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子錢

對錢是古錢版別研究中的一個專題。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錢幣,都有各自的製作特徵,製作風格,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錢監鑄造的錢幣,具有各不相同的製作特徵,甚至同一錢監鑄造的同一類錢,因為鑄期不同,爐次不同,也會出現某些製作上的差異。這便形成了古錢的時代特徵,地域特徵和製作特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子錢
  • 對錢:古錢版別研究中的一個專題
  • 特定時期:同一錢文的年號錢
  • 哲理:一種審美觀念
基本介紹,鑄造理念,演變軌跡,日本研究,古錢相關資料,古錢冶煉,古錢鑑定方法,古錢製作方法,

基本介紹

對錢是古錢版別研究中的一個專題。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錢幣,都有各自的製作特徵,製作風格,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錢監鑄造的錢幣,具有各不相同的製作特徵,甚至同一錢監鑄造的同一類錢,因為鑄期不同,爐次不同,也會出現某些製作上的差異。這便形成了古錢的時代特徵,地域特徵和製作特徵。反之,同一地區,同一錢監,同一時期所鑄的錢幣,會具有相同的製作特徵,一樣的製作風格,一樣的神韻氣息。這便是古錢的版別。研究古錢的版別,是錢幣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對錢是指特定時期,特定條件下,用兩種或幾種不同書體的文字配對製作的同一錢文的年號錢(或者國號錢)。這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書體配置的對錢,儘管書體不一,但它們是同一錢監,同一時期鑄造的,甚至是出於同一位設計師,工藝師,或者工匠之手製作的,因此,即使書體不同,卻韻味相通,這便是出現對錢的根由。對錢除文字書體不同外,錢文內容,錢制大小,錢身厚薄,輪郭闊狹,穿孔大小,文字位置布局,筆劃粗細深淺,用筆走勢,字型大小,乃至銅質銹色,製作風格,幾乎一樣,因此也叫做對子錢,對制錢,日本學者則稱之謂符合錢。我們知道了對錢產生的根源,對於對錢的研究,就不會拘泥於形式,不會機械地,生硬地去拼湊,而是掌握它的規律,解剖它的實質,運用自如。我們經常說,錢幣鑑定關鍵在於看錢的神韻氣息,要善於去捕捉蘊藏其間的“活”的東西,這個道理對於對錢的鑑定,同樣適用。

鑄造理念

對稱美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審美觀念,也是漢民族一種傳統的哲理思想。採納方孔圓錢的形式,作為中國歷史上主要流通貨幣的形制,沿用兩千多年之久,其中既有製造工藝上的原因,使用習慣上的因素,也有傳統倫理道德,哲理思想上的緣故。方孔居中,周廓圓渾,錢文分列上下左右,既顯得端莊嚴肅,雍容大方,又易於流通,便於使用;既不失貨幣作為財富象徵的高貴之容,又不落交換流通中輕重偏移的俗套。而對錢的出現,正是這種哲理思想在錢幣製造中的延伸和發展,也是更多地追求錢幣對稱美的藝術效果的表現。特別是兩宋時期,有崇尚藝術文化的風氣,鑄錢的工藝技術又大大提高,從合金配比的科學性,到工藝流程的嚴格要求,兩宋時期都超越前朝,這些條件促成了兩宋對錢的盛行,同時也把我國古代金屬鑄幣的藝術性推到了巔峰。

演變軌跡

宋初沿襲唐制,尚無對錢之風,至太宗淳化、至道年間(990—997年),皇帝親書錢文,始用真、行、草三種書體同時鑄錢,史稱“三體書”,也可以說是北宋對錢的先聲,但兩宋對錢之風的真正形成,是仁宗朝以後的事情。北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到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是兩宋對錢的盛行時期,歷時一百五十六年。淳熙七年,宋錢幣制改革,錢背開始記年,對錢制度在銅錢中不再採用,只是在部分鐵錢鑄行地區,繼續沿用。
在兩宋對錢盛行的時期,我們可以找到其演變的某些軌跡,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一)北宋仁宗天聖年間至神宗熙寧年間(1023—1077年),對錢均為篆書和真書兩種書體的配對。其間有一個插曲,即仁宗康定、慶曆、皇祐三朝(1040—1054年),就現存實物看,康定年間鑄有真書康定元寶小平鐵錢,慶曆年間則有真書慶曆重寶當十大錢和鐵錢,皇祐錢則至今未見,查史書記載,此三朝均有鑄錢的記錄,北宋又盛行小平銅錢,由此推論,這個時期很可能是繼續鑄行前朝的銅錢。寶元年號(1038—1039年)只延用兩年,但傳世寶元年間始鑄的皇宋通寶篆、真書體的對錢,數量甚多,或許是一個證明。
(二)北宋神宗元豐年間至徽宗建中靖國年間(1078—1101年),對錢改為篆書和行書兩種書體的配對。元豐通寶錢,除篆、行兩種書體外,還有一種所謂“東坡元豐”的隸書小平錢,鑄額不多,所見均為廣穿者,當非對錢之列。元符、聖宋錢中,也曾有過隸書鐵母錢等,或和對錢也是無緣。這個時期是北宋鑄錢最多的時候,各地設監鑄錢,對錢版別非常豐富,書法變化亦多。
(三)北宋徽宗崇寧、大觀年間(1102—1110年),徽宗御書瘦金體錢文,對錢之風暫時中斷。其間亦曾出現隸書、行書等書體的錢文,但均和對錢無緣。這個時候的貨幣制度有波動,鑄行大錢,大概是影響對錢中斷的一個因素。
(四)北宋徽宗政和年間至欽宗靖康年間(1111—1127年),恢復對錢的鑄行,並由篆書和隸書兩種書體配對,成為主流。其間偶然雜有行書、瘦金體等其它書體。靖康錢是北宋最後的鑄幣,幣制比較混亂,儘管鑄額不多,卻版別錯出,這是動亂時期在鑄幣上的反映。
(五)南宋高宗建炎年間至孝宗淳熙六年(1127—1179年),繼續北宋的對錢制度,主流由篆書和真書兩種書體配對。淳熙七年以後,銅錢的書體劃一為宋體字,對錢之制則在鐵錢中斷續使用了一個時期。
綜上所述,兩宋對錢盛行時期,各階段的錢文書體是有一個演變過程的,且以篆書體作為配對的主線,或篆真,或篆行,或篆隸配對。用篆書錢文作為主線配對,是兩宋對錢的一個特點。然而,這決不是絕對,更不是說對錢中必須有一枚篆書體的錢文。
對錢的分類是一項學術性比較強的專門課題,前人已經做過大量工作,我們必須首先在學習掌握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開展新的探索,這樣才能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真正做到繼承發揚,對對錢的認識才會不斷完善,使之逐步貼近當時的實際。

日本研究

日本收研古錢是從元和年間(相當明天啟年間)開始的,至元祿時(相當清康熙年間),愛好古錢的人上至王侯、下至庶民。其中最著名的是富山的前田正甫,用高薪雇用十餘人分往日本各地收買古錢,寫成古錢目錄《化蝶類苑》,《化蝶類苑》所選的古錢分十類論值,是古錢按其形狀、品級劃分之始。至於專題研究宋代錢文,按真書篆書組配成對錢,最初是天明朝(1781-1788年)大阪人浪花安田而唐開始收集分類的,寬政朝(179-1800年)福知山城主朽木龍橋公繼續這方面的工作,按真、篆書體進行整理分類,著有《弄錢奇鑒》。這些是日本初期研究宋錢的著作。其後,又有江戶北郊青樓樓主田元成著有《對錢譜前集》《對錢譜後集》。文政十年(1827年),居住在尾張琵琶島畔的一豐舍山田孔章(1768-1834),曾對照《弄錢奇鑒》和《對錢譜》著手蒐集了近萬枚北宋錢幣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上兩書所載錢名、品位、書體等項分類存在著缺陷,因此他積畢生精力,完成了《符合泉志》初、二、三編,每編一卷。初編屬一般性的蒐集,二編為難得的品種,三編為稀少的珍品。四編尚未成書,遽而逝世。符合泉志的出版極大推動了日本研究宋錢的熱情,《符合泉志》三編的問世,始日人研究宋錢走到了極盛時代。正如該書盤桓子勖的序中所說:“古錢,世之好之者,唯貴其稀少,不必問年代遠近也,及至近世,其風一變,專於趙宋所鑄,論其多寡異同以為貴賤,故有錢文全同而其值則有相什佰千萬焉!”
一豐舍山田孔章所遺原品宋錢,裝在桐木二十格的木箱中,共有四箱,以編歸之,第四箱未做整理,品種比較雜亂。明治至昭和初年,這四箱錢幣幾經藏家轉手,慶幸的是沒有失散。當時天顯堂大川鐵雄對方孔錢的興趣極大,曾數以十萬計的親手反覆研究。1935年(昭和十年,以後均採用公元年號),天顯堂大川鐵雄從孔固亭中村不折畫師處得到上述四箱珍品,自此,大川鐵雄、小川浩和青貨堂貫井銀次郎講師時常聚集在大川鐵雄住所,專題開展對北宋對錢的研究工作,在討論中曾多次出現反覆和分歧。
1946年,大川鐵雄將四箱原品又轉讓給小川浩,《新訂北宋符合泉志》的籌備刊行是從1973年開始的。 1974年,大川鐵雄準備將他所收集的古錢拓本免費刊行,並將山田孔章《符合泉志》三編當中的重複錢文加以歸納匯總,從名稱到品位順序進行了修訂和補充,1975年4月,大川鐵雄故去,小川浩則繼續致力與綜合編審工作,以示對大川的悼念。大川經過常年收集的龐大的“東洋古貨幣全品”也於同年贈給日本文化廳。
小川浩鑒於山田孔章的《符合泉志》原系木刻版(現存名古屋“東海銀行”貨幣展覽館),原品拓片收藏尚完好,則採用原拓片,並添加“重和通寶”、“宣和元寶”、靖康通寶”正篆二體對子錢,錢名、品位不對的,也做了校正,並在每一行的通欄拓圖的尾部加以文字說明,言及特徵。山田孔章《符合泉志》三編品位附圖分類有一至十類,一位是較少的品種,十位是最多的品種,這對收集,整理宋錢,判定哪些屬於多出,哪些屬於少出,是個關鍵性的問題。《符合泉志》在初、二編排列在第一位的相當與三編的五位,初、二編排列在第二位的相當與三編的六位,依次類推。新訂本對新補入的拓圖沒有附品位。) 小川浩在後記中謹慎的說:“我以不德之材,僅依大川所指導的排列順序繼續進行了整理。所謂《符合泉志》就是將真、篆書體的對錢一起登載出來,其中有很高的成套性,但也存在著過分強湊的錢圖,又需要訂正,這是一項較困難的工作,異種不成對的或臨時混入的、或按作者構想所指定的對錢仍然有之,對名稱、順序排列加以細緻的整理,還會不斷發現一些新的問題,希望有志與此道的下一代諸君,繼續給予全部訂正。
小川浩《新訂北宋符合泉志》的成書,是歷二百餘年,經幾代人的努力才付諸與實現,這不但從錢幣這一側面,反映了中日人民的悠久友誼,且反映了宋錢的複雜性,有許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我國是宋錢的發源地,客觀條件非常有利。小川先生這本書給我的啟發很大,驗證對子錢是否正確,就需要進一步把製造對子錢的鑄錢監、流通區域以及錢幣的鑄造程式、方法搞清楚,如果這個課題解決了,那可以說是對宋錢研究的一項新突破。

古錢相關資料

古錢冶煉

除了火法冶煉之外還有“膽水冶銅法”。這種冶銅法就是利用金屬鐵從含有銅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換出銅來,然後把它刮取下來,再經烹煉後,就可以得到銅錠。所謂“膽水”是指天然的含硫酸銅(我國俗稱它為石膽、膽礬)的泉水。它的形成是因為天然的硫化銅礦石經風化氧化,一部分便會生成可溶性硫酸銅,經過地下水、雨水的浸泡、淋洗,便會溶解而匯入泉水中。這種膽水只要銅的濃度足夠大,就可以做為水法冶銅的原料。
早在漢代時,我國先民就已經注意到金屬鐵可置換銅的現象。例如西漢古籍《淮南萬畢術》上就有“曾青(碳酸銅類的礦物)得鐵,則〔鐵〕化為銅”的記載。東漢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有“石膽能化鐵為銅”的話。東晉煉丹家葛洪在其《抱朴子·內篇》中講得更明確:“以曾青塗鐵,鐵赤色如銅,……而皆外變而內不化也。”不過那時多數人對這種現象沒有確切的了解,誤以為是鐵接觸到曾青、石膽就轉化為銅了。及至唐代,有些從事鍊金術活動的方士就利用這個化學變化把石膽水和水銀放在大鐵鍋中加熱熬煉,被置換出的銅便與水銀形成汞齊。然後,他們把那些很像砂粒的銅汞齊加熱,蒸出水銀,便得到了紅銅粉。他們美其名叫“紅銀”,很自以為得意,認為真的實現了使鐵向銅的嬗變。唐代後期方士金陵子所撰的《龍虎還丹訣》就記載了這項“絕技”。
約在五代時,“膽水冶銅”正式成為一種實用性生產銅的方法。及至宋代,這種工藝發展到很大的規模。據《宋會要·食貨篇》記載,北宋徽宗年間以膽水冶銅的地區有11處,以韶州岑水(在廣東)、信州鉛山(在江西)、饒州德興(也在江西)三處規模較大。在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時,全國膽銅總產量達到了1874427斤,約占當時銅產量的12%。而在趙宋王朝偏安江南以後,所領江南14州的銅產量銳減,而乾道年間膽銅產量仍有21萬斤,竟占到南宋當年銅總產量的80%。所以宋代的人對膽銅生產非常重視,南宋人張甲曾專門寫了一部書《浸銅要略》,記載了當時膽銅的生產情況。關於浸取膽銅的具體操作,《宋史·食貨志》有記載:把生鐵打成薄片,排放在貯有膽水的槽中,浸漬幾天,然後刮取析出的泥狀銅(稱作“赤煤”),入煉爐化煉。當時的效益,大約每用鐵二斤四兩可得銅一斤,技術水平是相當高的。此外,那時還有利用膽土煎銅的“淋銅法”,基本原理與“膽水法”是相同的,此法“工多利少”,但“其土無窮,若比之礦銅,其利已厚”,所以也被普遍利用過。

古錢鑑定方法

1、看銅質 我國歷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而合金的成份不同,錢幣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各時代的錢幣銅質是不同的,又由於古代冶煉技術不同,各地區鑄造的古錢也各不相同,每個朝代各有特點。總的來講,用銅鋅合金鑄造的錢幣呈黃色,銅錫合金鑄造的錢幣呈青色。清代、民國時期,新疆、西藏等地鑄錢,用銅加少許鋅鉛,鑄成後錢體呈紅色。
先秦時期的鑄幣主要是銅錫合金鑄成的,銅質呈青紅色,質地較硬挺;漢代至唐宋時期的絕大部分錢幣均為青銅鑄造,其特點是銅色青白中微帶淡紅。隋代的五銖錢因為錫的成份大,銅質泛白,稱之為白錢。明嘉靖以後,開始向黃銅過渡,到天啟年間,用黃銅鑄幣成為定製,錢幣色澤較之以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可見,我國古錢鑄造均有規律可循。
2、觀銹色 今所見錢幣,無外乎兩種:一為發掘品,一為傳世品。發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許多年,其表面都長滿了銅銹色。傳世品也因空氣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層包漿。呈黑色或銅色。 銅是一種比較穩定的金屬,在常溫下不易生鏽。要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生成氧化銅、鹼式碳酸銅等。氧化銅因形成的顆位大小不同,呈現出黃、橙紅、鮮紅、深棕等不同的顏色,俗稱“棗皮紅”、“栗子殼”等。
出土的發掘品錢幣表面銹色深深漬入錢幣裡面,因為其分子結構穩定、緊密,所以真銹很不容易擦掉。而偽造銹色則不然,偽銹多在錢幣表面,稱作“浮銹”或“粉狀銹”,比較輕浮,容易脫落,往往經鹼水一煮,做上的假銹便不堪一擊。發掘品偽銹作法有兩種:(1)將偽品錢幣放人醋酸中,埋入地下,迅速生成銹色;(2)將偽品放入塩鹵砂(氯化氨)、錫綠(硫酸銅)、醋的混合液中,把新銅腐蝕成舊色,然後用膠水往錢幣上面粘銹。傳世品偽銹的作法是把偽品用火燻黑、擦油、打蠟。傳世真品黑得沉著、光滑,而偽品則漂浮、發亮。
綠銹的形成又有南北方的差別,地質帶酸性的地區氧化程度也相應嚴重些。北方乾燥,雨水少,則銹色堅硬。南方多雨水且潮濕,氧化層較松且多呈藍綠相間二色。例如南宋錢幣發行於南方,放出土於南方較多,受地理環境的影響,錢幣一般呈藍綠色。如發現淺綠銹者,則此錢有問題。如果入土區域燥熱,銅銹會呈紅紫色,但這種銹色不會單獨存在於錢體上,必伴有綠銹混雜在一起,稱之為“紅斑綠銹”。如發現錢體通為紅銹,應屬假錢,它是造假者將偽品放入爐中燒紅。這種仿銹膚淺,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假。
3、看鑄幣銘文 我國金屬鑄幣的一大特點就是有銘文書寫,可以說,每一種錢幣文字的字型各有特徵,不同時代的鑄幣銘文,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根據這些特徵可檢驗是否為同時代的錢幣。另外,在注重各種銘文特點的同時,還可找出銘文的演變過程和變化的規律。這些規律和特徵可以作為鑑定古錢真偽的依據。
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等金屬鑄幣上的文字是用大篆來書寫的。秦漢時期,銘文書體屬小篆範疇,如半兩、五銖,但已有漢隸風格,其中莽錢為懸針篆。魏晉南北朝書體複雜。唐代錢幣為八分隸書,唐代以後隸書盛行,五代十國主要為真、篆、隸三種。北宋錢幣則有篆、隸、真、行、草。自南宋光宗紹熙以後至元、明、清,銘文均以楷書(真書)為主,間或篆、隸書體。因為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鑄幣銘文又有蒙、滿、回、党項(西夏)等少數民族文字。
鑑定一枚錢幣書體對不對,首先要看它是否符合當時的特點;第二步才看它是否符合本品種的特點。如:“益化”圜錢雖為先秦大篆,但它又同時有齊文字的特徵,不同於同時期其它各國之圜錢文字;發現有東周、西周的圜錢,若其錢文是小篆書寫,顯然是偽品無疑;秦半兩在古錢中頗負盛名,其錢體厚重,銅質精良,錢文隆起而雄偉,半兩的“兩”字中“人”字高聳,如發現錢文扁平者,一看便知是偽品;如見到清代寶源或寶泉局錢幣中的滿文書寫有錯誤,則應考慮到寶泉、寶源二局是清代國家級的、最正規的鑄錢局,滿文的書寫絕不會出現錯誤,則所見之錢幣必屬偽品。
4、聽聲音 古錢古錢幣由於質地的原因,年代越久遠,火氣盡脫,氧化越嚴重,擲於水泥地面其聲音也越喑啞。大概來說,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均是啞音。而明代以後的錢幣,距今時間較近,還未受到深層的氧化,聲音則是清脆、響亮。如果我們把先秦時期的錢幣擲在地上,傳來清脆聲,則此錢不太可靠;反之,如果明、清錢幣擲地為啞音,則也必將懷疑。
5、了解鑄造方法 我國古代鑄幣的鑄造,大概經過了子范(土、石,銅)、母範(磚、銅)、翻砂等幾個發展階段。無論是真錢還是偽品的各種鑄造方法,都會在錢幣上留下相應的痕跡。這些痕跡就是我們今天鑑定錢幣真偽的一個有力依據。
6、聞氣味 此種方法是古錢鑑定中最簡單的一種。因為偽品錢幣多是用化學物質來偽造裝飾,往往會散發出一種難聞的、刺鼻的化學性怪味,而真品錢幣則沒有這種怪味。
7、觀版別 從版別上辨別古錢最主要的辦法是除了多看錢譜之外,必須要多接觸實物,以熟悉各個朝代的錢幣真品。不但要注意珍稀品,更要注意大量的普通品種。因為這些普通品很少偽品,能真實地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錢幣特徵。如戰國時期刀布形制特殊,造偽者只好用真品翻砂製造贗品,其破綻在於翻砂鑄造後的錢幣偏小,較為厚重,文字膚淺,銅質粗糙,銹色不對且易脫落。而且刀幣在鑄造時其澆口在刀環上,布幣的澆口在首端,出落後基本不作修整,保持自然狀態,而造假者往往為了品相美觀,將刀幣、布幣邊緣磨光滑,實際上是畫蛇添足,露出了破綻。再如會昌開元,因揚州已以昌字紀年,如發現背“揚”字者,無論傳世品還是出土品均應將其視為偽品。因北宋各代和清鹹豐錢幣版別最為複雜,也是造假者競相仿製的對象,我們應對它們的形制多加分析,掌握特徵,以防上當受騙。

古錢製作方法

1.陰文字范鑄錢法,以泥陶子范為主流的子范鑄幣。泥質子范,是將幣形錢文雕刻在細泥片上,陰乾後並燒烤成陶後,直接澆銅液鑄錢。這種錢範很不結實,只能使用一兩次,用後即碎,如再鑄,仍需重新再制范。
2.陽文母範鑄錢法,陽文母範在鑄幣上稱范母,范母是翻制子范用的,不能直接鑄錢。用這種范母可以印製很多子范,把數十個子范摞在一起,一次能鑄上百枚錢幣。陽文母範鑄出的錢幣,錢面文字筆劃稜角已經圓渾,不見特別鋒利,錢體也不是那樣平整,但絕無細小的砂粒痕跡,如有“砂眼”,必是翻砂偽造的假幣。
3.母錢翻鑄法,鑄錢的要求已很嚴格,每逢改元鑄新錢,先作樣錢呈帝王審定。鑄錢程式最為典型:象牙精雕錢樣?銅雕祖錢?初鑄母錢?印范母錢?進呈樣錢。以外省錢局的程式是:初鑄母錢(部頒樣錢)?印范母錢?進呈樣錢。用母錢翻鑄的大量錢幣,規整精美,同版錢很多,但錢體面、背直觀無砂眼,且文字優美,錢文與地章之間深峻,無膚淺之象。
4.沉泥烘模熟鑄法,。此法是將錢形和錢文鑄印在泥型上,再經過高溫處理,這樣既可起瘠化作用,又可降低配合料的可塑性,減少其收縮程度,稱之“沉泥”。然後採用早期冶煉熟鐵的方法,利用小型反射爐的作用,直接在泥型錢模上熔銅精煉,並加入鋅、鉛、錫等,再通過冷卻,使粗銅和粗合金的雜質析出,如此冷卻或加熱多次,所鑄錢幣錢文纖細鋒棱,表面光潔,銅質精良,是砂型澆鑄的錢幣不可比擬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