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竹思鶴

《對竹思鶴》是北宋詩人錢惟演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先寫詩人站在洛水之濱,對一片映水瘦竹,時當露冷風清的秋夜,這一派蕭然世外的景象真令作者忘俗。於是詩人更生想像:若有亭亭仙鶴立於蕭蕭竹旁,當為人間第一流清雅之境。詩中“仙驥”實系自況之辭。此詩寫得詞采精麗、意旨幽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對竹思鶴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宋詩鈔》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錢惟演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對竹思鶴
瘦玉蕭蕭伊水頭,風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驥旁邊立,儘是人間第一流。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瘦玉:細竹的美稱。蕭蕭:竦立貌。伊水:水名,即伊河,出河南盧氏縣東南,東北流經嵩縣、伊川、洛陽,至偃師,入洛河。
⑵仙驥(jì):《相鶴經》稱鶴為“羽族之宗長,仙人之騏驥”。神話傳說中仙人多騎鶴,故稱。

白話譯文

蕭蕭瘦竹映在伊水之濱,跟露冷風清的秋夜多么相稱。假如旁邊再有孤高的仙鶴佇立,那全是人間第一流物象情景。

創作背景

從“伊水”可知,此詩當為錢惟演在仁宗天聖(1023—1032)、明道年間(1032—1033)判河南府時所作。
在此以前,他就附從權相丁謂,依附劉妃,力擁劉妃為後,並在真宗病重時主張皇帝崩後由劉後聽政。在這種利害關係之上,他與丁謂、劉妃結為姻親。作此詩前後,劉後崩,他又迎合仁宗之意,主張以劉後配祀真宗。因此為正直的朝士所不齒。在這些重大問題上,同是西崑派詩人的楊億張詠等就比他有骨氣得多。錢惟演後來兩次由中樞外放河南,也正是因為他與權相、外戚的這種不光彩的關係為朝士劾奏所致。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竹為樹中君子,鶴稱禽中高士。南朝謝莊《竹贊》說“貞而不介,弱而不虧”;鮑照舞鶴賦》則稱鶴“鐘浮曠之藻質,抱清迥之明心。”“對竹思鶴”這一詩題本身,就先透露了作者的命意所在。對竹,是實景;思鶴,是虛擬。詩的構思,在歷代眾多的詠竹、詠鶴詩中又是蹊徑獨辟,自具一格。
“清”字,是全詩的立意所在。前二句,詩人“對竹”於洛陽伊水之濱,水竹相映,境界清而可見。這並非是首創,南朝齊虞羲的《江邊竹》詩已有先例,而唐人詩中更不乏其例,如白居易畫竹歌》說:“野塘水邊欹岸側,森森兩叢十五莖。”可見不僅詩人,畫師亦早已取此為景。然而錢氏連著“瘦”、“蕭蕭”、“風”、“露”、“清夜”、“秋”諸語,卻又顯示了西崑派詩人善於錘鍊的藝術造詣。清伊東流,又正值風輕露白的清秋之夜。這清迥的背景,更襯托出叢竹的瘦勁之骨,簫蕭之韻。兩個“立”字韻味悠長。這蕭蕭瘦玉,只宜於清秋之夜,野水之濱,一種孤高不群的意態,頓時從兩個“宜”字中傳出。“宜”與“不宜”,又是詩人的主觀感受,所以作者的情趣又從兩個“宜”字中隱然可見。三句“更教”二字正就兩個“宜”字接過,由“對竹”而到“思鶴”。鶴為“羽族之宗長,仙人之騏驥”(《相鶴經》),《詩經》也說“鶴鳴九皋,聲聞於天”。以仙鶴配野竹,韻趣相通。
“儘是人間第一流”,是全詩的結穴。瘦竹、清風、涼露,仙驥,都是第一流的雅物。在這塵世,只有第一流的雅士才能欣賞這清超脫俗的第一流雅境。對這一點,陳衍在《宋詩精華錄》中評此詩命意含蓄而貼切,評論中肯。不過,他忘了知人論世,忘了說明錢惟演是否夠得上“第一流人”。
這首《對竹思鶴》,表面上是寫浮雲野鶴,清高脫俗,骨子裡卻是一種牢騷。他這隻“鶴”是忘不了玉墀丹陛的。所謂的“第一流”,實有所不稱。因此《對竹思鶴》作為詩來說頗有佳處,但卻經不起深究。

名家評價

陳衍《宋詩精華錄》:“有身分,是第一流人語。”

作者簡介

錢惟演(977—1034),字希聖,臨安(今屬浙江)人。吳越王錢淑之子。少補牙門將,隨父歸宋,任保大軍節度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預修《冊府元龜》。仁宗時,被彈劾落職,任崇信軍節度使。卒謚思,改諡文僖。景德年間(1004—1007)與楊億、劉筠等十七人相唱和,結集為《西崑酬唱集》,號“西崑體”。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遺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