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起源
《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讀小品”句下
劉孝標註:“釋氏《辨空經》有詳者焉,有略者焉。詳者為大品,略者為小品。”鳩摩羅什翻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將較詳的二十七卷本稱作《大品般若》,較略的十卷本稱作《小品般若》。可見,“小品”與“大品”相對,指佛經的節本。因其篇幅短小,語言簡約,便於誦讀和傳播,故備受人們的青睞。張融《遺令》:“吾平生所善,自當凌雲一笑。三千買棺,無制新衾。左手執《孝經》、《老子》,右手執小品《法華經》。”(《南齊書》卷四十一)可見他對“小品”的偏嗜。晚明夏樹芳著有《香林牘》,自序云:“長夏居毗山,日禮《蓮花小品》,殿最名香,略摭成篇。”晚明文人為逃避政治禍患,嗜佛成風,但只是逃於禪、隱於禪,大多數人並未真的遁入空門。所以他們根本沒有耐性鑽研深奧玄秘、卷帙浩繁的佛典,卻對“小品”情有獨鐘。
歷史傳承
萬曆三十九年(1611),王納諫編成《蘇長公小品》,最早將“小品”視作文學概念。陳繼儒《〈蘇長公小品〉敘》云:“如欲選長公之集,宜拈其短而雋異者置前,其論、策、封事,多至數萬言,為經生之所恆誦習者稍後之。如讀佛藏者,先讀《阿含小品》,而後徐及於五千四十八卷,未晚也。此讀長公集法也。”(《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卷十一)提出“短而雋異”作為“小品”的特徵,並比之為《阿含小品》,也可見“小品”概念是由佛經移來的。這是晚明人最初的“小品”觀,大體上指散文體,篇幅短小,雋永新異。陳繼儒是晚明文壇“山人”一族的領袖人物,經他一號召,“小品”一詞遂不脛而走,一時人人競相寫小品、選小品、論小品,蔚然成為風氣。
藝術特點
1、短小精悍,情節簡單。這是小品與其它藝術作品和藝術表現形式最基本的區別。小品屬於“文化快餐”,它是一碟精美的“小菜”,而不是什麼火鍋大雜燴。
2、幽默風趣,滑稽可笑。小品是“笑”的藝術。好的小品大多有足夠的笑料,讓人在笑聲中受到啟發,笑過之後,細細品味,常常蘊含著很多哲理。
3、
雅俗共賞,題材廣泛。小品反映的小題材、小事件源於基層和老百姓中間。人世冷暖、世相百態都是小品描寫的對象,都可以通過小品這種形式在藝術上得到升華,在舞台上進行演出。
4、貼近生活,角度新穎,語言精練,感染力強,這是小品創作的基本要求。只有貼近生活的作品,民眾才喜聞樂見,才易於接受。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適度誇張,事例典型,這是成功小品的要領。
5、針砭時弊,內含哲理。透過表面現象,諷刺一些不合理的事物,揭示一定的哲理,
寓教於樂。這既是小品的本意也是人民民眾對它的進一步要求。 要演好的小品,必須有好的小品腳本。正如唱紅一首好歌必須要有好的歌詞和好的曲子一樣。隨著小品的“走紅”,不少從事藝術的新老同志加入到這個行列里,業餘文藝工作者也積極寫稿和參賽。但往往由於把握不好小品的特點和“度”,小品腳本寫的不夠“味”,演出效果不盡人意。就連小品演義界的一些“大腕”,也常常為沒有一個好的
腳本犯愁。
表演形式
小品最早是演藝界考試學員藝術素質和基本功的面試項目,一般由錄取單位老師現場出題,應試者當場表演。大約在80年代初,由於春節聯歡晚會的媒介,小品作為獨立的節目參與到演出中。因其活潑、詼諧的表演形式倍受觀眾的喜愛而一枝獨秀。較早的小品演出可能是陳佩斯、朱時茂的《吃麵》,其滑稽、幽默的形象動作獲得了民眾的高度讚賞和認可。其後,
趙本山、范偉、黃宏、郭達、趙麗蓉、鞏漢林等一大批小品明星脫穎而出,小品這個新的演藝形式空前火暴,它的題材也空前豐富,小品反映社會現象的深度、廣度及其表演形式也愈趨多樣化。從此小品成為文藝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獨特的藝術表演形式。
藝術表達
小品劇本是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是小品藝術演出的文本基礎,編導與演員根據劇本進行演出,按不同分類標準可分為搞笑小品劇本、情感小品劇本、校園小品劇本、英語小品劇本等。
劇本的結構一般可分為“開端、發展、轉折、高潮、再高潮結局”。 當然根據編劇技巧的不同,結構還會變化。小品劇本的寫作,最重要的是能夠被舞台上搬演,小品文本不算是藝術的完成,只能說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後(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終藝術的呈現。
小品劇本的寫作方法主要是“起承轉合”四個字,起是開端,承是承載,轉是懸念進入高潮時的扭轉,合是結局。
小品貴小,是一個小的故事讓人去品味,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起承轉合適合於所有劇本的創作
寫作要點
1、深入生活,貼近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找靈感。要用藝術的眼光去發現題材,挖掘題材。象黃宏、宋丹丹的小品《超生游擊隊》,趙麗蓉、鞏漢林的小品《如此包裝》,趙本山、范偉、高秀敏的小品《賣拐》、《賣車》等,都是在生活中發掘出的老百姓所熟知的凡人小事,通過他們活靈活現的演出,使觀眾捧腹大笑,回味無窮。
2、題材宜小不宜大,要“大題小做”,不要“小題大做”。切忌包羅萬象,搞“高大全”,一個小品最好只反映一件事物,或者只反映一件事物的一個側面。內涵豐富,說理充分的題材,是電視系列片或長篇小說的事,不要混為一談。
3、要有笑料和“包袱”,語言要生動、幽默、詼諧,不要扳著面孔說話。小品最寶貴的,是語言的生動有趣、妙語連珠。要巧妙地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切忌平鋪直敘。有時一個“借用”語能使觀眾開懷大笑。如宋丹丹的“一顆潔白的門牙前年也光榮地下崗咧”,趙本山在說到與老伴重新和好時的“後來又淘聲依舊”了 ,都是高超的借用語言的範例。
4、 不要把小品寫成相聲或小戲劇,要突出小品的特點。有些小品作者用心良苦,立意也不錯,總想把小品寫的很有思想性,對人有教育意義。但表演效果適得其反,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把戲劇和小品真正區別開來。
各類異同
相聲
相聲一般也有小品短小的特點、幽默風趣的特點,以及其它一些共同的特點,但不同點在於:相聲是“說學逗唱”,重在“說”,一般不用道具,不化裝;而小品不僅用道具,要化裝,而且重在“演”,通過表演取得效果。說的多演的少,容易使人視為相聲;光演不說,成了啞劇。
戲劇
相同點是在形式上,短小,情節不複雜,都具有“戲劇”性或“喜劇”性;區別在於:在內容上,話劇、戲劇的內涵豐富,時空較長,說教成分較多,思想性突出,有的看後給人以沉重的感覺、悲壯的感覺,甚至催人淚下。而小品則不必有較多的內涵和思想性,只要將具體事物的“一面”表現得活靈活現即可。不少觀眾反映,小品不歡迎眼淚,只歡迎逗笑,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說戲劇是社會生活的一幅畫面或鏡子,小品則是一幅漫畫,是一個“哈哈鏡”。它的特點是用“笑”和誇張的語言反映事物、折射事物;如果說戲劇是以劇情和腳色的台詞直接感染人,使人們受到正面教育的話,小品則既不屬正面教育,也不屬反面教育,它是用一種“啟發式”的形象思維激活人的感官,使人們從笑中受到感悟。
綜述
小品的形式較適宜於諷刺、暴露、辛辣的題材,不適宜正面或直面教育的內容。 評價一個小品腳本優劣高低的標準是什麼? 我贊成大部分人的看法:能讓人看了哈哈大笑是小品的第一個評判標準,其次才是題材、內容、語言、思想等藝術和政治標準。
代表人物
在小品的藝術舞台上湧現出多位優秀的表演藝術家,特別以趙本山.潘長江.范偉.高秀敏.鞏漢林等藝術家的表演深受百姓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