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尚書問狀》是出自《後漢·梁統傳》的一篇文言文。
聞聖帝明王,制立刑罰,故雖堯、舜之盛,猶誅四凶。經曰:「天討有罪,五刑五庸哉。」又曰:「爰制百姓,於刑之衷。」孔子曰:「刑罰不衷,則人無所厝手足。」衷之為言,不輕不重之謂也。《春秋》之誅,不避親戚,所以防患救亂,坐安眾庶,豈無仁愛之恩,貴絕殘賊之路也?自高祖之興,至於孝宣,君明臣忠,謀謨深博,猶因循舊章,不輕改革,海內稱理,斷獄益少。至初元、建平,所減刑罰,百有餘條,而盜賊浸多,歲以萬數。間者三輔從橫,群輩並起,至燔燒茂陵,火見未央。其後隴西、北地、西河之賊越州度郡,萬里交結,攻取珍,劫略吏人,詔書討捕,連年不獲。是時以天下無難,百姓安平,而狂狡之勢,猶至於此,皆刑罰不衷,愚人易犯之所致也。由此觀之,則刑輕之作,反生大患;惠加奸軌,而害及良善也。故臣統願陛下採擇賢臣孔光、師丹等議。(《後漢·梁統傳》「議上,遂寢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