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法名稱。是用針在口腔內挑出白色顆粒,或刺之出血,或挑刺舌下系帶,用以治療新生兒口腔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兒口腔挑刺療法
-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一、操作方法,二、治療機理,三、臨床套用,四、注意事項,
概念
用針在口腔內挑出白色顆粒,或刺之出血,或挑刺舌下系帶,用以治療新生兒口腔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
解讀
小兒口腔挑刺療法是用針在口腔內挑出白色顆粒,或刺之出血,或挑刺舌下系帶,用以治療新生兒口腔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本療法在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即有記載。至清代《醫宗金鑒·幼科心法》敘述更為具體:“凡喉里上齶腫起,如蘆籜盛水狀者,名曰懸癰。此胎毒上攻。須以棉纏長針留鋒刺之,瀉去青黃赤汁。未消者來日再刺,刺後以鹽湯拭口,用如聖散或一字散摻之。”近代,本療法在上海、浙江等地仍相沿用。
中醫套用
一、操作方法
1、挑刺顆粒法:用針尖對準患處白點,快速進針,挑破黏膜(或皮膚),撥出白色顆粒即可。不加搖擺牽拉等動作,以速刺速挑,破皮開口為好。挑出白色細點,迅速退針,以消毒乾棉球輕拭挑刺處,再敷以冰硼散。常用於馬牙、七星等病症。
2、挑刺出血法:用針對準紅腫堅硬處,快針輕刺,如雞啄米狀,使之出血為度。切不可用力重刺猛扎,以免出血不止或損傷口腔黏膜,引起感染。再以消毒乾棉球輕拭止血,外敷冰硼散於創口處。用於重齦、重齶、板牙、板舌、重舌、木舌等病症,能刺而腫消兒安。胎火壅盛者,可隔3~5天再刺。不可貪功深刺重挑而傷及患兒黏膜。
3、挑刺斷筋法:用針對準舌下系帶牽連處“連舌”輕輕挑斷即可。挑時宜輕,但挑其筋,挑準後輕輕提起,橫挑筋斷為度。消毒乾棉球輕拭,外敷冰硼散於創口處。注意不能用力過猛,重刺則誤傷舌根。舌下血管豐富,傷之則出血不止。現代治療則多用消毒鈍頭手術剪刀,剪開舌下系帶,並在剪口處塗抹枯礬水,以收斂止血。
二、治療機理
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內外相通,表里相應,當人體內臟有病變時,在體表相應處一也會出現異常反應點。如果嬰兒胎火內蘊,或心脾積熱上攻,邪熱循經上行,在口腔相應部位就會出現紅腫或白點。本療法通過針挑皮層或黏膜,使邪熱胎毒外泄,諸恙即和。
三、臨床套用
本法用於治療新生兒各種口腔疾患。
1、重舌
新生兒舌下連根處紅腫脹突,形如小舌,或連貫而生,形如蓮花。輕證無疼痛感,惟吮乳障礙;重證則疼痛啼哭,甚或潰瘍,是因心脾二經蘊熱,邪火循經上壅舌本,致血脈腫脹,變生重舌。取挑刺出血法,一般挑刺1~2次,則腫脹自消而愈。若見舌下紅腫而有潰瘍者,禁用針挑,可外吹錫類散,內服清心瀉脾散。
2、木舌
嬰兒舌體腫大,板硬麻木,轉動不靈,甚則腫塞口腔,難以開合,啼音蹇澀,不能吮乳,並有壯熱面赤、唇紅煩躁、小溲短赤、大便臭穢,指紋紫滯等熱象。是因邪熱內擾,心脾積熱,循經上炎,氣機壅滯,血絡閉郁而致。治以挑刺出血法。
3、重齶
嬰兒上齶部腫起水泡,如倒懸癰瘡形狀,舌難伸縮,口開難合,不能吮乳,口涎外流,面赤唇紅,舌苔黃乾,指紋紫滯。用消毒銀針刺破上齶部水泡,再用生理鹽水洗淨後,外敷冰硼散。
4、重齦
牙齦紅腫,經常啼哭,甚或不乳,面赤唇紅,口涎外流,舌苔黃乾,指紋紫滯。亦因胎火穢毒感染口腔,胃腸積熱,邪火自手足陽明經循行而至上下齒,發於齒齦,則紅腫而痛。取挑刺出血法。
5、板牙
新生兒牙床堅硬,色白如脆毒者,名曰板牙。症見哭啼不肯吮乳,由胎熱胃火上壅而致。取挑刺出血法,輕者1次即愈,未愈者可隔日再刺1次。
6、馬牙、七星
牙床或牙齦上有白點如粟者名曰“馬牙”,上齶有細小白粒或排狀者名曰“七星”,皆由胎中伏熱蘊結心脾而致。取挑刺顆粒法。
7、連舌
亦稱絆舌,是新生兒舌下系帶把舌端牽連,以致舌頭轉動伸縮不靈。若不治療,年齡稍大,雖能言語而發音不能連貫準確。取挑刺斷筋法。
四、注意事項
1、患兒口腔消毒,先用生理鹽水棉球輕輕拭淨患兒口腔,後用75%酒精棉球捏乾拭口腔。
2、針具常用銀針,質軟尖頭稍飩,不易損傷黏膜、皮膚,較鋼針為佳。針具以75%酒精浸泡30分鐘消毒後,取出放消毒盒內備用。
3、術者雙手消毒。囑家長抱穩患兒坐定位置,術處光線要明亮,或用檯燈照明。術者用左手拇、食指掰開患兒口腔,看清患處白點,右手取銀針,對準白點,輕輕斜挑,挑出白點即收針。再用消毒乾棉球拭去白色分泌物,如有出血,輕輕壓之止血。最後用手指蘸冰硼散敷於挑刺處。
4、挑點法下針不宜太重,僅限皮黏膜、皮膚表面,尤以黏膜不宜深刺,以免損傷,一次穿皮不要過多,以少面快的動作,把要挑的皮膚或顆粒分次挑破剔除。新生兒黏膜嬌嫩,尤需輕挑,若馬牙、七星嚴重白點多,可分次輕挑。
5、挑刺後,需暫停吮乳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