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二十四節氣之一)

小雪(二十四節氣之一)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

“雪”是水汽遇冷的產物,代表寒冷與降水,這時節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來比喻這時節的氣候特徵。“小雪”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寒流活躍、降水漸增,不是表示這個節氣下很小量的雪。

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南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雪
  • 外文名:Light Snow
  • 代表寓意: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 
  • 氣候特點:冷空氣南下,氣溫下降
  • 季節冬季
  • 時間:每年公曆11月21或22或23日
  • 太陽位置:太陽到達黃經240°
  • 前一節氣立冬
  • 後一節氣大雪
  • 風俗活動:醃製臘肉
  • 風俗食物糍粑
  • 農事活動:貯藏蔬菜、農閒副業
  • 養生:合理飲食、溫補益腎
  • 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 屬性:二十四節氣的十月中氣
節氣簡介,氣候特點,星空變化,節名含義,相關民俗,醃臘肉,吃糍粑,曬魚乾,吃刨湯,氣象學,作品記述,其它相關,民諺,地方諺語,計算公式,節氣詩詞,

節氣簡介

氣候特點

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氣候要素包括降水、氣溫、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小雪節氣與大雪節氣一樣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小雪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雪量漸增。 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我國東南部會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一個節氣。

星空變化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起點於每年公曆11月22日或23日,太陽位於赤緯-20°16',到達黃經240°。“小雪”節氣間,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當鐘面上的10點鐘)。每晚20:00以後,若到戶外觀星,可見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它代替北斗星擔當起尋找北極星的坐標任務,為觀星的人們導航。四邊形的飛馬座正臨空,冬季星空的標識——獵戶座已在東方地平線探頭了。

節名含義

節氣小雪與天氣小雪意義不同,節氣小雪是喻這節氣期間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而天氣小雪是指下小量的雪。實際上,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譬如黃河中下游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既不是“小雪、大雪”,也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立春”—“雨水”期間。
古人之所以將這個節氣命名為“小雪”,是因為是因為“雪”是水汽遇冷的產物,代表寒冷與降水。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名“小雪”。“小雪”名稱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氣候變化,寒流活躍、降水漸增,不是反映這個節氣期間下很小量的雪。
節氣小雪與天氣預報中的小雪不是同一概念,節氣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一個節氣,這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漸增加。

相關民俗

醃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餘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
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曬魚乾

小雪時台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乾、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後來到台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
台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吃刨湯

小雪前後,土家族民眾有“殺年豬,吃“刨湯”的風俗習慣;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醃菜
老南京有句俗語,“小雪醃菜,大雪醃肉”。過去受條件所限,冬天新鮮蔬菜很少,價格也貴,因此大家習慣於在小雪前後醃菜,冬天就靠著這些醃製食品下飯。

氣象學

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
按照氣象學降水量分類,雪的大小也可分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類:
24小時降水量:小雪2.5mm以下,中雪2.6~5.0mm,大雪5.0mm以上;
幾小時降水量:小雪1.0mm以下,中雪1.1~3.0mm,大雪大於3.0mm。
小雪節氣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不是一定下雪,而是說小雪時節,氣溫下降,但是由於地表溫度還不夠低,就算降了,雪量也會很小,甚至沒有。所以,這天是否會降雪,還要看當下的天氣情況。
小雪時節已進入初冬,天氣逐漸轉冷,地面上的露珠變成嚴霜,天空中的雨滴就成雪花,流水凝固成堅冰,整個大地披上了一層潔白的素裝。但這個時候的雪,常常是半凍半融狀態,氣象上稱為“濕雪”,有時還會雨雪同降,這類降雪稱為“雨夾雪”。

作品記述

元 吳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又《孝經緯》說:“(立冬)後十五日,斗指亥,為小雪。天地積陰,溫則為雨,寒則為雪。時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實際上,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小雪是反映氣候特徵的節氣,節氣中的“小雪”與天氣的小雪無必然聯繫,小雪節氣中說的“小雪”與日常天氣預報所說的小雪意義不同,小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而天氣預報中的“小雪”則是指降雪強度較小的雪。

其它相關

民諺

  • 小雪不把棉柴拔,地凍鐮砍就剩茬。
  • 小雪不起菜(白菜),就要受凍害。
  • 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
  • 趁地未封凍,趕快把樹種。
  • 夾雨夾雪,無休無歇。
  • 小雪封地地不封,老漢繼續把地耕。
  • 小雪不封地,不過三五日。
  • 小雪雖冷窩能開,家有樹苗儘管栽。
  • 到了小雪節,果樹快剪截。
  • 時到小雪,打井修渠莫歇。
  • 小雪到來天漸寒,越冬魚塘莫忘管。

地方諺語

  1. 黃河中下游地區流行的小雪節氣的諺語與民謠:小雪節氣期間,北方各地最低氣溫多在零下。河北:“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這是農民朋友對小雪節氣時下雪的讚揚,此時的雪水能抗旱防寒。山東:“小雪收蔥,不收就空。蘿蔔白菜,收藏窖中。小麥冬灌,保墒防凍。植樹造林,採集樹種。改造澇窪,治水治嶺。水利配套,修渠打井。”河南:“立冬小雪,抓緊冬耕。結合復播,增加收成。土地深翻,加厚土層。壓砂換土,凍死害蟲。”
  2. 長江中下游地區流行的小雪節氣的諺語與民謠:小雪期間,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可見初霜。但初雪來得遲,一般在12月中下旬。這一地區在小雪節氣期間開始了小麥、油菜的田間管理,並開始積肥。江蘇:“立冬下麥遲,小雪搞積肥。”上海、浙江:“立冬小雪北風寒,棉糧油料快收完。油菜定植麥續播,貯足飼料莫遲延。”
  3. 華南地區流行的小雪節氣的諺語與民謠:福建、廣東:小雪期間地里仍有莊稼,有諺語可查。福建當地有:“小雪點青稻”的說法,青稻指的是晚稻。廣東則有:“小雪滿田紅”,大雪滿田空”,這裡所謂的紅,不是指紅顏色,而是指農活多,此時開始收穫晚稻,播種小麥。

計算公式

“小雪”節氣一般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有公式(限東八時區)(Y×D+C)-L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2.36,20世紀=23.08。舉例說明:2088年小雪日期=(88×0.2422+22.36)-(88÷4)=43-22=21,11月21日小雪。例外:1978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節氣詩詞

夜泊荊溪陳羽
小雪已晴蘆葉暗,長波乍急鶴聲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頭月落溪。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簾紅日弄朝暉。
年華已伴梅梢晚,春色先從草際歸。
初寒陸游
久雨重陽後,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賣菜掘頭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氈。
身猶付一歃,名字更須傳?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
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小雪》(唐·李用
散漫陰風裡,天涯不可收。
壓松猶未得,撲石暫能留。
閣靜縈吟思,途長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小雪》(宋·釋善)
雲暗初成霰點微,旋聞蔌蔌灑窗扉。
最愁南北犬驚吠,兼恐北風鴻退飛。
夢錦尚堪裁好句,鬢絲那可織寒衣。
擁爐睡思難撐拄,起喚梅花為解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