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網路蠕蟲傳播模型及其抑制技術研究

對等網路蠕蟲傳播模型及其抑制技術研究

《對等網路蠕蟲傳播模型及其抑制技術研究》是依託電子科技大學,由周世傑擔任醒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等網路蠕蟲傳播模型及其抑制技術研究
  • 依託單位:電子科技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周世傑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對等網路蠕蟲(P2P蠕蟲)是對等網路乃至網際網路的重大安全威脅之一,而由於其特殊性,傳統蠕蟲及計算機病毒的研究成果不能直接套用於該類蠕蟲的防治。為此,本課題創新性地提出了利用複雜網路理論(包括拓撲理論和傳播理論)來研究P2P蠕蟲傳播模型與抑制技術的方法。具體而言,利用複雜網路的拓撲理論,建立各種P2P系統的拓撲結構的數學模型;計算其系統參數(如網路直徑、節點度分布、節點聚類係數、非連通子圖數分布、各種幾何圖形的分布),研究它們對P2P蠕蟲傳播模型的影響;結合複雜網路的傳播理論,建立以各種網路拓撲和幾何圖形分布為參數的P2P蠕蟲的理論傳播模型,研究傳播臨界值和感染節點密度的理論計算公式,研究其傳播動力學過程;結合P2P仿真技術,研究P2P蠕蟲的免疫與抑制方法。本課題的研究成果與研究方法,不僅為P2P蠕蟲防治提供了理論指導,而且對其他蠕蟲與病毒的防治也有重要借鑑作用。

結題摘要

經過三年努力,我們發表國際頂級刊物論文3篇,國際國內知名刊物論文17篇,圓滿完成項目預期目標。由於P2P套用的多樣性導致P2P網路的複雜化,我們對申請書第一研究部分“P2P網路拓撲結構分析與建模”進行了調整,重點分析了BT和Gnutella網路和性能。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3部分:1、P2P網路建模與性能分析;2、P2P蠕蟲傳播建模分析;3、P2P蠕蟲抑制技術研究。具體創新成果如下: 1. BT自底向上機率模型,可用於分析BT網路構建過程與檔案共享性能。我們對BT協定的核心部分進行了分析,並建立了相應的機率模型,包括鄰居列表、激勵機制和網路擾動等; 2. BT分片相關算法最佳化,有助於理解BT協定,提高檔案共享性能。我們從博弈論和供需平衡角度,分析了隱報威脅的成因,以及最少優先和Scatter算法的不足,並提出了改進方案; 3. Gnutella查詢算法最佳化,能有效減少泛洪查詢開銷,提高查詢效率。我們提出了一種基於推薦機制的漸進索引技術,使得擁有資源的節點可以向另據節點推送資源的索引信息; 4. P2P蠕蟲傳播與防禦綜述,包含蠕蟲的分類和檢測防禦方法分類。我們按照蠕蟲搜尋感染目標節點的範圍,將蠕蟲分為Internet蠕蟲、P2P蠕蟲、Email蠕蟲和IM蠕蟲; 5. BT蠕蟲傳播、建模和防禦,探討潛在BT蠕蟲傳播方式與防禦方法。我們介紹了一種新的自適應BT蠕蟲,它通過訪問Tracker伺服器搜尋感染目標節點,並且可以自適應調整傳播速度; 6. 良性P2P蠕蟲傳播策略,探討良性蠕蟲的觸發、傳播與消亡,減少網路資源開銷。我們設計了淺泛洪的良性P2P蠕蟲傳播策略,當被觸發以後,良性P2P蠕蟲只向鄰居節點傳播,並對鄰居節點進行免疫或者預警; 其中,成果1、2、5分別發表在國際分散式計算領域頂級刊物“Journal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JPDC)”,“IEEE Transaction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TPDS)”,和“ACM Transaction on Adaptive and Anonymous Systems (TAA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