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海石窟

小南海石窟

小南海石窟,又稱北齊石窟,位於河南安陽市安陽縣西南25公里小南海北濱,面臨洹水,背靠大山,依山而鑿。由於它鑿於風景優美的小南海附近,所以稱之為小南海石窟。現存三窟,分別是西窟、中窟、東窟,均為北齊天保年間(550年—559年)建造。三窟造像大同小異,規模相近,風格古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南海石窟
  • 外文名:Xiaonanhai Grottoes
  • 又稱:北齊石窟
  • 位於:河南安陽市安陽縣
  • 時代:北齊天保年間
西窟,中窟,東窟,

西窟

西窟進深1.76米,面闊1.36米,高1.76米。平面呈方形,面積為2.4平方米。正中雕釋迦牟尼佛一尊,結跏跌坐於長方形台座,左右為脅侍菩薩二像,兩側壁各鐫刻菩薩三立像。門作拱券狀,門楣上雕有滾龍兩條,中間有一蓮花。門兩旁各雕刻有護法神王一尊,組成火焰拱門。

中窟

中窟進深1.34米,面闊1.19米,高1.78米。平面呈方形,面積約1.6平方米。正中雕釋迦佛一尊,火焰背光,內淺刻騰空飛舞的飛天6個,左右刻二脅菩薩,兩側壁各鐫侍立菩薩3尊,其間各淺刻小型菩薩3尊,手拿蓮枝。東壁上部有浮雕彌勒說法圖案,西壁有浮雕蓮枝菩提樹圖案。座台上刻有三個伎樂人。全窟縈壁遍布拜佛積德、敬佛造像的題刻。門亦作拱狀,有門檻。門額飾形象生動的二青龍,間有火焰寶珠,下為兩隻金翅鳥。門洞兩旁對稱地刻有停立著的天王浮雕,威武雄壯。門額上有大片削平岩石鐫“方法師鏤石板經記”云:“大齊天保元年,靈山寺僧方法師、故雲陽公子林等,率諸邑人,刊此窟,髣像真容。至六年,“國師大德”稠禪師重塋修成。相好斯備,方欲刊記金言,光流末季。但運感將移。暨乾明元年,歲次庚辰,於雲門寺,奄從遷化,眾等仰惟先師,依準觀潔,遂鏤石板經傳之。”後華嚴經偈贊和涅 經品行。此摩崖題刻石板經,乃標準的北齊書體,蒼勁渾重,委婉秀麗,書法價值極高。

東窟

東窟毀壞較重,其進深和面闊均為1.29米,高1.6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積為1.66平方米。正面中間雕琢釋迦佛1尊,左右刻二脅侍菩薩,兩側壁各雕3尊菩薩。其間彌刻大小佛像23尊,無統一布局,不像是一次刻成的。這裡原是宏偉的靈山寺,可能有較大規模的石窟造像群,現僅餘三座石窟,從形體結構,風格題材來看,與河北省峰峰響堂山石窟,遙相呼應,相輔相成,是北齊時期石窟藝術的珍品。
小南海石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