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烏縣電子電腦學校由劉東平於1992年創辦,是尋烏縣第一家電子電腦學校。如今,成為許多農民和下崗職工就業的培訓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尋烏縣電子電腦學校
- 創辦時間:1992年
- 現任校長:劉東平
- 所屬地區:尋烏縣
尋烏電子電腦學校長簡介
劉東平,中等個子,黑黝黝的臉膛,見人總是一臉真誠憨厚的笑。1992年,他自籌經費,自聘教師,自找場所,創辦起了尋烏縣第一家電子電腦學校。10年過去了,劉東平不僅把自己鍛鍊成了一個既有電子電腦專業知識,又有學校管理經驗的新型農民,而且成為擁有一幢六層教學實驗樓房、100多台電腦以及5個就業聯繫安置基地的經營業主。許多下崗失業人員和外出打工者稱他是把致富鑰匙交給大家的好心人。
出生於尋烏縣晨光鎮龍圖村的劉東平,1989年國中畢業。由於家庭困難,他無奈地放棄了上高中的機會,跟隨著比他年長的叔伯大爺們跑到離家10多公里遠的地方去當伐木工。殊不知,樹木資源是有限的,樹砍完了,所得的錢不用多久也花光了,而家庭生活仍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劉東平苦苦思索著改變自己生活和命運的機會。後來,他來到福建泉州市的一所中等技術學校學習家用電器維修技術。經過兩年的學習,劉東平懷揣著國家頒發的家用電器維修技術等級證書回到故鄉。他選擇交通方便、市場較大的南橋圩辦起家用電器維修店。
從“刀斧手”到家用電器維修店師傅,對劉東平的人生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轉折點。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凡有志氣、有抱負的青年都不願滿足於現狀。劉東平正是這樣一個富有創造和拼搏精神的年輕人。開店剛滿一年,他放棄開店,萌發了自己辦技術培訓班帶學員的念頭。原來,南橋鎮是尋烏縣通往廣東的主要出口路,附近鄉鎮到廣東打工的青年多數到南橋乘車。劉東平結識了一批去廣東深圳、珠海的打工者。當問及他們去打什麼工時,他們都說沒有技術,只能出去賣力氣,乾苦活。劉東平暗想,如果自己辦個技術培訓班,先讓他們學到技術後再外出打工,這樣找工作容易而且待遇也會更好。劉東平的這一想法得到許多人的支持和幫助,有的甚至催促他快點把培訓班辦起來。
劉東平來到縣城,與縣教委、縣人事勞動局、縣民政局等有關部門聯繫,訴說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年輕人的真誠和執著精神得到有關部門領導的肯定和支持。劉東平辦理有關手續後,借來8張桌子和1間教室,自己任教師,自己買來電腦等設備,招到12名學員開始了第一期培訓。經過3個月的培訓,第一批學員一結業便全部被深圳電子廠家吸納就業。此後,劉東平把招生規模、範圍適度擴大,對場所和設施進行改造和添置,並增加了任教人員和管理人員。經有關部門審核批准,一個正規的以培訓外出務工人員為主體的民辦技校在尋烏縣城正式掛牌,劉東平成了這所學校的校長。
劉東平的電子電腦學校有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老師課堂上講的與學員在實驗室動手做的聯成有機的統一體,學員想學什麼,老師就傳授什麼。這樣,理論運用於實踐,不僅縮短學習時間,降低教學成本,而且減輕了學員的經濟負擔。從2000年開始,劉東平先後8次到深圳、珠海,與5個電子生產廠家取得聯繫,商定聯合辦學、廠家安排就業事宜。劉東平辦的電子電腦學校共培訓學員2400多人,並全部推薦到沿海電子廠家就業。值得一提的是,劉東平對下崗失業人員、貧困家庭子女格外關心,熱情幫助。到目前止,已有540多名下崗分流人員在劉東平辦的電子電腦學校得到培訓,其中有許多人重新上崗就業。
有人問劉東平:“你是農民,辦學校不是為了多賺錢,圖什麼?”劉東平淡淡一笑說:“我是農民的兒子,也經受過生活的磨難,是黨的富民好政策,使我擁有了今天。我不但要賺錢,更要為政府分憂,幫鄉親們致富。”