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山遺址,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烏蘇里江左岸。
小南山遺址總面積40餘萬平方米。該遺址發現於1958年,1971年、1980年和1991年曾做過小規模考古工作。2015年~2017年和2019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饒河縣文物管理所連續發掘,總揭露面積1600平方米,取得了黑龍江流域考古研究歷史性新突破。已確認該遺址存在五支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時間跨度15000餘年。該遺址還發現了東亞地區系統用玉的最早證據。
2019年10月7日,小南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南山遺址
- 地理位置: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烏蘇里江左岸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
- 保護級別:第八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8-0030-1-030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文物價值,所獲榮譽,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小南山遺址發現於1958年,1971年、1980年和1991年曾做過小規模考古工作。
2015年~2017年和2019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饒河縣文物管理所連續發掘,總揭露面積1600平方米,取得了黑龍江流域考古研究歷史性新突破。
遺址特點
小南山遺址存在五支不同時期的文化遺存。
第一期文化遺存距今約17000~13000年,發現5000餘件打制石器和珍貴的早期陶片,石製品以兩面器和大量石片為主,陶片火候較低,夾砂,內外表面有壓印草痕。這與1980年在小南山南端山崖下發現的“猛獁象屠宰點”同時,展現出一幅更新世末期烏蘇里江流域史前獵人活動的立體畫面,也為俄羅斯境內探尋近百年的奧西波夫卡文化找到了直接源頭。
第二期文化遺存以相距75米的兩片墓區、總計50餘座的土坑豎穴墓為代表。依據本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結合獲得的7個C14測年數據(其中2個為人骨樣品),確定該期遺存為距今約9200~8600年。墓坑大小不一,長250~70厘米不等,人骨保存不佳,隨葬石、玉、陶器。墓葬之上方均有封土積石,其積石的方式有所不同:南部以單體封石為主,即每座墓葬各有自己的積石封墓;北部則以整體封石為特點,所有的墓葬都被壓在同一石堆之下,僅直徑5厘米以上的石塊就有13000餘個,最大者近200公斤,總重量達14餘噸。
第三期文化遺存約距今4700~4500年,是由10餘座半地穴房址組成的村落。發掘房址1座,出土器物主要為平底筒形罐,陶器表面紋飾繁縟,以細密篦點紋為底,上加劃蝸旋紋,其文化特徵與俄羅斯境內的沃茲涅謝諾夫卡文化相同,這是在中國境內首次發現的具有明確層位關係的此類文化遺蹟,擴展了該文化分布的南界。
第四期和第五期文化遺存分別屬於西周中期和西漢時期,遺蹟均為半地穴房址。根據地表所見考古現象判斷,總數在20座以上。其中有3座房址經過發掘。有限的出土器物表明:第四期文化遺存以頸部飾折線紋的陶壺為代表;第五期文化遺存以素麵陶壺為特徵。兩者在中國境內此前從未發現,在俄羅斯境內也只有零星的線索,小南山的發掘為這類文化遺存的發現與研究提供了經驗。
文物遺存
玉器
小南山遺址發掘出土玉器120餘件,加上以往發現總數超過200件。種類包括玉玦、環、管、珠、扁珠、璧飾、錛形墜飾和玉斧等,構成了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玉文化組合面貌,尤其玦飾、玉管、璧飾等,對其後的東亞玉器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些玉器上多見砂繩切割技術留下的彎曲條形痕跡,比中美洲同類技術早六千多年。砂繩切割技術後來成為紅山、良渚玉工的主打工藝,奠定了中華玉器文化早期蓬勃發展的技術基礎。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飾物中,軟玉占半數以上,在玦、環、匕等重器中比率更高。
桂葉形石器
桂葉形石器即桂葉形石矛。呈桂葉形,兩頭有尖,通長25厘米、寬5.8厘米。通體壓琢,多次加工,形制規整對稱,薄厚均勻,在黑龍江省博物館收藏。
骨器
骨製品,其中一件是用猛碼象肩脾骨製成的尖狀器,毛坯的兩端均保留有修理痕跡,正面有四處人工刻痕。
哺乳動物化石
哺乳動物化石為真猛獁象一種,主要是門齒、白齒、肢骨和肋骨等。
文物價值
小南山遺址的考古發現對構建黑龍江下游乃至東北亞地區考古學文化序列意義重大。該遺址所具有的獨特區位優勢及取得的考古新成果,提高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對話的能力。該遺址的考古發現為理解鮮卑、契丹、女真和滿族的強勢崛起找到了歷史邏輯,證明白山黑水的古代漁獵先民在中國古代文明的早期進程中發揮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所獲榮譽
2020年5月,小南山遺址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小南山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小南山遺址,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烏蘇里江左岸。
小南山
交通信息
自駕:自雙鴨山市饒河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小南山遺址,大約用時5分鐘,路程約1.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