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描述
對流層中層氣旋主要出現在
阿拉伯海北部,有時在
孟加拉灣地區。
氣旋最強的
環流在700-3000hPa之間,在地面和200hPa常都看不到閉合環流,水平尺度是1000km,垂直尺度約6km,這種氣旋可產生大量
降水。
主要特徵
對流層中層氣旋的
渦度最大值在700-500hPa;最大水平風速出現在600hPa高度上;最大上升運動偏向擾動的西南方,這個地區上升運動強,降水量較大;擾動基本上具有
副熱帶性質,生成緯度在20°N,500hPa以下是冷心,500-300hPa是暖心;擾動是準靜止的,可靜止3--7天,在地面表現為西南氣流中的一個弱槽;濕靜力穩定度垂直結構表明,中層以下的大氣很不穩定,有利於
深對流發展。
在500hPa上的擾動區非常潮濕,水汽主要由阿拉伯海的積雨雲從下層輸送上來,同時也順著高層東風氣流從孟加拉灣平流過來。
季風擾動系統
對流層中層氣旋是與季風區天氣直接有關的大尺度
天氣系統擾動之一。
夏季風期間季風地區除了像
青藏高壓、
熱帶東風急流這些
行星尺度的天氣系統外,對季風區天氣直接有關的主要大尺度天氣系統擾動,除了對流層中層氣旋以外還有:
過赤道氣流與低空急流
索馬里
低空急流是北半球夏季一支著名的低空急流,它與西南冬季的活動有著密切關係。這支急流長約800-900公里,寬約300公里,厚約1公里。7月平均最大風速在15m/s以上,逐日最大風速可達成25-50m/s,1972年10月3日觀測到63 m/s的極大值。
在東亞夏季風系統中也存在著一支源自澳大利亞的低空
越赤道氣流,它在100-120°E地區越過赤道,在我國的南海北部一帶與低空急流連線,最大風速可達30m/s以上,對東亞的降水、暴雨有著重要作用。
季風槽和季風低壓
季風槽是北半球夏季全球赤道槽的一部分。在地面圖上,槽從西非延伸至中南半島,向上伸展可達500hPa,隨高度向南傾斜。季風槽由於受地形作用滯留少動,槽的位置大致與相對雨量最小區和雷暴頻率最大區一致(C.S.拉梅奇,1978)。
每年6-9月的夏季風期間在孟加拉灣北部生成的一種低壓稱為
季風低壓。季風低壓是一種強熱帶擾動,水平範圍約1500公里,垂直範圍約8公里,渦旋的中心氣壓為980hPa,水平風速20米/秒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