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14年8月31日,駱玉笙出生在江南地區,自己根本不知道確切的出生地點;6個月大時,被送給江湖藝人天津人駱彩武做養女。
1918年,駱玉笙跟著養父母漂泊於上海、南京、武漢等地,開始配合養父演出雜耍。常常是駱彩武在變魔術的時候,把駱玉笙變出來,讓她給圍觀的人唱上一段
二黃。
1923年,輾轉到漢口獻藝的駱彩武正式為女兒延請老師教授京劇和京韻大鼓,並經常帶她上堂會演出,沿襲自己的名字,為9歲的女兒取藝名小彩武。
1931年,在養父死後,17歲的駱玉笙正式開始演唱京韻大鼓;同年,將藝名改成“小綵舞”。1934年,拜韓永祿為師,學劉(寶全)派大鼓曲目。
1936年7月9日,開始在中華電台進行現場直播鼓曲;9月3日,開始在天津新開業的小梨園劇場演出;10月6日,在小梨園劇場的出場位置由中場挪到了
攢底。1939年,赴北京演出兩個月。
1941年,應邀到北京“銀光”演出。1948年10月2日,應邀參加
梅蘭芳先生五十四歲壽辰,在堂會上演唱了鼓曲《刺湯勤》與《白帝城》。
1949年,加入上海婦聯。1950年,參加紅楓曲藝社(天津市曲藝工作團的前身)。1951年12月,參加天津曲藝團,不再稱藝名,改用本名駱玉笙進行演出。
1952年,隨天津曲藝團進京參加全國曲藝匯演,表演曲藝劇《新事新辦》。1953年,隨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到朝鮮前線慰問演出四個月,回國後,在北京懷仁堂作了匯報演出;同年,天津市曲藝工作團由民辦公助正式改為國營團體,直接受文化局的領導,駱玉笙正式成為國家工作人員。
1957年7月,參加天津市第一屆曲藝雜技匯演,演唱了傳統曲目《劍閣聞鈴》。1958年8月1日,參加了由文化部在北京主辦的“第一屆全國曲藝匯演”,演唱了歌曲《英雄的母親》。
1960年4月,隨天津曲藝團到農村體驗生活;7月,在全國第三次文代會上總結了深入生活改造思想的體會;23日,受到了
毛澤東主席與
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1962年,參加天津市舉辦的第一屆“津門曲薈”,演唱了由
朱學穎、陳壽蓀創作的歌曲《光榮的航行》。1963年3月,隨天津曲藝團到河南、湖南、上海、廣州、南京等地作業務演出。
1966年6月1日,在“文革”中受到衝擊,停止了演出。1971年,改任教學工作。1976年12月25日,“文革”後第一次登台演出。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被選為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
1980年4月,在《天津演唱》雜誌召開的鼓曲座談會上,作了題為《繁榮鼓曲的看法和建議》的發言;12月,文化部、中國曲藝家協會、天津市文聯、天津市文化局、天津市曲藝家協會分會聯合舉辦了駱玉笙舞台生活五十年慶祝活動,並為駱玉笙頒發了榮譽獎狀,在這次座談會上,駱玉笙正式被稱為“駱派”京韻大鼓創始人。
1981年7月,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六十周年的筆談會上作了題為《赤誠的祝福》的發言;9月18日,參加了在天津市舉行的由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曲藝優秀節目觀摩演出。
1982年5月1日,被評為天津市勞動模範;10月9日,參加第三屆“津門曲薈”;12月,為紀念京韻大鼓藝術家劉寶全逝世40周年,演唱了鼓曲《紅梅閣》;11月4日,參加了在北京吉祥戲院舉辦的京韻大鼓專場演出;12月16日,天津市文化局授予駱玉笙“心靈美的模範文化藝術工作者”稱號。
1983年6月24日,當選為全國第六屆政協委員;8月,為雜誌《天津演唱》創刊100期題詞。
1984年10月17日,她參加了電影《
北京故事》的拍攝,在電影中的現場演唱鼓曲《
擊鼓罵曹》;同年,攜弟子成功舉辦了“駱派京韻大鼓專場”。
1985年2月,演唱了電視劇《
四世同堂》片頭曲《
重整河山待後生》;4月25日,在中國曲協第三次理事會上當選為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並主持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團第一次會議。
1986年11月26日,參加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曲協工作會議;同年,為紀念《
曲藝》雜誌創刊三十周年題字。
1987年9月5日,參加了中國第一屆藝術節開幕式的演出;10月15日,參加了蘇州評彈藝術節的演出,演唱的曲目是根據評彈移植的《金門潮》、《重整河山待後生》、《
醜末寅初》。
1988年,當選為全國第七屆政協委員,並參加了會議,作了“重視曲藝,發展曲藝”的發言;同年,應邀到中國戲曲學校講學;同年,在“淮海杯”新時期影視十佳歌手的評選中,以《重整河山待後生》當選為十佳歌手之一。
1989年10月12日,駱玉笙榮獲首屆金唱片獎;同年,應邀到北京參加建國40周年慶祝演出,此次演出同時在中央電視台1套播出。
1990年6月,帶領中國北方曲藝學校的應屆畢業生晉京演出;7月,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進行藝術交流演出;同年,參加在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曲藝節,演唱了歌曲《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重整河山待後生》《醜末寅初》。
1991年5月19日,參加天津舉辦的首屆中國曲藝節(與南京舉行的中國曲藝節同為首屆),演唱了歌曲《光榮的航行》;同日,在天津市賓館中禮堂舉辦了“駱玉笙從事曲藝藝術六十年”的祝賀會,會上演唱了鼓曲《金門潮》;12月3日,率其弟子陸倚琴、劉春愛、湯敏、楊立軍及年僅12歲的馮新蕊老中青少“四世同堂”在北京獻藝;同年,在北京召開了駱派藝術研討會和專場演出。
1992年2月4日,駱玉笙參加的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播出,演唱了京韻大鼓《金門潮》。
1993年2月5日,隨中國曲藝家協會赴河北省三河縣進行兩場慰問演出;3月,當選為全國第八屆政協委員;9月18日,參加第八屆“津門曲薈”的開幕式。
1994年2月1日,參加中國曲藝家協會和天津市曲協分會在天津文聯會議室聯合舉辦的迎春茶話會;2月22日,參加中國曲藝家協會組織的京津兩地曲藝家赴京郊將台鄉進行的慰問演出;4月7日,隨中國曲藝家訪問團訪問日本。
1995年1月31日,駱玉笙參加了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演唱京韻大鼓《賀新春》,該晚會在中央電視台一套播出;6月30日,參加了在中南海懷仁堂舉行的《孔繁森之歌》文藝晚會,演出後受到了江澤民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9月8日,參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光明贊一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的大型文藝晚會,演出後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
江澤民、
李鵬等的接見;10月,參加第二屆中國曲藝節。
1996年11月9日,在中國曲協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名譽主席。1997年6月,創作鼓曲《慶回歸》,紀念香港回歸,並在天津電視台播出。
1998年4月6日,應上海東方電視台的邀請在上海逸夫舞合參加了“白髮紅顏映曲壇”的專場演出,同時在上海東方電視台《東方戲曲》欄目播出;4月7日,重遊上海大世界。當晚上海東方台、上海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以“駱玉笙回娘家”為標題在新聞中播出;12月25日,“駱玉笙舞台生活80周年紀念會”在天津中國大戲院舉行。1999年,應邀參加天津衛視春節聯歡晚會的演出,演唱了京韻大鼓《青松不老》。
1983年10月17日,同
陸倚琴、
劉春愛、姜美艷三個徒弟簽訂了“師徒公約”。1987年3月12日,正式收遼寧省營口市曲藝團的
湯敏為徒。
1988年8月12日,台灣桂靜文作為第五個徒弟,在天津戲劇博物館舉行了拜師儀式。1989年,收台灣的王友蘭為第六個徒弟,並在天津正式舉行了拜師儀式。
1996年,收天津市評劇院演員
王冠麗與陳玲玉為徒。此外,指導過
郭德綱的妻子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