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文化

小姐文化是一種多出現在網咖等場合的流行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姐文化
  • 類型:流行文化
  • 定義:不良文化
  • 出現:某些網咖等
介紹,有史家考證,.相關新聞,

介紹

聲是指歌舞;色是指女色;犬是指養狗;馬是指騎馬------聲色犬馬就是指一種貌似奢華時尚實則糜爛頹廢的生活方式,到底是些什麼樣的方式,大概地球人都知道。
說來昨天是“情人節”,順便聊幾句。改革開放後,隨著商業炒作的發展以及正常的“崇洋媚外”心理,中國不少年輕男女也開始追逐慶祝這個節日,但似乎形式總是大於內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情人節的起源以及西方情人節的文化,你會發現很多東西在現代中國都會變味兒。也許是因為黑貓白貓混雜在一起吧,那不變味才怪的。

.
..
前幾天在網上乍看到這組圖片時,很吃了一驚,真的是孤陋寡聞了。善言之是“小姐文化”無孔不入、劣言之則是“小姐文化”無蛋不叮,雖然其目標是針對無鎖之孔和有縫之蛋,但中國還有一句古語叫“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那些緊密的蛋孔是否能耐住“被惦記”的攻擊力可是極具考驗性啊。
大略網搜了一下,有說這是某某地的網咖,也有說這是某某電游展會,其實都一樣,如果本該正常的距離被“歸零”了,本質就不會因為場所這個軀殼的不同而產生什麼變化。

有史家考證

中國自東周時就起步了“小姐文化”,迄今為止兩千餘年,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達官貴人、商賈巨富還是文人墨客、風儒雅士還是山野村人,一部“小姐文化”風月史,不僅是給政治強人、商業雷人們的經歷當點綴的歷史,也是為文人騷客們激發靈感、豐富創作生命的歷史,更是給各類嫖客的風流放浪提供溫床的歷史。多少歷史“名”人都暫存著這樣的史料,此不贅述。據說近現代小說家郁達夫就曾公開宣稱自己喜歡在30多歲40來歲、倚街而賣的“小姐”身上尋找滄桑、悲涼和頹廢的感覺。而現代社會的“小姐文化”,高中低端一應具全,連上圖那樣的場所也被小姐們“文化”了,難道這是一種高端境界的遊戲?

.相關新聞

先說所謂高端的“小姐文化”
是經過知識與化妝品的雙重包裝,知識儼然成了裝飾品。這也正如過去的青樓女,要從三四歲就開始訓練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花上十餘年的功夫方可持證上崗。許多青樓女的詩詞書畫造詣並不在歷史名人之下,比如秦淮八艷之一馬湘蘭的《蘭竹圖》賣價可與唐伯虎的畫相當;寫下著名十離詩的薛濤;被余秋雨稱為不守貞節只守美的蘇小小;還有柳如是、董小宛、陳圓圓……,哪一個不是蕙質蘭心、色藝雙絕,看起來過去的青樓藝館確實也算高雅之地,用當代作家安意如的話說這叫青樓文化。
如果說到低端“小姐文化”,可能會吐。聽說北京人把三里屯叫做“三里臀”,夠形象的。郭師傅更形象:“過去的泳衣扒開泳衣才能看到屁股,現在是扒開屁股才能看到泳衣”,還有一句更經典“先生請自重,我們只賣身不賣藝”,暈倒。
..

.
..
有位現代作家寫到:“我們的生活哲學由此而得以體現,那就是簡簡單單的物質消費,無拘無束的精神遊戲,任何時候都相信內心的衝動、服從靈魂深處的燃燒,對即興的瘋狂不作抵抗,對各種欲望頂禮膜拜,盡情地交流各種生命狂喜包括性高潮的奧秘,同時對媚俗膚淺、小市民、地痞作風敬而遠之。”不可否認,這已經成為中國飛速發展的城市文化的真實寫照之一,很恐怖的真實。
社會之大,無奇不有,世間之雜,無所不容。自從黑格爾“凡是現實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現實的” 的著名哲學思辯被篡改為“存在即合理”的“名言”後,世間的很多雜物甚至穢物似乎都成了“合理”。其實這是典型的偷換概念,客氣講屬於誤讀,不客氣說純屬於極恥的無賴論調。黑格爾說的“理性”是指“絕對理念”,即客觀規律,而黑格爾說的“現實”卻並非是指“現存”。
如此泛濫的“小姐文化”,哭笑不得
前日收到一位筆友相邀,寫寫“後情人節”。也是找個話由,練練筆,修修心。在中國很容易就流行起個什麼東東,概因人多,又喜追風圍觀,加之現今流傳渠道暢通,網際網路火上澆油,大大促進了中國的“流行風”特色。建築藝術上有“後現代”“後解構”,體育奧運上有“後奧運”,演藝娛樂上有“後本山”“後鞏俐”,這節假日也就有了“後黃金周”“後情人節”,舉一反三,聰慧之極。就把這篇文字應了約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