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叢竹書院

小山叢竹書院

小山叢竹書院位於泉州北門模範巷今泉州市第三醫院院址,不二祠旁,與泉山書院、石井書院、歐陽書院並稱“四大書院”。東西寬40-80米,南北長約100米,占地總面積6000餘平方米,北臨執節巷,東抵銅蓮寺,南與府城隍廟一牆之隔,西距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都督第百米之遙,有一小巷相連。小山叢竹石坊1983年1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山叢竹書院
  • 外文名:無
  • 位於泉州北門模範巷
  • 屬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發展歷程,主要遺蹟,

發展歷程

原為民間書院,始建於北宋。其側有“不二祠”,祀歐陽詹。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名儒朱熹任泉州同安縣主簿兼領學事,此後經常到泉州各地講學,景仰歐陽詹,常蒞不二祠。紹興二十八年朱熹在泉州講學,自題“小山叢竹”以為亭額,書院因而取名“小山叢竹書院”。
李光縉《募修歐陽四門祠疏》云:“朱文公為同安主簿,每抵郡城,必登小山,稱其山川之美,為郡治龍首之脈。徘徊數日而後去,自書曰小山叢竹”。
乾隆《晉江縣誌·書院》也有記載,小山叢竹書院“地處高埠,其氣獨溫,溫陵之名,實肇於此。宋·朱文公種竹建亭,講學其中,匾為朱子手書,鐫於石”。
因程、朱理學被欽定為官方主流意識形態,這五尺高崗,遂因朱熹而名揚天下,經歷宋、元、明、清四個朝代,莫不備受文人騷客的尊敬和景仰。泉州四大名著《四書蒙引》、《四書存疑》、《四書淺說》、《四書達指》,皆孕育於此。
明嘉靖間(1522—1566),書院毀於兵燹,泉州通判陳堯典重建、擴建。但“小山叢竹”石碣已失,乃集朱熹壯年手跡而重鐫之,又記其事於碑陰,改建為“小山叢竹”石牌坊。並於不二祠東北約8丈處5尺高台之上另建“過化亭”,亭石構,為歇山頂,亭中築圓座,立黑版岩石碑,刻朱子像及像贊,以感朱子過化之功。亭坊兩側遍植虬竹。書院正徑在府城隍廟東側,向南,長40餘丈,石徑左有“寒泉”井。
清初毀於兵災。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通判徐之霖重建“過化亭”,時“小山叢竹”坊額被散兵游勇盜藏附近民房,徐通判窮詰而還,原匾得以重署;三十九年(1700),在亭左建“誠正堂”,亭後建齋舍6間,在書院正徑臨通衢處立木牌坊,高7.7米,寬3.75米,上書“朱文公講院”,兩側有“寒泉井”;四十年(1701),書院復具規模。康熙五十年(1711)知府劉侃又修,名“小山叢竹書院”。乾隆五十三年(1788)重修。清末廢科舉,書院亦廢。
1925年,小山叢竹闢為溫陵養老院,曾修繕過化亭。1935年弘一大師兩次蒞院短住,並補題過化亭匾額。該匾額右半部橫書小篆“過化亭”三個大字,左半部豎排行書小字記曰:“泉郡素稱海濱鄒魯,朱文公曾於東北高阜建亭種竹講學其中……余昔在俗,潛心理學,獨尊程朱,今來溫陵,補題‘過化’,何莫非勝緣耶?”
養老院在過化亭西側建晚晴室,為硬山頂,坐北向南,面寬3間11米,深1間7米。屋前有長廊寬11米,深3米,屋前有一眼古井。一代高僧弘一大師曾多次住此,並於1942年10月13日安詳西逝於泉州小山叢竹晚晴室。
1943年,在小山叢竹建造第一座弘一大師之塔。大師之塔位於過化亭東南,“小山叢竹”石坊東面約20米處。塔外形為經幢式,由13級石構件疊起,在平台之上壘起三級覆盆承托一蓮花盆,其上六邊形石蓋,蓋之南邊緣面右起橫排陰刻“弘一法師塔”五個楷字。塔中部主要部分為白色花崗岩六面柱體,兩端略雕飾花紋,塔剎為圓柱體,剎體雕五級圓盤,剎頂端雕成葫蘆形。

主要遺蹟

歷盡變遷,現僅保存“小山叢竹”牌坊,為抬匾式,寬3.75米,高3.7米,兩側花崗岩立柱,嵌輝綠岩坊額,正面刻朱熹墨跡“小山叢竹”、“晦翁書”,字行楷,背面字跡漫漶不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