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是2023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
- 作者:許衛紅;申珅
- 出版時間:2023年12月
-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135293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兵馬俑是大秦帝國實力與氣度的象徵,兵馬俑的背後是無數個鮮活的個體在時代中生活過的證明,他們似秦帝國的一個個細胞,成為大秦帝國最鮮活的註解。
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和秦鹹陽城遺址發掘領隊許衛紅,30年來始終堅持不懈地“尋親跡”、研究秦史,在本書中,她為我們呈現了兵馬俑考古發掘現場諸多細微的發現,它們合力再現了秦代社會的鮮活圖景:沿著秦俑家族開枝散葉的脈絡,能看到秦人怎樣的創新和傳承、現實與期望?“物勒工名”制度日臻完善,用“接骨膏”修修補補的兵馬俑,代表著秦人的務實還是監管部門的妥協?秦代本土怎樣發達的漆器工藝技術支撐著匠人們製造出如此鮮活的彩色兵馬俑?修建秦陵的究竟是哪三種人,他們的後勤保障是如何做到的?……
而跟隨作者探索秦朝鮮活過往的步伐,我們也可以看到更多文物遺址背後秦朝的實相:強弩中的“絕絕子”反映了秦朝在軍事方面對遊牧民族怎樣的追趕和超越?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到底是真是假,政策的實施是否有彈性?“暴秦”對戰死的士卒有一套嚴格的發喪流程,是否可為我們解開一點點“秦國為何會統一天下”的疑惑?驪邑的發展壯大,為大秦帝國穩固全國統治做了哪些貢獻……
這支沉睡了2200多年的地下軍團,其千軍萬馬的形象,氣勢宏大的軍隊陣容,無不彰顯出秦王統御天下的威勢和統御萬世的雄心壯志。但武力征伐不代表秦文化,更不是中華文明,要真正看懂兵馬俑,我們就不能局限於秦軍所向披靡的軍事傳奇,而應該去多了解兵馬俑及兵器所體現的包容性、多元性,這才是秦文化更真實的面貌。
圖書目錄
第一章·初識
01·書寫秦嬴政
02·兵馬俑坑的考古歲月
03·燒成灰的麻繩與俑坑的盜擾
04·考古探案一波三折
05·創作靈感哪裡來
第二章·兵馬俑坑建築問題
06·初問俑坑建築質量
07·建築“夯牆”鬧烏龍
08·故作玄虛那點事
09·建築結構的量身打造
10·修建秦陵的三種人
11·修陵人的後方基地
第三章·奇蹟的誕生與重構
12·塵埃散盡遇見你
13·幾枚秦人鞋印
14·陶俑塑造工具
15·尋找陶俑製作地
16·一根刷子毛
17·是妥協還是務實
18·他們來自五湖四海
19·模組化方式做陶俑
20·兵馬俑在陵中屬老幾
21·還期本色似從前
22·漆工技藝秀
23·秦始皇不好色
第四章·兵器的神話
24·殺器寒光令人生畏
25·強弩中的絕絕子
26·兵器真是“真”的
27·這件銅戈有點怪
28·歲久遺戈金不銷
29·彈性“收兵”
30·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第五章·從兵馬俑發散開去
31·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32·讓他們葉落歸根
33·歷史的接力棒
34·漢惠君的心愛物
35·華縣東陽去“救火”
結語
作者簡介
許衛紅
女,1966年生,畢業於吉林大學考古學系,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曾參加秦始皇帝陵兵馬俑發掘20餘年,擔任一號坑第三次發掘領隊,現任秦都鹹陽城大遺址項目考古領隊。
從事秦漢考古研究30餘年,深刻體會到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性,努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向大眾普及考古成果。先後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考古公開課》等節目分享考古故事,並成為小紅書、B站、抖音等平台知識博主,微博擁有近60萬冬粉。
已出版作品《說說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記事》《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與城》等。
申珅
女,1992年生,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2021年《中國國寶大會》十佳選手。
從事青少年文博教育近10年,從全國第一位中國小博物館專職教師,到文博教育自主創業者,再到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陝西考古博物館)科研工作者,近年來更以科普短視頻、組織“薪火文博”公益活動等新的方式,在薪火相傳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已發表《淺說通俗性考古讀物的寫作》《秦始皇陵兵馬俑為何沒有女俑》等文章,主筆編寫《博物致智·博物館課程理念與實踐·實踐篇》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