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唱子戲

小唱子戲是流傳於陝西省傳統民間戲曲,主要流行於陝南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唱子戲
  • 類別:傳統民間習俗
  • 流行地區:陝南地區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小唱子戲,又名二棚子、大筒子戲,是以漢陰話為唱白基準語音,以花鼓音樂為基調,用多種唱腔板式稱謂和曲牌聯綴,包括生、旦、淨、末、丑角色行當的地方戲曲劇種。它根植於漢陰沃土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廣泛而深厚的農民民眾基礎,堪稱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石。

發展歷史

清代嘉慶年間(1796—1820),從湖南、湖北遷移到漢陰的移民中,有人善唱大筒子戲。起初為愛好者的自演自樂,多在雨天、冬閒、夏閒乘涼、春節前後進行地攤坐唱或表演唱。道光、鹹豐年間(1821—1861),移民藝人吸收了漢陰秦巴山區豐富的山歌民謠和民間舞蹈的滋養,對大筒子戲進行了嫁接改造,便有了漢陰小唱子戲芻行,並由自樂性地攤演唱發展為半職業性活動,先後出現了郭老六班、蔣機匠班。他們四處奔波,常為鄉紳富戶的紅白喜事搭低台棚子(不能超過大戲台子)演唱。演出的劇目主要有《藍橋汲水》、《桑園配》、《賣羊肉》、《保娃子打草鞋》等,僅有生、旦、丑三門角色。文場,為大筒子胡琴;武場有小鑼、板鼓、鐃鈸等。同治至光緒年間(1862—1908),小唱子戲進一步發展,除了繼續為民間節慶喜事演出外,開始承擔廟會、堂會演出。同治元年(1862)郭老六班傳給趙德恩領班,取名為“公義班”。主要藝人有趙德展(旦)、汶新連(生)、易正明(醜)等。石條街黑龍洞寺戲樓上所留“同治四年公義社在此一樂”字樣,亦可證明公義社和小唱子戲的興盛。光緒年間(1875—1908),公義班傳給了第三代龔應晶領班。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小唱子戲只在鄉下演出,直到清代中葉才進入漢陰縣城。小唱子戲服裝道具比較簡單,一般上演小戲,有2—4名演員、2—3名樂手便可,對舞台無苛求,適合季節性和半職業演出。大筒子演湊時,以2—6定調(即內弦作2,外弦作6),常用曲調本無曲名,人們按其用處,以“小生調”、“老生調”、“半板”、“老配少”、“緊板”、“慢板”諸名稱呼,其中“小生調”活潑愉快,主要用於小生、小旦出場;“半板”慷慨剛毅,多用於英雄人物。小唱子曲子多有一個共同特點,調性較統一,富有細膩纏綿的抒情色彩。漢陰老藝人、原縣化工廠職工魯仁貴保存的大筒子劇目有100多個,經常演出80多個,如《飯店會》、《雙封官》、《萬壽山》、《掉白扇》、《抱瓶》、《山伯訪友》、《南橋汲水》、《陰陽斷》等都是代表性劇目。其內容多反映風土人情及神仙鬼怪。清代和民國,漢陰小唱子戲班頗多,以澗池鎮王家河的公義社最有名,王家河還被稱作小唱子戲之鄉,老藝人中,趙德占、鄒老六、易正明、龔德美、隆應品、曹安亭、魯仁貴、何天佑、何易奎、何易剛、何易典在左鄰右縣均有名氣。
由於小唱子戲長期活躍在農村,替下層社會民眾說話,常表演反抗封建禮教的“越軌行為”,又加之演出方便,不局限場
合,演員與觀眾常融為一體,演到高潮時,觀眾中也不時有人跳上台去參加演唱,所以,歷來封建統治者將它視為“誨淫誨盜”、“有傷風化”的“淫詞濫調”,予以壓制和扼殺,有時官方明令禁演。但它是禁不住、殺不絕的,始終潛居在勞動人民中。
   新中國成立後,漢陰對小唱子戲進行過改造,去掉低俗情節,並重新組建了小唱子戲業餘劇團。1962年,陝西省音協派人來澗池王家河蒐集整理了小唱子曲譜,為《陝西地方音樂集成》提供資料。文化大革命期間,小唱子戲被禁演。1979年恢復演出後,蒲溪、三坪、楊家壩小唱子業餘劇團先後演出了民間藝人郭詩興改編的小唱子戲《假郎配》240多場,觀眾達10萬多人次。隨後,王家河小唱子劇團的傳統戲《桑園配》,參加了安康地區戲曲調演,獲得好評。20世紀80年代,漢陰小唱子戲每年平均演出80多場。進入90年代後,受螢屏文藝和多元文化的擠壓,多數民間小唱子劇團解體,可王家河劇社仍在堅持演出。近些年,新湧現的觀音河鄉小唱子劇社、平梁鎮蔡家河小唱子藝人非常活躍,常被邀請到外鄉外縣演出。說明小唱子戲的生命力是頑強的,是有演出市場的。
漢陰小唱子戲,應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僅有的三處小唱子劇社應予以扶持。還有個提高的問題,不僅是服裝道具要上檔次,配樂音響效果要增加,更重要是演員和演技要上水平,小唱子戲才能走上節慶大舞台,才能贏得遊客和觀眾的好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