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核果茶

小果核果茶常綠小喬木,高5—6米;幼枝密被黃色短柔毛。生於海拔1 650—1 800米的闊葉林中,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小果核果茶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小果核果茶
  • 分布區域: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和福建
簡介,形態特徵,分布及生境,

簡介

所屬卷:Pyrenaria Blume, ampl. H. Keng
所屬科:Theaceae
中文名:小果核果茶
其它中文名:小果石筆木(圖鑑),小果塌捷花(中國樹木分類學),狹葉石筆木(圖鑑),無柄石筆木(中山大學學報)。
文獻來源:Pyrenaria microcarpa(Dunn)H.Keng(1972).
Tutcheria microcarpa Dunn(1909);Merr.(1935);陳嶸(1937);Nakai(1940);圖鑑(1972),in obs.;圖鑑補編(1983),in clavi;福建植物志(1987)*;貴州植物志(1988);T.subsessiliflora H.T.Chang(1983);圖鑑補編(1983),in clavi;雲南樹木圖志(1991)*,syn.nov.

形態特徵

葉革質,長圓形或披針形,長8.5—13厘米,寬2.5—4厘米,先端漸尖,頂端具鈍尖頭,基部闊楔形,連緣具小鋸齒,葉面無毛,背面疏生平伏柔毛,乾後兩面黃綠色,中脈在表面凹陷,背面突起,側脈9—12對,連同網脈在兩面略突;葉柄長約1厘米,被短柔毛。花單生於上部葉腋,淡黃色,徑2.5—3厘米;花梗短,長約2毫米;小苞片2,闊卵形,長3—4毫米,寬3—5毫米,外面密被黃色絨毛;萼片5(—7),闊卵圓形,長5—7毫米,寬6—9毫米,先端寬圓形,外面被灰黃色絨毛;花瓣5(—6),倒卵形,長1—1.5厘米,外面中部被黃色絹毛,基部合生成2—3毫米長的短管;雄蕊長約1厘米,無毛,花絲基部與花瓣貼生;子房球形,徑約3毫米,密被黃色絨毛,花柱長約7毫米,基部被絨毛,先端3裂,臂長約2毫米。果三棱狀卵球形,長1.5—2厘米,寬1—1.5厘米,先端凸尖,成熟後外面無毛或近無毛,3瓣裂,每室有2顆種子,果皮薄,厚1—1.5毫米,中軸三角形;種子長圓狀卵形,多少壓扁,栗色,有光澤。

分布及生境

產馬關、麻栗坡;生於海拔1 650—1 800米的闊葉林中。分布於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和福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