒灘。1972年分了一半地給二中。小農場主要種甘蔗、水稻和養魚塘。當時的農活也是由師生輪流乾的,學生最常乾的是“積肥”,他們或從家裡積些垃圾,或在學校糞池裝些糞水,抬著走一個多小時路送到小農場“交任務”(老師向學生下達每人積肥的數量若干斤)。到1981年,鎮公社把校辦小農場的土地徵用了,小農場就不存在了。這段期間,學生除了到小工廠、小農場“學工學農”,還常到掛鈎的農機廠勞動。雖然小工廠、小農場的經濟效益微薄,但經常性的勞動對磨練學生意志、培養勞動觀點、合作精神也有其積極作用。尤其是那屆工讀班的學生,後來有不少人頗有成就。
打倒“四人幫”後,經過撥亂反正,學校各項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從1979年起,恢復國中三年學制,並恢復各種考試制度,學校逐漸把工作重點轉到教學上。80年代和90年代,學校的教風、學風呈現出了新的面貌,“團結、拼搏、敬業、奉獻”是教師精神面貌的寫照,“勤奮、守紀、誠實、自信”則成為了學生的行為規範。學校大力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沿著素質教育的路子逐步辦出特色。1994年被評為“市四優達標學校”,1995年,學校“分層激勵成功教育”的經驗在中山市教育會議作介紹,並刊登在省教學研究刊物上。1999年,學校被評為“中山市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各學科競賽成績優良,中考成績每年都排在全市三十名之內。鄭衍開校長從1978-1996年主持學校工作近二十年,到1996年退休,為學校的發展做了極大的貢獻。1996年,劉錦文任校長,何智芳任書記、副校長。1998年蘇少強任副校長,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鎮一中從1969年組建開始,直到2000年與鎮東區中學合併前,校址一直在基尾街。基尾街舊校址是原“美理學校”的舊址,解放後是小欖中學的分校。學校占地8632平方米,原有兩座建於1917年的美式建築物。一座是兩層磚木結構的,一座是四層木水泥混合結構的,建築材料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一式紅牆洋樓,地面是打磨精細的水泥石米花地板。校內有四口直徑2米的大水井,校門口那兩棵高聳的廣榔樹是“美理”的標誌。這兩座古老的建築物在抗戰期間曾是附近居民躲避敵機轟炸的避難所,每當強颱風吹襲時,它又成了居民的避風站。經過一個世紀的風雨,它日漸破損,成了危樓,分別在80年代中和90年代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教學樓。
幾十年來,經常有“美理”時代的校友歸寧。1971年,曾在“美理”任教的美國朋友殷思道返校參觀訪問,成了當時本地不多發生的外事活動。為迎接外國客人來訪,師生連夜粉刷學校牆壁。1986年,八十高齡、曾任“美理”校長的美國老人汪長仁女士,在一批老校友的陪同下,重遊舊地,共敘昔日師生情誼。
小欖鎮東區中學沿革
東區中學的前身是東區學校國中班,始創於1969年9月,時任校長劉炳秋。1987年與東區學校國小班分家而成東區村辦國中,在校學生約500人,教工30人。1997年被評為“市四優學校”。1995年學校遷入由東區村委會興建的新校舍----小欖鎮新華西路5號。學校占地面積18252平方米,建築面積8532平方米。東區中學成立後歷任校長為:甘鐘寧、陳興邦、繆廣濠。
小欖鎮第一中學沿革
1999年,小欖鎮政府、鎮教辦的領導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決定將鎮一中和東區中學合併為“小欖鎮第一中學”,使用原東區中學校舍,並進行擴建。
2000年9月1日,由原鎮一中和東區中學合併成的“小欖鎮第一中學”正式開學。學校為鎮政府直屬的一所規模較大的初級中學,有教學班38個,學生1989人,教職工116人。合併後的鎮一中得到鎮黨委、政府、教辦,村委會的高度重視,先後投入五百多萬元完善學校的辦學條件,新建4500m2的綜合樓、250米環形塑膠跑道、籃球場4個,音樂室、美術室、電腦室各2個,並添置了多媒體平台14個,教師辦公電腦25台,圖書2萬多冊,全面改善了教師的辦公條件。2005年學校藉創建“廣東省一級學校”的契機,興建了一座三層多功能的體育館。館內一樓有舞蹈室、合唱室、管樂室、美術室等,二樓有一個純木地板的籃球場,也可化為羽毛球場4個。合併後的新一中擁有優美的環境、先進的設備,具備了現代化學校所必備的條件。
合併後首任校長黃萬胄,是鎮政府從武漢市聘來的教育專家、名校長。在他的帶領下,新班子成員團結一致,共向合力,為學校的穩定發展開展了積極而有創造性的工作。2000年10月,學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學術交流中心教育實驗專業委員會定為《21世紀學校優質教育研究》項目學校,努力探索弱生源學校優質教育途徑。學校確立“每個學生都能學好”、“轉化一個後進生與培養一個優等生同樣光榮”的教育理念。大力培育優良校風,注重學生全面發展。2002年,學科競賽、中考成績創歷史新高,教育科研活動深入開展並初見成效,學校總結推行的“十二字教學法”在市、鎮都有一定的影響。
2003年9月,校長黃萬胄光榮卸任後,由蘇少強接任校長,陳胡英、繆廣濠任副校長,中層幹部有李勁松、徐俊斌、吳志明等。新一屆學校領導班子繼續帶領全體教職工為創建優質國中努力,並於10月順利創建“中山市規範學校”。12月,課題《弱生源學校優質教育研究》獲中山市科研成果二等獎。2004年8月,學校毽球隊赴清遠參加全國中學生毽球錦標賽獲全部五項冠軍。
2004年9月,小欖鎮國中學校領導調整,蘇少強赴任小欖華僑中學校長,學校由陳胡英任校長,繆廣濠、徐俊斌任副校長,中層幹部有陳華梁、李群秀、林學明、唐勇義等。學校開始了創建“中山市一級學校”的籌備工作,並於2005年1月份,高分通過“中山市一級學校”評估驗收。學校再接再厲,奮戰幾個月,又於12月順利通過“廣東省一級學校”評估驗收。
2007年8月,小欖鎮第三輪中學行政競聘,范衛平被任命為校長,陳胡英為黨支部書記,徐俊斌、陳華梁、繆廣濠任副校長,中層幹部有李群秀、林學明、盧和海、唐勇義、黃智英、林木茂等。學校被評為“廣東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小欖鎮拳擊項目落戶一中,2009年摘得市“六運會”第二名。
2010年8月,小欖鎮第四輪中學行政競聘,呂麟被任命為校長,徐俊斌、陳華梁、繆廣濠任副校長,中層幹部有李群秀、何淑萍、林學明、姚文珍、肖水強、林木茂等。學校每年舉行“學校形象大使”選拔,全國快女四強蘇妙玲被聘為“學校形象大使”;“愛校教育”成為一中繼“感恩教育”“責任教育”後又一德育品牌,同時成為中山市申報省級課題“愛校教育”的研究成員學校;學校提出建設“平安、和諧、智慧、特色”的四園目標。
2013年8月,小欖鎮第五輪中學行政競聘,呂麟繼續擔任校長,陳華梁、林木茂任副校長,中層幹部有何淑萍、林學明、姚文珍、肖水強、陳洪波等。學校結合自身發展現狀和遠景規劃,提出了“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為孩子的綜合發展鋪墊”的辦學理念,同時,開展了自主課堂教學改革、“20個學會”學生綜合評價體系改革、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走班制試點等多項改革舉措。這一系列前瞻性強、視野開闊、策略有效的教育教學改革措施,極大地提升了學校辦學質量,並形成了辦學特色。學校連續十五年(截至2019年)榮獲“中山市國中教學質量評價先進學校一等獎”,田徑、拳擊作為體育品牌,在市、鎮獨攬各項大獎;全校推行學“巴烏”,“巴烏”演奏會被《南方日報》《南方都市報》《中山日報》、中山廣播電台等媒體爭相報導;四棋參加全國、省、市、鎮比賽屢獲大獎;學生科技作品共有8項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專利證書。
2019年8月,小欖鎮第六輪中學行政競聘,呂麟繼續擔任校長,蔣躍、陳源斌任副校長,中層幹部有何淑萍、林學明、姚文珍、肖水強、陳洪波等。
校園風光
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先進。學校有帶塑膠跑道的運動場和功能齊全的綜合體育館、籃球場。教室全部配備多媒體教學平台,有三個電腦室和先進的校園電視台和校園網。大門口進來有一條長長,用瀝青鋪蓋的的校道。學校有兩座教學樓,分別是初一教學樓與初二初三教學樓。
辦學成果
學校有一個團結拼搏、銳意創新的領導班子,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校風優良,學風濃厚,教育效果顯著,教學成績突出。學校設有三個年級,每個年級十個教學班,在科技、拳擊、棋類、田徑、書法、拉丁舞等方面特色明顯。今後,學校將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認真貫徹上級教育部門有關精神,尊重教育規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落實“20個學會”,推行“自主課堂”教學改革;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個性,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以質量為生命線,以育人為根本,以科研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以改革為動力,以管理為保證,努力打造平安校園、和諧校園、智慧校園、特色校園。
教學理念
學校將辦學理念提升為“錘鍊靈魂,體驗幸福”,學校精神提煉為“五高”(高貴、高雅、高潔、高傲、高尚),育人目標概括為“五全”(面向全體學生、提供全度知識、學做全真之人、得到全整學習、力促全面發展),全體小欖一中人繼續傳承和發揚“求真、致美、務實、創新”的優良傳統,朝著為“把小欖一中建設成為一所全面優質、在省內有一定知名度的理想學校”的辦學目標而努力奮鬥
錘鍊靈魂,體驗幸福
管理工作理念:以人為本,尊重和諧
教學工作理念:以生為本,自主高效
德育工作理念:立德樹人,全員育人
一訓三風
校訓
求真:探求真知 致美:追求完美
務實:腳踏實地 創新:與時俱進
校風
正德: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 明禮:傳承優良的文明禮儀
勵志:立下遠大的報國志向 篤學:養成認真的學習態度
教風
敬業:熱愛事業 愛生:愛生如子
啟思:啟發思維 導行:言傳身教
學風
樂學:主動學習 善疑:發現問題
勤思:勤于思考 博覽:博覽群書
學校地理位置
詳情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