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畫譜》是清代畫家鄒一桂創作的一部藝術類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小山畫譜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者:鄒一桂
- 類別:藝術類
內容簡介,版本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小山畫譜》講述了鄒一桂在繪畫過程中還敏銳地察覺到了中西方繪畫的不同,即中國繪畫重神韻而西方繪畫重技術。在《小山畫譜。西洋畫》中說:“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繪畫於陰陽、遠近不差錙黍,所畫人物、屋樹皆有日影,其所用顏色與筆與中華絕異,布影由闊而狹,以三角量之,畫宮室於牆壁,令人幾欲走進。學者能參用一一,亦具醒法,但筆法全無,雖工亦匠,故不入畫品。”時至今日,鄒氏的論斷對於中西藝術差異的論辯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小山畫譜》是一部花卉畫論著,約成書於1756年,都是講畫花卉的技法。上卷首列八法四知,次辨別花卉凡一百十五種,再論用色及制煉之法,下先錄古人畫說並參己意,計四十三條,再附以膠礬紙絹用筆用水諸法,末附洋菊譜。洋菊譜之附是因鄒一桂承詔畫內廷洋菊三十六種,蒙皇帝賜題,故撰譜以志榮耀,此時畫譜已刊成,故附於末。由於人畫譜詳于山水而略於花卉,故此書頗足珍視。
鄒一桂認為,花卉雖盛於北宋而徐、未能立說,故其法不傳,批評“臨摹家專事粉本,而生氣索然”的現象,提出“以萬物為師,以生機為運”的創作原則。關於“八法”,是折衷前人之說以論花卉,即章法、筆法、墨法、設色法、點染法、烘暈樹石法、苔襯法;“四知”為發前人所未發,即知天、知地、知人、知物。“四知”貫注著“師造化”、重實踐的精神,言多可采。“八法”則是前人所論的較好整理、總結,頗見條理,兼得其要。鄒一桂還認為畫要忌六氣,即俗氣、匠氣、火氣、草氣、閨閣氣、蹴黑氣。標舉“活”“脫”兩字訣,“活者生動也。用意用筆用色,一一生動,方可謂之寫生”。“脫者筆筆醒透”,“花如欲語,禽如欲飛,石必峻蝤,樹必挺拔”。他認為,“實者畢肖則虛者自出”,是可臻形神兼備之境的。《小山畫譜》對各種花卉之形狀記述甚詳,於繪畫學和植物學,都不為無補。
版本信息
有《清瘦閣讀畫十八種》、《四銅鼓齋論畫集刻》、《畫論叢刊》、《美術叢書》等本,還有嘉慶張海鵬輯《借月山房匯鈔》、道光璜校刊《澤古齋重鈔》、鹹豐伍崇曜校刊《粵雅堂叢書》及《叢書集成初編》等本。
牽牛
早本,牽藤附木,葉三初,有尖,花開葉間,有柄如鼓子,花色蘭翠,五色相連,不分辨,尖蒂抱筒,花心,三白藏筒內,近心處花色白,清曉開放,日高即殷,遇陰曀則花竟日。
作者簡介
鄒一桂,字小山,號讓鄉,無錫人。雍正丁未進士,官至禮部侍郎。鄒一桂是清代乾隆間的花鳥畫名家,以朝官供奉內廷多年,其畫作分枝布葉,條暢自如,設色明淨,清古冶艷。他還曾任貴州提督學政六年,足跡遍及黔中,所作《山水觀我》圖冊,今藏貴州省博物館,是重要的地方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