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抹香鯨

小抹香鯨

小抹香鯨(學名:Kogia breviceps),為抹香鯨科、小抹香鯨屬的動物。小抹香鯨體型似鼠豚類,頭和軀幹部粗而向尾部驟細,頭部近似方形,背鰭位於體背的後半部,鐮刀形,較小,體背面藍鐵灰色,側面轉為較淺的灰色,腹面暗白色或帶一些粉紅色調。

小抹香鯨單獨或結小群活動,性膽怯,活動緩慢,偶有跳水現象,主要攝食頭足類,其次為大洋性的甲殼類和魚類,春季產仔,每胎產1仔,棲息在熱帶和溫帶海洋的大陸架邊緣外的深水區,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熱帶和溫帶地區。

小抹香鯨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小抹香鯨體型似鼠豚類,頭和軀幹部粗而向尾部驟細,體全長約達3.4m。頭部近似方形。呼吸孔在眼的上方,偏向頭部中線的左側。下頜窄,不達到頭部的兩側,其前端遠在吻端之後。背鰭位於體背的後半部,鐮刀形,較小,其高小於體全長的5%。鰭肢在新月形的“假鰓”的後下方。體背面藍鐵灰色,側面轉為較淺的灰色,腹面暗白色或帶一些粉紅色調。通常在眼後,鰭肢前方的頭部每側有一個新月形的淺色斑。這個斑看起來很像魚的鰓蓋,因此被稱為“假鰓”,也可稱為弧形斑。鰭肢上面和尾葉背面也呈鐵灰色。
小抹香鯨頭骨顯著地不對稱,吻突是現生鯨類中最短的,無獨立的軛骨,1條顯著的矢狀脊自鼻孔延伸至頭頂。左前頜骨比右前頜骨寬,右上鼻孔比左上鼻孔小7-20倍,右鼻骨極小。眶前凹很深。上頜骨是頭骨背面的主體,到達頭頂,並與上枕骨相接。下頜骨薄,上有10-16對長而尖的齒,它們與上頜的一些凹穴相嵌合。上頜通常不具齒。

棲息環境

小抹香鯨分棲息在熱帶和溫帶海洋的大陸架邊緣外的深水區。

生活習性

小抹香鯨單獨或結小群活動,有時達約6頭為一群。該種為外洋暖水性,性膽怯,活動緩慢,游泳速度約每小時3英里,呼吸時噴出的霧柱不清晰,浮上時從背中部至背鰭露出水面上,有時看來較緩慢地浮出水面,但很快又潛入水中,偶有跳水現象,全身垂直跳出水面,而後以尾部先落水或以腹部擊水墮落水中。不喜歡跟隨船隻。它偶爾從水中垂直地躍出,又尾下頭上地落入水中。有時它一動不動地漂浮在水面,頭和背露出水面,尾下垂在水中。
小抹香鯨主要攝食頭足類,其次為大洋性的甲殼類和魚類。台灣沿岸小抹香鯨的食物中,發現有屬於9個科的18種烏賊類,主要為富山武裝烏賊、紫背飛柔魚和孔雀烏賊。腸的後段擴張形成長形的氣球狀構造,其中充滿紅褐色的液體。當小抹香鯨受驚或擱淺時,通過肛門排出朱古力色的液體。排出的液體在水中形成一團可誤導視覺和嗅覺的雲霧,有的研究者認為這是一種逃避機制,與烏賊類排出墨汁的機制相類似。

分布範圍

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熱帶和溫帶地區。
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南海和台灣海域的基隆、高雄、宜蘭、屏東附近。
小抹香鯨

繁殖方式

小抹香鯨在夏季交配,妊娠期9-11個月,在春季產仔,每胎產1仔,哺乳期約1年。
發現的達到性成熟最小的小抹香鯨雌性體長為2.66m,最大的雌性為3.30m;雄性在2.70m時達到性成熟,最大的雄性3.80 m;新生仔鯨體長約1.20m。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由於小抹香鯨長時間的潛水和不容易讓人發現的背鰭,該種種群數量在全球沒有具體數據,它們在一些地區(如佛羅里達和南非)的頻繁活動表明可能並不總是像目擊者認為的一樣少見。該種種群發展趨勢未知。總之,小抹香鯨在自然界的數量非常稀少,應該對其進行保護。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數據缺乏(D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