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鎮社區

小城鎮社區

發展規模較小、集中程度較低的以從事非農業社會經濟活動為主的社區。在中國,小城鎮社區是連結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的中間環節,是現代社會中一種基本的社區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城鎮社區
  • 簡介:從事非農業社會經濟活動為主
  • 詞性:名詞
  • 分類:社區
定義範圍,組成部分,歷史發展,初期,發展期,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國外發展,國內發展,社會功能,中心效應,連結效應,協調發展,特點,人口狀況,地理環境,社會組織,理論研究,

定義範圍

世界各國劃分城鄉的標準不同,小城鎮的範圍也各不相同。世界上多數國家或地區都以居民點的人口數量作為劃分城鄉的主要標準。一般來說,人口密度較大的國家或地區,城鎮人口標準的起點較高,小城鎮人口的下限和上限也較高。反之,人口密度較小的國家或地區,城鎮人口標準的起點較低,小城鎮人口的下限和上限也較低。

組成部分

中國的小城鎮大體上由 3個部分組成:一是非農業人口20萬以下的小城市。二是經省級國家機關批准設定的鎮,即建制鎮。它包括:①縣級地方國家機關的所在地。②總人口在 2萬以下的鄉而鄉政府駐地非農業人口超過2000的集鎮;總人口在 2萬以上的鄉而鄉政府駐地非農業人口占全鄉人口10%以上的集鎮。③少數民族地區、人口稀少的邊遠地區、山區和小型工礦區、小港口、風景旅遊區、邊境口岸等地,非農業人口雖不足2000人,但確有必要設定而又經過批准的小鎮。三是農村集鎮,即非建制鎮。

歷史發展

初期

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城鎮的發展極其緩慢,直到1800年,世界城鎮人口僅占總人口3%左右,而且絕大多數都是規模不大的城鎮。隨著資本主義和工業革命的發展,世界城鎮化的進程大大加快。19世紀以來,世界小城鎮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兩個階段,並正在進入第三階段。第一階段是19世紀初至19世紀中期。這一時期,近代工業首先在紡紗、織布、印染等部門建立起來。與這些輕工業部門的發展相適應,世界人口城鎮化的突出特點是小城鎮的加速發展。

發展期

1800年(這是對世界城鎮人口有比較可靠估計數字的最早年代)至1850年,世界城鎮人口由2930萬增至8080萬,增長1.8倍。其中10萬人口以下的小城鎮人口從1370萬增至5180萬,增長 2.8倍;小城鎮人口在城鎮人口中的比重也由46.8%上升到64.1%。

第二階段

是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50年代。這個階段,煤炭、鋼鐵、機械、化學、電力等重工業部門得到了迅速發展,與這些工業部門的發展相適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較快地發展起來。反之,小城鎮的發展速度卻逐漸減慢,比重也逐步下降。1850~1950年,世界城鎮人口由8080萬增至 70640萬人,增長7.7倍;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由4個增至72個。同期,10萬人口以下的小城鎮人口由 5180萬增至30040萬,僅增長4.8倍。它在城鎮人口中的比重也由 64.1%下降到42.5%。

第三階段

是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電子、宇航等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和煤炭、鋼鐵等傳統工業的相對衰落,許多已開發國家的人口城鎮化出現了一個新的動向,即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比重或人口數量持續下降,中、小城鎮人口比重或人口數量逐步回升。美國5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1950年是17.6%,1977年下降到13.4%;同期10萬人口以下的小城鎮人口卻由 29.7%上升到 37.4%。

國外發展

英國 7個大城市群的人口,1951年曾達到1855萬,1971年減少到1775萬,它們在城鎮人口中的比重由46.8%下降到41.3%。日本50萬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也從1975年的24.8%下降到1978年的23.3%。已開發國家人口城鎮化的這一新動向表明,小城鎮的發展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世紀50年代之後,許多開發中國家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仍在盲目地、片面地發展。由於開發中國家人口基數大,人口城鎮化的速度幾乎比已開發國家快 1倍。從世界範圍來看,這一時期,小城鎮的發展仍然是緩慢的,其人口在城鎮人口中的比重仍在繼續下降。1950~1970年,世界城鎮人口由70640萬人增至 139900萬人,增長98%;同時期,10萬人口以下小城鎮人口由30040萬增至53510萬,僅增長78.1%,它們在城鎮人口中的比重已由42.5%下降到38.2%。但是,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人口城鎮化經驗的逐步積累,開發中國家的小城鎮將會進入加速發展的階段。

國內發展

中國小城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曾經是小城鎮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但是,到了近代,許多小城鎮逐漸衰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小城鎮曾一度發展較快。從50年代後期開始,由於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的失誤,小城鎮的發展遭受了嚴重挫折。例如,1949年有縣級市68個,1961年曾發展到 127個,1976年降到89個。建制鎮的發展狀況也是如此,1949年約有2000個,1953年發展到5402個,1978年降到2850個。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小城鎮有了較快的發展(見1985年年底中國小城鎮發展概況一覽表)。
小城鎮社區表中數字說明,1985年底中國小城鎮總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30.40%,占城鎮總人口的68.36%;其中非農業人口占全國非農業人口的 44.50%,占城鎮非農業人口的54.26%。

社會功能

中心效應

它是周圍農村社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活動的中心。小城鎮是農村工業和手工業的生產基地,農村商業和服務業最集中的場所,農村交通運輸和信息傳遞的樞紐,農村政治、行政、社會組織活動的中心,農村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等事業最發達的地方。加強小城鎮建設,有利於支援農業,促進農業的現代化和商品化;有利於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促進地方經濟的全面發展;有利於發展農村的教育、科學、文化事業,促進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有利於加強對農村的指導和管理,促進農村的民主和法制建設;有利於傳播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促進農村的現代化。

連結效應

它是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之間的紐帶和橋樑。在商品經濟基礎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城鄉之間在人員、物資、資金和信息等方面的聯繫越來越密切,交流越來越頻繁,小城鎮則是城鄉之間進行聯繫和交流的中間環節。加強小城鎮建設,不僅有利於小城鎮社區本身的發展,而且對農村社區和城市社區的發展也必然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就小城鎮為大中城市服務而言,它可為城市提供原材料、農副產品、初級日用品和各種勞務,為城市的產品、資金、技術、人才等開闢廣闊的農村市場,還可容納農村剩餘勞力,從而控制大中城市人口的過分膨脹,接受城市更新換代淘汰下來的技術、設備、產品和企業,以促進大中城市的產業結構向高、大、精、尖、新的現代化方向發展。

協調發展

它是社會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現代社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口、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要素在城—鎮—鄉之間的梯度配置和在空間上的合理布局,是充分發揮社會整體功能、促進社會協調發展的必要條件。加強小城鎮建設是打破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鎮—鄉三級梯度結構,促進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是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工農差別,實現城—鎮—鄉一體化和整個社會現代化的發展之路。

特點

人口狀況

中國小城鎮是介於城市和農村之間的中間性社區,它具有許多亦城亦鄉、非城非鄉的特點。
。人口密度大於農村、小於城市。人口素質較高,社會結構比較複雜。居民間的血緣關係較少,業緣關係較多。居民多數來自輻射圈內的農村社區。小城鎮是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階梯,許多小城鎮流動人口的比重甚至超過城市。

地理環境

小城鎮點多面廣,比較接近農村和自然資源,它的形成和發展受農村經濟和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小城鎮以廣大農村為生態屏障,生態環境比較優越。③經濟結構。生產力以適用技術為主,呈多層次並存狀態。產業結構以非農產業為主,專業分工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在所有制上,呈現出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局面。在不同的小城鎮、不同的經濟領域,各種所有制經濟所占的比重也不相同。

社會組織

政治組織和管理機構比較健全。教育、文化、科學技術、醫療衛生、生活服務等設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⑤家庭結構。居民的家庭規模較小,核心家庭占絕大多數,家庭的生產職能、教育職能已逐漸削弱。⑥生活方式。人們的生活節奏較快、時間觀念較強,活動空間已逐漸從家庭走向社會。人們的行為主要受行政、法律規範的制約,人際交往的面較廣、頻率也日益增強。⑦心理特徵。業緣觀念較強,有一定的社區認同意識,鄉土觀念、家庭觀念已經淡化。

理論研究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學者就小城鎮的概念、區位、結構與功能,小城鎮在鄉村城市化過程中的地位,小城鎮和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等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對於小城鎮是“城”、還是“鄉”的問題,人們的看法很不一致。大致有這樣幾種觀點:①小城鎮屬於城市社區的範疇;②小城鎮是農村社區的組成部分;③小城鎮中的一部分(如建制鎮、工礦鎮等)歸“城”,另一部分(如農村集鎮)歸“鄉”;④小城鎮介於城鄉之間,是城鄉的結合部。對於這個“結合部”,實際上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可稱為“城尾鄉首論”,即認為小城鎮是城市社區之“尾”,農村社區之“首”,是兩類社區的重疊部分;另一種可稱為“中間社區論”,即認為小城鎮是城鄉之間的中間環節,它與農村社區和城市社區有密切聯繫,但它又是不同於這兩類社區的一種相對獨立的社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