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一般指本詞條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重慶東南緣黔江區的北部,距重慶市公路距離近400公里,公園南連酉陽,西接彭水,北界湖北利川,北東部包括湖北省鹹豐縣一小角,其地理座標為:東經108°38'20"--108°49'48",北緯29°31'14"--29°43'2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 位置:距黔江城北部30餘公里
  • 範圍:平方公里
  • 成因:由於地震時山崩岩塌
地理位置,1.1位置,1.2具體範圍,地貌成因,景點,3.1地質遺蹟,3.2人文景觀,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1.1位置

湖泊,位於重慶與湖北交界處,距黔江城北部30餘公里,車程約一小時。

1.2具體範圍

平方公里。

地貌成因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小南海是由於地震時山崩岩塌、溪流堵塞而形成的地震堰塞湖,是中國國內歷史最長、保存最為完好的地震堰塞湖,而且在世界上也“極為鮮見”。四周秀峰環列,湖內水碧島綠,湖光山色,景色如畫。小南海地震遺址為全國獨有、世界罕見,其地震崩滑體、崩積物、淤壩等至今清晰可見。二00一年,被國家地震局批准為“黔江小南海國家地震遺址保護區”和“全國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基地”。
地震遺址是小南海最具科研價值和旅遊價值之處。小南海處在渝東鄂西褶皺帶內,以震旦系變質岩為基底,最近的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大面積的隆起抬升。所以小南海地震的發生,可能與本地區基底斷裂活動有關。由於小南海遠離城市,人煙稀少,所以地震遺址得以完整保存下來。

景點

3.1地質遺蹟

重慶黔江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
主要地質遺蹟包括小南海地震遺址、八面山岩溶地質地貌、仰頭山岩溶地質地貌、古生物化石遺蹟、沉積構造、古冰川遺蹟及流水地貌。主要自然景觀有大垮岩、小垮岩、轎頂山、崩滑體、堆石壩、堰塞湖、岩溶景觀(石芽、石筍、峰林、漏斗、溶蝕窪地等)、泥岩頁岩中的波痕、槽膜、溝模及蟲跡構造、冰川U型谷、冰磧體等。

3.2人文景觀

小南海四周秀峰環列,湖內水碧島綠,湖光山色,景色如畫。小南海地震遺址為全國獨有、世界罕見,其地震崩滑體、崩積物、淤壩等至今清晰可見。
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位於黔江區境內,面積約30平方千米,是一個融山、水、島、峽等風光於一體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區。人稱“深山明珠”、“人間仙境”。小南海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地震遺址水面海拔370.5米,面積2.87平方公里。湖面長約5公里,最寬處1公里。湖水深度平均為30米,最深處50多米,蓄水量約為7020立方米,積雨面積達150平方公里。有板夾溪、白鶴溪、白礬溪、清溪溝、肖溪溝等五條溪流注入,水源豐富,水質良好,據清《黔江縣誌》載:“清鹹豐六年(公元1857年)五月王子,地大震,後壩鄉山崩,溪口遂被埋塞。厥後,盛夏雨水,溪漲不通,瀦為大澤,延裹20餘里”。清鹹豐六年(1856年)大地震中,谷口遂被湮塞而瀦為大澤。大垮岩、小垮岩、斷碉絕壁及岩石壘成的大壩等地震遺蹟,於今仍清晰可見。小南海四周秀峰環列。 湖口奇石豎立,溪水縈迴。湖內港汊縱橫,島上茂林修竹。朝陽寺、老鸛坪、牛背三個島嶼,古松蔽日,茶花連雲,茅舍竹樓,雞鳴犬吠,一派田園風光。小南海是一個融山、水、島、峽等風光於一體的高山淡水湖泊。人稱“深山明珠”、“人間仙境”。有很多文人雅士題詠過。清人遊記稱讚小南海為“勝境清幽”、“不異洞庭君山”、“勝似嘉陵山水”。如清人王國珍對小南海四時的描述:“游斯地也,值煙消日出,金光萬道,雲破日出,銀浪千層……若春則花明柳岸,夏則水滿湖平,秋有紅樹青山,冬似雪峰銀海。四時之景,皆有可觀。” 翻越八面山至小南海,既可以感受山的壯麗又能感受湖的秀美,是黔江區較精品的徒步穿越路線。
有詩人如此讚嘆:
孔雀開屏先提腿,錦雞展翅先擺尾;
怎比土家吊腳樓,時時張開五色被。

地圖信息

位置:重慶市黔江區小南海鎮南海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