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壩風景區

小山壩風景區

小山壩風景區位於華鎣市雙河鎮招勛村,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 其景點大石灣是新華日報造紙廠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山壩風景區
  • 地理位置:華鎣市雙河鎮招勛村
  • 著名景點:臥獅峰
  • 大石灣:新華日報造紙廠遺址
自然資源,主要景點,臥獅峰,雞冠石,白岩山,仙女洞,

自然資源

小山壩風景區,位於華瑩市雙河鎮招勛村,具有鬼斧神工的天然之美,集雄、雅、幽、奇、險、秀於一身,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這裡,雨量充沛,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遠離了城市的那份喧囂,充塞著大自然的無限情趣。
登上小山壩,映入眼帘的第一個景點是犀牛腳,它懸在一塊大石的半腰,據說是犀牛留下的腳印。這裡有一個傳說故事:清朝年間,一個英國佬帶了許多儀器來此尋寶。有一天,他通過儀器,看見印在白岩上的犀牛影子。為了將其收服,他用一根繩子系住了犀牛,這時恰好有一個山民經過這裡,山民為保護犀牛,用隨身攜帶的佩刀一砍,繩子便斷了,藉此,犀牛縱身一跳,就跳在山腰留下了那隻深深的腳印,那隻腳印里盛滿了水,據說終年不竭。
小山壩風景區

主要景點

臥獅峰

小山壩的第二個景點,是臥獅峰,位於小山壩左側,立於平坦的大壩上,其頭、身、尾十分像似一頭臥著的雄師,如果“犀牛腳”還不算景點的話,那臥獅峰就是迎送八方賓客的禮儀景觀。
看過臥獅峰,又來到大石灣,這是新華日報造紙廠遺址。1942年秋,周恩來同志派蘇芸、王邦藻、謝世榮三人以商人身份到此生產新聞紙,保證了《新華日報》和《民眾》周刊用紙,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的宣傳工作作出了極大貢獻。而今,那些浸泡池、碾盤、煮麻窯等依然還在,看到這些,可以想像那戰火紛飛的年代,我們的前輩是如何機智勇敢地在後方工作。

雞冠石

沿著石階而上,在一篷茂密的竹林里,有一塊石頭,名叫雞冠石,只是雞冠石的嘴不復而存。據說,這裡有一隻雞整天鳴叫,對著雞叫方向的人因此而大富,富貴者依仗錢財處處欺壓百姓,百姓很不滿。後一個過路人感到不平,順手將雞嘴砍掉,那隻雞便不再啼鳴。大富者也因此一落千丈,百姓無不稱快。
雞冠石就在道路的旁邊,拔開青青竹葉,便可一窺全貌。
小山壩中的石梯隨處可見,橋下流水不斷,淺紅的楓葉綴滿,山間,仿佛人在畫中行。一會兒山霧漫上來一會兒又消失殆盡,真乃變幻莫測。

白岩山

接下來浮在眼前的是白岩山,白岩山因安丙著的《(3白而磊)然集》而得石,故又名(3白而磊)然山,海拔高1198米,橫延4.5公里,氣勢蔚為壯觀,遠遠望去極像一道懸崖絕壁,又猶如一堵白色城牆,當
夕陽映照時,天然的光澤便反射出一種光芒,十分耀眼和醒目,遊人到此,常常讚嘆不已。
白岩屏障處,由於大自然的神奇威力,以及山泉經過數千年的凝集、滴化,呈現出像長蛇、像舞者、像飛鳥的巨大石像,這石像不是印在白岩中,而是有梭有角地突現出來,具有強烈的立體感,由於它地勢較高,所以保留得非常完整,倘若你還有興趣,且不畏艱難,便可爬上白岩山底部,由下向上看,那種感覺一定奇特非凡,仿佛泰山壓頂。

仙女洞

在白岩山頂的山坯間,有一個洞,名叫仙女洞,洞口高2.5米,寬3米,相傳此洞曾經是仙女們棲息搏戲的地方,這裡似煙非煙,似霧非霧。洞內有近千平方米的石廳,廳內鐘乳石高懸,似一盞盞漂亮剔透千姿百態的水晶燈,美不勝收。想必傳說中的美麗仙女在這裡載歌載舞,也一定被其獨特的景致所迷惑過。從仙女洞向西翻過山嶺,可見白岩半山腰中的樓台,傳說是反白蓮教時革命軍的根據地,可容十萬雄兵安營紮寨,因此而得名萬兵樓。
仙女洞向南行進,穿過一片又一片竹林,可抵達白岩山的南端,這裡有一道極窄的狹口,仰天而望,只看見一線天的光亮,名日南天門,站在這裡,居高臨下,所有景致一覽盡覽,而地勢的險要,真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觀看小山壩的風景,還可從另一個方向行進,即向北行,約爬1公里山坡,便可登上望鄉台,其位置較高,四季涼爽有風,站在這裡可俯視華瑩市城市全貌。
從望鄉台向東約200米處,有一天然湖泊,面積約10畝,被稱為綠水潭,潭中碧波蕩漾,魚兒暢遊,四周綠樹倒映其間,給人以美的邏想,尤其是在炎熱夏天,或去潭中舒臂暢遊,或去潭邊悄然散步,無不感到心曠神怡。
小山壩的景致還有手爬岩、蝦公井、小仙女洞等等,一景接一景,景景皆稱妙,真可謂旅遊之勝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