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氣除燥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下。具有導氣除燥之功效。主治血澀至氣不通而致小便閉塞不通。
基本介紹
-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 功用:導氣除燥
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運用,使用注意,
組成
茯苓(去皮),滑石(炒黃)各二錢(6g),知母(細銼,酒洗),澤瀉各三錢(9g),黃柏(去皮,酒洗)四錢(12g)。
用法
上㕮咀,每服五錢(15g),水三盞(450ml),煎至一盞(150ml),去滓,稍熱空心服,如急閉,不拘時候。
功用
導氣除燥。
主治
血澀至氣不通而致小便閉塞不通。
方義
本方以黃柏、知母滋腎陰,潤腎燥,清其源而流自潔;茯苓、澤瀉甘淡,與鹹寒為伍,有利尿將熱的作用,滑石為石藥中的潤藥,利六腑之澀結,下達膀胱,潤滑腸道。本方並無調氣藥物,而冠以導氣二字,在於黃柏,知母經過酒洗,酒性散發起先升後降的作用,滑石炒黃借火性以行潤滑之藥,故曰導氣。
運用
本方所造成的原因是飲食勞倦過度,濕熱結於下焦血分,膀胱氣化受阻,尿竅閉塞。所以李東垣說“飲食勞倦而小便閉塞不通,乃血澀致氣不通而竅澀也。本方能清熱利濕,主治小便閉塞不通,或小便短少,淋澀,臨證可加扁蓄、瞿麥等利水通淋藥。今用於急性前列腺炎。
使用注意
李東垣原方主要用於“治療飲食勞倦而小便閉塞不通,乃血澀致氣不通而竅澀”的病證,因濕熱瘀毒結於腎 與膀胱,為有利藥性直達,即應空腹服用;另為進一步攔截病勢,提高療效,原書方後又提出“如急,不拘時候”的頻服方法,者更利於藥效持續,快速祛邪。
腎虛、膀胱氣化失常之癃閉,則非本方所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