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分十一章,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概念篇(第1章),闡述對地觀測感測網資源的概念、集成管理進展和問題;第二部分為標準規範篇(第2-5章),闡述了開放地理信息聯盟的感測網通用數據模型、感測器建模語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對地觀測感測網資源集成管理的模型與方法
- 外文名:Model and Method of Earth Observation Sensor Web Resource Management
- 作者:陳能成 胡楚麗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英語
- ISBN:7030398092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頁數:396頁
- 開本: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對地觀測感測網資源集成管理的模型與方法》可供信息科學、測繪科學與技術、遙感科學、環境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防災減災等領域的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參考使用,亦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學用書和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序
前言
第1章緒論
1.1感測網
1.1.1對地觀測感測網
1.1.2OGC感測網體系
1.2對地觀測感測網資源
1.2.1對地觀測感測器
1.2.2對地觀測數據
1.2.3對地觀測事件
1.3對地觀測感測網資源集成管理進展與問題
1.3.1感測網資源建模標準規範的演化
1.3.2感測網資源互動與元數據標準
1.3.3感測網資源註冊與發現
1.3.4感測器資源管理
1.3.5感測網資源集成共享門戶
1.4本書章節概要
參考文獻
第2章感測網通用數據模型
2.1概述
2.2概念模型
2.2.1簡單數據類型
2.2.2集合數據類型
2.2.3定位數據類型
2.2.4時間集合類型
2.2.5編碼方式
2.2.6現象類型
2.2.7可觀測屬性
2.3形式化表達
2.3.1簡單數據類型
2.3.2可選數據值
2.3.3觀測屬性
2.3.4數據集合類型
2.3.5曲線類型
2.3.6現象類型
參考文獻
第3章感測器建模語言
3.1概述
3.1.1基本作用
3.1.2特點
3.1.3術語
3.2概念模型
3.2.1過程類型
3.2.2非物理過程
3.2.3物理過程
3.2.4元數據組
3.3編碼與實例
3.3.1原子非物理過程
3.3.2原子物理過程
3.3.3複合非物理過程
3.3.4複合物理過程
3.3.5元數據組
參考文獻
第4章觀測數據編碼模型
4.1觀測數據編碼概述
4.1.1觀測數據的概念與背景
4.1.2觀測數據編碼的意義
4.2基本概念
4.2.1基本術語
4.2.2典型術語間的區別與聯繫
4.3觀測數據編碼架構
4.3.1觀測的基本特性
4.3.2基本架構
4.4觀測數據基本分類方法
4.4.1觀測結果值為非覆蓋的觀測分類
4.4.2觀測結果值為覆蓋的觀測分類
4.5觀測數據編碼的組成元素
4.5.1概述
4.5.2與觀測目標相關的元素
4.5.3與觀測手段相關的元素
4.5.4與觀測時間相關的元素
4.5.5與觀測結果相關的元素
4.5.6與觀測事件相關的其他元素
4.6觀測數據採樣特徵與空間採樣特徵編碼
4.6.1採樣特徵的必要性
4.6.2採樣特徵的基本內容
4.6.3空間採樣特徵的基本內容
4.7觀測數據編碼實例
4.7.1觀測結果為普通測量值的觀測
4.7.2觀測結果為類別值的觀測
4.7.3觀測結果為數量值的觀測
4.7.4觀測結果為布爾值的觀測
4.7.5觀測結果為時間值的觀測
4.7.6觀測結果為複合值的觀測
參考文獻
第5章事件模式描述語言
5.1綜述
5.1.1目的和意義
5.1.2術語和定義
5.2EML組成
5.3事件模式
5.3.1事件約束與操作
5.3.2事件模式類型
5.4EML能力
5.5事件對象
5.6事件建模實例
參考文獻
第6章對地觀測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
6.1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框架
6.1.1元對象機制概念
6.1.2基於MOF層級的感測器元模型框架
6.2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構件層次與組成
6.2.1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層次
6.2.2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構件組成
6.3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共享元數據
6.3.1共享元數據框架
6.3.2共享元數據擴展方法
6.3.3全集感測器共享元數據項設計
6.4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形式化
6.4.1形式化思路
6.4.2基於共享元數據的形式化模板
6.5基於元模型的感測器資源描述模型實例
6.5.1MODIS_AQUA描述模型框架
6.5.2MODIS_AQUA能力特徵描述模型
6.5.3MODIS_AQUA動態軌道計算過程描述模型
參考文獻
……
第7章感測網觀測數據元模型
第8章感測網節點元模型
第9章感測網資源註冊與發現技術
第10章感測網資源集成管理實驗
第11章總結與展望
前言
第1章緒論
1.1感測網
1.1.1對地觀測感測網
1.1.2OGC感測網體系
1.2對地觀測感測網資源
1.2.1對地觀測感測器
1.2.2對地觀測數據
1.2.3對地觀測事件
1.3對地觀測感測網資源集成管理進展與問題
1.3.1感測網資源建模標準規範的演化
1.3.2感測網資源互動與元數據標準
1.3.3感測網資源註冊與發現
1.3.4感測器資源管理
1.3.5感測網資源集成共享門戶
1.4本書章節概要
參考文獻
第2章感測網通用數據模型
2.1概述
2.2概念模型
2.2.1簡單數據類型
2.2.2集合數據類型
2.2.3定位數據類型
2.2.4時間集合類型
2.2.5編碼方式
2.2.6現象類型
2.2.7可觀測屬性
2.3形式化表達
2.3.1簡單數據類型
2.3.2可選數據值
2.3.3觀測屬性
2.3.4數據集合類型
2.3.5曲線類型
2.3.6現象類型
參考文獻
第3章感測器建模語言
3.1概述
3.1.1基本作用
3.1.2特點
3.1.3術語
3.2概念模型
3.2.1過程類型
3.2.2非物理過程
3.2.3物理過程
3.2.4元數據組
3.3編碼與實例
3.3.1原子非物理過程
3.3.2原子物理過程
3.3.3複合非物理過程
3.3.4複合物理過程
3.3.5元數據組
參考文獻
第4章觀測數據編碼模型
4.1觀測數據編碼概述
4.1.1觀測數據的概念與背景
4.1.2觀測數據編碼的意義
4.2基本概念
4.2.1基本術語
4.2.2典型術語間的區別與聯繫
4.3觀測數據編碼架構
4.3.1觀測的基本特性
4.3.2基本架構
4.4觀測數據基本分類方法
4.4.1觀測結果值為非覆蓋的觀測分類
4.4.2觀測結果值為覆蓋的觀測分類
4.5觀測數據編碼的組成元素
4.5.1概述
4.5.2與觀測目標相關的元素
4.5.3與觀測手段相關的元素
4.5.4與觀測時間相關的元素
4.5.5與觀測結果相關的元素
4.5.6與觀測事件相關的其他元素
4.6觀測數據採樣特徵與空間採樣特徵編碼
4.6.1採樣特徵的必要性
4.6.2採樣特徵的基本內容
4.6.3空間採樣特徵的基本內容
4.7觀測數據編碼實例
4.7.1觀測結果為普通測量值的觀測
4.7.2觀測結果為類別值的觀測
4.7.3觀測結果為數量值的觀測
4.7.4觀測結果為布爾值的觀測
4.7.5觀測結果為時間值的觀測
4.7.6觀測結果為複合值的觀測
參考文獻
第5章事件模式描述語言
5.1綜述
5.1.1目的和意義
5.1.2術語和定義
5.2EML組成
5.3事件模式
5.3.1事件約束與操作
5.3.2事件模式類型
5.4EML能力
5.5事件對象
5.6事件建模實例
參考文獻
第6章對地觀測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
6.1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框架
6.1.1元對象機制概念
6.1.2基於MOF層級的感測器元模型框架
6.2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構件層次與組成
6.2.1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層次
6.2.2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構件組成
6.3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共享元數據
6.3.1共享元數據框架
6.3.2共享元數據擴展方法
6.3.3全集感測器共享元數據項設計
6.4感測器資源描述元模型形式化
6.4.1形式化思路
6.4.2基於共享元數據的形式化模板
6.5基於元模型的感測器資源描述模型實例
6.5.1MODIS_AQUA描述模型框架
6.5.2MODIS_AQUA能力特徵描述模型
6.5.3MODIS_AQUA動態軌道計算過程描述模型
參考文獻
……
第7章感測網觀測數據元模型
第8章感測網節點元模型
第9章感測網資源註冊與發現技術
第10章感測網資源集成管理實驗
第11章總結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